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一)
数学经常会让聪明人感觉自己笨得不行,有时甚至会让他们很生气。
如果你觉得数学非常枯燥难懂,可能是你不幸碰上了一个死板的老师(但愿我的学生不这样说我)。
事实上,数学本身非常有趣,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
下面我来说几个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的趣味问题:
缪勒--莱耶错觉
看看下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
它是指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会显得比后者长得多。
现在明白了吗?
你身上的计算器
们的手也能成为一个可以进行简单计算的计算器。
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计算9的倍数时,如图1 所示,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
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9的倍数,假设这个乘式是7×9。
只要像图2所示那样,弯曲标有数字7的手指。
然后数弯曲的那根手指左边剩下的手指数是6,它右边剩下的手指根数是3,将它们放在一起,得出7×9的答案是63。
图1 图2
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弯曲标有数字7的手指计算7×9
请看数学在文学上的表现
回环诗图
图1是宋代诗人秦观写的一首回环诗。
全诗共14个字,写在图中的外层圆圈上。
读出来共有4句,每句7个字,写在图中内层的方块里。
这首回环诗,要把圆圈上的字按顺时针方向连读,每句由7个相邻的字组成。
第一句从圆圈下部偏左的“赏”字开始读;然后沿着圆圈顺时针方向跳过两个字,从“去”开始读第二句;再往下跳过三个字,从“酒”开始读第三句;再往下跳过两个字,从“醒”开始读第四句。
四句连读,就是一首好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这四句读下来,头脑里就像放电视一样,闪现出姹紫嫣红的花,蹄声笃笃的马,颠颠巍巍的人,暮色苍茫的天。
如果继续顺时针方向往下跳过三个字,就回到“赏”字,又可将诗重新欣赏一遍了。
生活中的圆圈,在数学上叫做圆周。
一个圆周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沿着圆周却能一圈又一圈地继续走下去,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回环诗把诗句排列在圆周上,前句的后半,兼作后句的前半,用数学的趣味增强文学的趣味,用数学美衬托文学美。
你觉得有意思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今天在这里,仅举3例,如果你也对数学感兴趣了,那么就请听下回分解吧。
记住: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需要我们去观察。
《你的双手有魔力》
我们的双手能够成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您相信吗?“相信,10以内加减法没问题”也许您会这样回答,但是魔力的手指还能够完成乘法的计算您相信吗?答案就在您的手中,按着我的方法试一试吧!让您双手的魔力在瞬间展现出来。
将我们的双手十根手指从左到右来数,在我们计算9的倍数时,假设你要计
算的是9*3是只要将左手的中指弯曲,魔力展现,现在再来数一数,在左手弯曲
中指的左边剩余2根手指,代表十位上的数字,在它右面剩余的是7跟手指,代
表个位,组合后的答案是二十七。
三九二十七正好是我们口诀。
其余9的倍数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赶紧动手展现魔法吧!
学生只有在真正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最大程度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达到即定的目标,但是怎样让孩子们从天马行空的思维中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呢?“动手操作”,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动手实践的过程正是知识强化的过程。
] [评论]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奇闻怪事》2010年第1期
发表于 2010-7-16 11:0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数学经常会让聪明人感觉自己笨得不行,事实上,数学非常有趣,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
同一天过生日的概率假设你在参加一个由50人组成的婚礼,有人问:“我想知道,在这里,两个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是多少?”也许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概率非常小,他们可能会设法进行计算,猜想这个概率可能是1/7。
然而正确答案是:大约只有两名同一天生日的客人参加这个婚礼。
如果这群人的生日均匀地分布在一年的任何时候,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是97%。
换句话说,你必须参加30场这种规模的聚会,才能发现一场没有宾客出生日期相同的。
两个特定的人拥有相同出生时间的概率是1/365。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该群体的大小。
随着人数增加,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会提高。
在10人一组的团队中,两个人拥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大约是12%。
在50人的聚会中,这个概率大约是97%。
然而,只有人数升至366人(其中有一人可能在2月29日出生)时,你才能确定这个群体中一定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拿多少只袜子才能配成一对关于拿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
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可能无法配成一对。
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
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
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
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则至少要取出4只袜子。
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
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
燃绳计时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
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
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
然而,这根绳子并不均匀,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
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
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
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
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
火车相向而行问题两列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列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
两车相
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
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列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
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列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
这说明每列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
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
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形线路飞行,或在空中翻滚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掷硬币并非最公平抛硬币是做决定时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
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
因为他们认为钱币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样,都是50%。
但是有趣的是,这种非常受欢迎的想法并不正确。
首先,虽然硬币落地时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其次,即使我们排除了这种很小的可能性,测试结果也显示,如果你按常规方法抛硬币,即用大拇指轻弹,开始抛时硬币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时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约是51%。
之所以会发生上述情况,是因为在用大拇指轻弹时,有些时候钱币不会发生翻转,它只会像一个颤抖的飞碟那样上升,然后下降。
如果下次你要选择,你应该先看一看哪面朝上,这样你猜对的概率要高一些。
但是如果那个人是握起钱币,又把拳头调了一个个儿,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与开始时相反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