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教育工作自评表

政府教育工作自评表

15
10
C49.教师资格。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各类学校在岗专任教师均应具备相应教师资格。
10
10
C50.师德建设。定期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并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树立师德典型,定期开展表彰奖励优秀教师活动。
18
10
C58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计划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0%以上。
10
8
C59在学校考试次数、试题难度、学生作业量、课程设置和学生在校作息时间等方面制度规范;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中小学校科学安排学生一日活动,减负效果明显。
8
5
C60重视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建好、管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社区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偿向学生开放。
5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分值
市评
省评
A5




(140)
B18
校园
安全
稳定
(42)
15
C61切实履行校园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安全管理,排查隐患;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育系统和学校安保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职保卫干部和保安人员,落实技防和物防等安防设施;强化督促检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防止涉校涉生的暴力恐怖等校园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15
15
C52.教师学历。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达75%,初中专任教师具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5%,普通高(完)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具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到95%、90%以上。
15
15
C53.教师培训。完成“五年一轮”的农村教师培训任务;有15%以上的中小学专任教师接受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
10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分值
市评
省评
A4






(160)
B15
队伍
素质
(45)
15
C51.校长素质。坚持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持证上岗和培训制度;小学校长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5%、初中校长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5%、高(完)中校长本科以上学历达100%、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70%以上。
40
15
C45.管理体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将县域内教师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实行统一管理,统筹配置;
积极推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职务评聘制改革和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改革等方面措施落实。
15
10
C46.教师职称。教师职称职务待遇落实。提高农村和特教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缩小城乡教师职称比例差距;评先评优倾斜农村和特教教师。
20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得分
自评
市评
省评
A2







(220)
B6
管理与
使用
(30)
20
C18按规定足额征收,及时、全额拨付教育,使用规范,其中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
20
10
C19缴存财政专户的资金及时拨付学校使用,无统筹、截留、平调、挪用现象
10
B7
助学

捐赠
(25)
10
C20建立健全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制度,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
15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分值
市评
省评
A3




(240)
B10
教学
设施
设备
(45)
20
C32各处室配备要求均能到省定标准要求。
20
5
C33
5
8
C34教学设施、设备和教玩具配备达到省定配备标准。
8
8
C35
8
4
C36独立幼儿园设置卫生保健室,面积符合建设标准,
4
B11
信息
技术装备
(20)
10
C37计算机机生比符合要求
12
10
C3建立相关管理责任制,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目标管任制
10
10
C4把教育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中认真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督促各挂钩领导做好相关工作。
10
B2
履行
职责
(55)
10
C5树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理念,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加大各校教育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管理质量。
20
20
C70建立科学的筛查鉴定机制,形成完善的特教学校、特教班和随班就读相协调的办学体系,特殊教育政策、经费保障机制健全。
20
B22
高中
阶段
教育

成人
教育(50)
10
C71全乡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省平均水平。
10
10
C72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普、职)的升学率达省级要求。
10
10
C73积极完成中职教育年度招生任务。
10
10
C38加大校园网络培训力度,
10
B12
校园

环境
(35)
15
C39城乡校园面积均达到建设标准,普通高中生均22㎡,初中生均20㎡,小学生均18㎡。
15
10
C40.运动场地符合要求。
10
10
C41.校园环境。校园规划合理,功能协调;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做到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建设符合德育规范,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8
6
C8制定终身教育发展规划,成立终身教育促进与协调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6
6
C9依法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管理民办教育;各类民办学校达到“四独立”要求,办学行为规范。
6
12
C10认真做好闲散青少年教育工作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教育优惠政策;加强初中“控辍保学”。
10
B9
校舍
建设
(55)
20
C28全乡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平均水平。
20
10
C29
10
C30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符合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到整洁、有序、安全
10
15
C31学校和教学点选址符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校舍建筑质量符合建筑标准、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防火设计规范;建立健全校舍定期勘察、维修、改造制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全面消除所有学校和教学点的D级危房。
5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分值
市评
省评
A4




建设
(160)
B14பைடு நூலகம்




(115)
40
C44.队伍结构。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根据省定标准核定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和特教学校教职工编制,有效补充新教师,开展富余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和生管教师按标准配齐,学科配套,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
10
15
C21建立表彰制度,发动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教育
15
A3




(240)
B8





(70)
20
C22科学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教育用地优先纳入城镇建设规划;认真实施城区教育扩容和新区教育配套建设,整合优化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合理,学生就学方便。
20
15
C23办学容量满足需要
15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分值
市评
省评
A5




(140)
B16
依法
治教
(23)
10
C54建立决策公示、听证制度,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与途径,接受社会的监督。
10
15
C55办学行为“五规范”落实,没有重点校(班)现象,无处违规办学行为;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按政策规定招生。
15
A级
指标
B级
指标
分值
自评简述
分值
市评
省评
A3




(240)
B8





(70)
8
C24按省定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制定分年度计划并按期完成任务。
8
8
C25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能满足发展需要;办学规模和班生额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8
9
C26权利配合县局做好中职教育。
9
10
C27幼儿园布点符合
15
15
C62发挥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在维稳中的核心作用,构建全员维稳工作格局;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疏导、教育工作,加强教师师德、法制教育,化解矛盾;净化校园文化思想环境。
15
12
C63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涉校涉生重点人员管控机制,及时排除涉校暴力案件或群体性事件苗头;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的环境整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