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晶显示器电源电路分析

液晶显示器电源电路分析


7 +300V滤波电容的识别与检测
① 滤波电容的识别
+300V 滤 波电容
② 滤波电容的检测
检 测 滤 波 电 容 器
用万用表的红黑两支表笔分别接在消干扰电容器的两个引脚上,这时 如果万用表的指针会有大幅度摆动,随后就会慢慢回到无穷大的位置, 说明滤波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良好;如果万用表指针不偏动或偏动后 不能回偏,说明该滤波电容器内部开路或击穿;如果万用表的指针在回 偏的过程中突然回到无穷大的位置,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
8 开关电源控制模块的识别与检测
① 开关电源控制模块TOP257YN的识别
②开关电源控制模块TOP257YN的检测
②开关电源控制模块TOP257YN的检测
测 量 正 向 电阻
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接模块的第4脚(接地脚),黑表笔依次测量其它引 脚的在路电阻值,这时测出来的电阻值为正向电阻;调换表笔用万用表的黑 表笔接模块的第4脚(接地脚),红表笔依次测量其它引脚的在路电阻值, 这时测出来的电阻值为反向电阻。在路测量出来的正反向电阻值如表4-1所示
② 消干扰电容器的检测
检 测 消 干 扰 电 容
用万用表的红黑两支表笔分别接在消干扰电容器的两个引脚 上,这时如果万用表的指针会有一大幅度摆动,随后就会慢慢回 到无穷大的位置,说明消干扰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能良好;如果 万用表指针不偏动或偏动后不能回偏,说明该消干扰电容器内部 开路或击穿;如果万用表的指针在回偏的过程中突然回到无穷大 的位置,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
4.2.6低压整流滤波电路解析
低压整流过滤波电路的工 作原理是开关变压器T101的 两个次级输出的高频低压交 流电,两个低压交流电分别 经整流二极管D240、D260 半波整流后输出脉动的直流 电,这两个脉动的直流电经 电容C241、C242、C244、 C261和电感L240滤波后输出 稳定的+5V、+12V直流电。 另外,由电阻R240A~B、 R260A~D及电容C240、 C260组成RC高频滤波器可 以将整流二极管D240、 D260上产生的浪涌电压进行 吸收,保证了低压直流电的 纯净。
4.2.4软启动电路解析
软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是+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经启动电阻R120、R121、R122分压后 加到开关电源控制模块TOP257YN的第1脚(V), 由于这些电阻的阻值很大,所以其工作 电流很小。刚启动开关电源时,开关电源控制模块TOP257YN所需要的启动电压由R120、 R121、R122对+300V左右分压后获得,也就实现了软启动。一旦开关控制模块内部功率 管转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开关变压器T101次级线圈P3、P4上所建立的高频电压经ZD120 、R126、R128加到整流二极管D121进行半波整流,再通过电容C122滤波后,为开关控制 模块TOP257YN提供工作电压。此时由于启动电阻R120、R121、R122、中的电流很小不 能为开关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至此启动过程结束。
4 消干扰线圈的识别与检测
①消干扰线圈的识别 ② 消干扰线圈的检测
消 干 扰 线 圈
检 测 消 干 扰 线 圈
将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接在线圈绕组的两个焊点上,这时观 察万用表表盘读数是否为0.1Ω,如果阻值为0.1Ω,说明线圈正 常。
5 热敏电阻的识别与检测
① 热敏电阻的识别 ② 热敏电阻的检测
热敏 电阻
第4章 液晶显示器电源电路的 故障分析与维修
4.1 电源电路的结构及主要元器件
4.1.1 电源电路的组成框图
液晶显示器电源电路的组成框图
4.1.2 电源电路的结构
控 制 模 块 TOP257Y N 整流 模块 两个复合整 流二极管
低 压 滤 波 电容Leabharlann 交 流 输 入 电 路 元件
开 关 变 压 器 +300V 滤 波电容
10 复合整流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① 复合整流二极管的识别
(a) 封装图
(b)内部结构图
② 复合整流二极管的检测 检测复合二极管1、2脚单向导电性
测 量 正 向 电阻 测 量 反 向 电阻
用万用表黑表笔接复合整流二极管的第1脚,红表笔接第2脚,这 时检测出来的电阻值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正常值为500Ω左右 ;调换表笔,红表笔接复合整流二极管的第1脚,黑表笔接第2脚, 这时测量出来的电阻值为反向电阻值,正常为无穷大。如果正反向 电阻值都为零,说明该复合二极管内部已击穿。
检 测 热 敏 电阻
将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接在保险管的两个焊点上,这时观察 万用表表盘读数是否为3Ω,如果阻值为3Ω,说明热敏电阻正 常。 否则保险管内部被烧断。
6 桥式整流模块的识别与检测
① 桥式整流模块的识别 ② 桥式整流模块的检测
测 量 正 向 电阻 桥 式 整 流 模块 测 量 反 向 电阻
4.2.5开关电路解析
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 开关控制模块TOP257YN启 动工作后,开关电源控制模 块TOP257YN内部PWM控制 器输出矩形脉冲信号,该脉 冲信号控制内部开关功率管 的导通与截止,内部开关功 率管不断地导通与截止形成 自激振荡,开关变压器T101 就开始工作,输出低压交流 电。
9 开关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① 开关变压器的识别
开 关 变 压 器
② 开关变压器的检测
检 测 初 级 线 圈 绕组
检 测 次 级 线 圈 绕组
将万用表红黑表笔接在初级线圈绕组的两个焊点上,这时观察万用表 表盘读数是否为0.2Ω,如果阻值为0.2Ω,说明初级线圈正常。 将万用表的电阻档拨至R×1Ω档并调零后,红黑表笔接在次级线圈绕组 的两个焊点上,这时观察万用表表盘读数是否为0.1Ω,如果阻值为0.1Ω ,说明初级线圈正常。如果万用表指示为零或无穷大,则说明次级线圈 绕组内部短路或开路。
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黑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这时测量 出来的电阻值为正向电阻值,正常值为1.2K左右。调换表笔,黑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 ,红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这时测量出来的电阻为反向电阻,正常值为无穷大。
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端,红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这时测量 出来的电阻值为正向电阻值,正常值为1.2K左右。调换表笔,红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 ,黑表笔接桥式整流模块的“~ ”端,这时测量出来的电阻为反向电阻,正常值为无穷大。
4.2 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4.2.1 电源电路工作原理图
4.2.2 交流输入电路解析
保险管F01和压敏电阻VA101组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其中,保险管FO1用于过流保护 ,压敏 VA101用于过压保护。电容CX101、CX102和互感线圈LF102组成滤波器,其中,互 感线圈LF102用于滤除低频共态噪声干扰信号;电容CX101、CX102用于滤除正态噪声干扰 信号。限流电阻R101、R102、R103用于在拔掉电源时对电容起放电作用。TH101是一个负 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NTCR),它串联在交流输入回路中,主要起抑制开机冲击电流的作 用,保护了电路元件。 交流输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液晶显示器通入交流220V电源后,经保险管F901、压敏 电阻VA101送到由电容CX101、CX102、互感线圈LF102组成滤波电路滤除高频杂波干扰 信号和噪声干扰信号,得到纯净的交流220V电源给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11 光电耦合器的识别与检测
① 光电耦合器的识别
(a) 封装图
(b)内部结构图
②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
检测输入引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测 量 正 向 电阻
测 量 反 向 电阻
用万用的黑表笔接内部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内部发光二极管的 负极,这时测量出来的电阻值为正向电阻值;反之,调换表笔测量出来的电 阻值为反向电阻值。如果正反向电阻值都为零,说明光耦器内部击穿。
2 压敏电阻的识别与检测
① 压敏电阻的识别
压敏 电阻
② 压敏电阻的检测
检 测 压 敏 电阻
将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接在压敏电阻的两个焊 点上,这时观察万用表表盘读数是否为无穷大,如 果阻值为无穷大,说明压敏电阻完好。 否则保险管 内部被击穿。
3 消干扰电容的识别与检测
① 消干扰电容器的识别
消 干 扰 电 容 消 干 扰 电 容
检测复合二极管2、3脚单向导电性
测 量 正 向 电阻 测 量 反 向 电阻
用万用表黑表笔接复合整流二极管的第3脚,红表笔接第2脚,这时 检测出来的电阻值为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正常值为500Ω左右;调 换表笔,红表笔接复合整流二极管的第3脚,黑表笔接第2脚,这时 测量出来的电阻值为反向电阻值,正常为无穷大。如果正反向电阻 值都为零,说明该复合二极管内部已击穿。
4.2.3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解析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主要由桥式整流模块B101和滤波电容C114组成。图中,桥式整流 模块内部集成了由4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电路,主要对交流220V电压进行桥式整流,整 流以后的脉动直流电压是交流输入电压的1.414倍,约310V。电容C114是一个 450V/120uF滤波电容,其作用是将脉动的直流电变换成平滑的直流电。 桥式整流过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纯净的交流220V电压进入桥式整流模块B101进行桥 式整流后得到约310V脉动直流电压,最后,该脉动的直流电压经电容C114进行过滤波后输 出+300V左右的平滑直流电,为开关电源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检测输出引脚的正反向电阻
测 量 正 向 电阻
测 量 反 向 电阻
用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内部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红表笔接内部光 电三极管的发射极,这时测量出来的电阻为正向电阻值;反之,调 换表笔测量反向电阻值;这时测量出来的正反向电阻值都为无穷大 。如果正反向电阻值都为零,说明光耦器内部击穿。
12 精密稳压器KIA431A的识别与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