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全适应于帝国主义在 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的需要
(三)对外贸易长期逆差和不等价交换 (四)贸易对象集中于少数帝国主义国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
新中国成立,我国立即废除了帝国主义 在华的一切特权,实行了对外贸易统制,从 没收外贸中的官僚资本、建立国营对外贸易 企业以及改造私营进出口业务三个方面着手, 全面建立起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体制。但其经 历了面对国际封锁和国内政治运动的艰难时 期。
同时,北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 政策措施,确立了“利用外资,振兴实业”的经 济方针,并增开商埠,以开放促发展;鼓励进口 替代,发展出口贸易,积极争取关税自主,积极 争取收回租界、废除领事裁判权,提高了中国对 外经贸活动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西方 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力,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开 拓了一定空间。
二、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一)唐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海上丝 绸之路的兴起
(二)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元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唐代陆上丝绸之路 的繁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1.唐代对外贸易的空前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
时期,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对外贸易成为中 外科技交流的媒介和桥梁。中国的纸及造纸 术,唐代发明和使用的雕版印刷术在域外更 广泛地传播。同时域外的物质文明如香菇等 农作物新品种也循陆海两路流入中国。
对外贸易额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持续的较快增
长,并基本上保持了进出口平衡,进出口总额从 1950年的11.35亿美元增长到1952年的19.41亿美 元,增长了71%,其中进口额从5.83亿美元增长 到11.18亿美元,增长了92%,两年内几乎增长了 近一倍,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比重 由1950年的0.91%上升到1957年的1.85%。新中 国取得了反封锁反禁运斗争的重大胜利,为恢复 和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工农业生产力,活跃城乡 物资交流,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2.唐代海路贸易的兴起
① 由于当时陆路交通因河西与西域战事而不得安宁, 加上丝绸之路沿途一些国家丝织业的发展,以及 长途跋涉、人畜辛苦载货有限、费用昂贵等局限 性,其重要地位逐渐让位于海上交通。至唐中后 期,海路交通已超越陆路交通,在中外交往中占 据主导地位。
②唐代的造船和航海业在数量、质量、技术等方面 更有长足进步,直接促进了海路贸易的发展。
三、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衰落
(一)明朝朝贡贸易的兴衰
1.明王朝的海禁政策,禁止百姓出海贸易。 2.明王朝的朝贡贸易是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
形式。 3.郑和下西洋与对外贸易,海禁政策放松。 4.民间海路贸易的兴起与明政府的“开海”政
策。 5.明朝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成为中国对外
贸代的对外贸易
31.03亿美元,增长了60%。
(二)受政治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一波三折
1.大跃进——对外贸易受挫 2.国民经济调整——对外贸易拓展 3.文化大革命——对外贸易徘徊不前 4.开辟新的国际环境——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5.左倾势力抬头——对外贸易再次受挫
(三)对外贸易的艰难成绩
尽管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跌宕起伏,我国的 对外贸易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1976年的出口 额为68.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5.6%。但出口 中矿产品比重增加,主要是1973年开始出口石油, 从1975年起石油成为出口创汇最多的商品。1953 年至1978年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比重由 1.23%下降到0.75%,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位次 由第17位后移到第32位。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 所占的地位和我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中所处 的地位不相称。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尚未 被给予应有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早期发展
(一)早期陆路丝绸之路的发展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中国丝绸已见于 波斯市场。中国丝绸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已远销西方,成为西方人最早知道的中 国产品之一。不过,这一时期中外贸易没 有政府参与,缺乏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 外交通路线的畅通和安全得不到保障,中 外贸易表现出民间性、不经常性和边境辗 转性等特点。
二、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的发展——大跃 进、人民公社与文前主化苏要联任大帮务助是革中:国集命设中计主的要1力56量个进建行设
(一)对外贸易为“一五计单国位社划为会”中主心义提的工供工业业化支建的设初撑,步建基立础中。
1953年起中国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 国家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根 据此项任务,中国大力发展同前苏联、东欧等国 家的经济贸易关系,组织进口了前苏联的156个 大型项目和东欧国家的68个重要项目至1957年, 生产资料进口的比重已高达92%,其中机械设备 的比重就高达52.5% 195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
在“招诱奖进”政策的推动下,宋代 的海路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招诱奖进”政策的推动下,宋代的 海路贸易得到了蓬勃发展。
如遴选市舶官吏,实行奖惩制度,积极 招徕海外诸国前来贸易,扶植港口的正常 运营,聘用善于经营的外籍人员任市舶官 吏,保护和关照海外客商等。
(三)元代的对外贸易发展
1.元帝国对外贸易的政治经济条件 ① 政治和军事的强大实力 ② 驿站制度的实施 ③ 河运和海运的发展 ④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
的发展
2.元代陆路贸易的复兴
元代实施的驿站制度,为丝绸之路贸易 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陆路交通呈现出畅 达和兴旺的景象:
(1)北方地区的民族贸易及其同中原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2)贡品贸易和赐品贸易 ,通过赠品和回赠的方式进行。
3.元代海路贸易的发展
元朝统治者在宋、元交替之际 ,推行
官商贸易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客观上对元代海路贸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 用。在造船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航海业也 有了长足进步。航海地理观念得到进一步 明确,针盘在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 通过对北极星的高度的观测来判断地理纬 度的“牵星术”运用于天文航海技术。元 代同海外诸国贸易,有的采取以物易物的 方式,有的则采用货币的形式,用金、银 作交易手段。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国 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7年)
我国的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在中共中央正确 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取得 了巨大成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对外贸易的领 导和核心地位;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到 1957年,已与世界上8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 关系,并同其中24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议。
❖( 四 ) 抗 战 前 后 的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1928~1945年)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 (1840~1894年)
1.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对外贸易 2.鸦片战争和鸦片贸易 3.外国洋行及其对中国的垄断经营 4.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转向长期逆差 5.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中,
(三)早期中外经贸交往
中国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种类丰富,既 有被西方人视为奢侈消费品的丝绸、漆器, 也有铁具等生产工具,这一时期,西亚及大 秦的纺织品,中亚、西亚的马匹、奢侈品、 珍禽异兽以及中亚、西亚的一些植物品种也 输入到了中国。
随着中外贸易的开展,以商品为载体的中 国先进经济文化也传播到域外各国。与此同 时,异域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外文化相互交 融,共铸辉煌。
第一 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 一、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早期发展 ❖ 二、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 三、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衰落
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农业和手工业均
有较大发展,为对外贸易特别是海路贸易提
供了物质基础。
宋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在数学、物理学、 天文、地理、生物学、医学、矿物学、农 业、建筑、冶金、机械等科学技术领域都 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促 进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宋朝时期的 中国成为古代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国度,不 论是东方近邻还是西方诸国都对中国怀有 仰慕之情,使者和商人不断来华通好和经 商。
(四)抗战前后的中国对外贸易
(1928~1945年)
1.世界经济危机下各国列强在中国展开均势 竞争
2.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对外贸易严重萎缩 3.国民党对外贸易统制政策 4.战后官僚资本和美帝资本导致中国国民经
济彻底崩溃
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 ——列强迫使下的对外开放
(一)对外贸易被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 级控制和垄断
1.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清王朝推行的有限制的开海贸易政策,
成为该时期海路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在 开海贸易政策的推动下,贸易港口、贸易 国家、往来商船、进出口商品和贸易总值 均出现增长态势。但是,这一开海贸易政 策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海路贸易的活动, 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管理。
2.罪恶的鸦片贸易
③中唐以后,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和非洲, 南及东南亚各国主要沿海路来唐开展贸易往来。
(二)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丝织、制瓷、
矿冶、金属制
1.宋代对外贸易的农政业上治,大经力兴济修基水 础
造业等手工业
也获得了飞速 发展。
赵匡胤于公利得元和产引量9进增6优加0良、年品垦建种田使扩立了北宋政权,
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生产对技外术改贸进。易在唐代的基础
2.宋代海路贸易的繁荣
宋代泉州港在南宋初已同广州港并驾 齐驱,南宋末已超越广州港,跃居全国第 一大港。宋朝政府还采取一系列促进措施,如遴选市舶官吏,
实行奖惩制度,积极招徕海外诸国前来贸易,扶植
宋人港官在口吏的,造正保船常 护运 和、营 关指, 照聘 海南用 外善 客针于 商、经 等营 。印的 人刷外们籍将术人这员些等任政方市策舶归面 的成就直接为海路纳为贸“招易诱的奖进繁”荣的政提策。供了有利 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