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催眠术教程
②.闭眼法
令受试者静坐,身心放松,微闭双眼。指导语: “请安心地坐稳,放松全身的肌肉,勿紧张, 微微闭上双眼,不要睁开。”施术者面对受试 者,观察其眼帘是否眨动,眼球是否移动。如 眼帘经常眨动或睁开眼,眼球频频移动,甚至 移动较快,则为感受性差(0分),眼帘闭合 无眨动或偶有1~2次微微眨动,眼球固定或极 少移动者为高感受性(1分),如偶有眼眨动 但不睁眼,眼球有时移动频频,有时则少移动 为中度感受性(0.5分)。
⑨.夹头法
先嘱受试者放松静坐,闭目,双手十指交叉,手 心放在头顶部,用双臂夹紧两侧头部,导语: “双臂紧紧地夹住头部,我从1数到3,你会越夹 越紧。”当受试者完成上述动作后施术者就慢慢 地从1开始数,每数1个数字时暗示“开始夹紧了, 越来越紧了。”“3!现在无法分开了,夹的很 紧了…。”此时施术者拉一下受试者双臂收紧程 度,如夹紧得很紧拉不开则为高感受性(1分), 如未夹紧,且交叉的手指能分开则为低感受性 (0分),如能夹紧,但易于分开为中度感受性 (0.5分)。
5.精神病理学理论
催眠和癔症都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些疾 病的产物。
催眠是一种病理状态,是产生于紊乱神 经系统 的神经基质上。 ——Charcot
6.神经心理综合理论
二层次学说 第一层:心理功能.心理暗示作用于脑神经, 诱导意识活动的变更. 第二层:脑神经功能.脑神经接受心理暗示, 进行储存、分析后通过神经生物的变化, 影响生理活动功能,内分泌和植物神经 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诱导催眠状态。
采用年龄倒退法,不仅是为了发掘症结,也可在早年发生心理创伤时 期,即时地解除心理压力,称为回到早期现场治疗。这样受治者会感 到早期的心理压力即时解除了,唤醒后虽回忆不起治疗的过程,但会 感到病已康复了。
5.年龄上升暗示法
在催眠中暗示年龄不断增长,使达一个理想的 成熟年龄阶段,用以矫正不良行为,人格等不 成熟幼稚表现。实施年龄上升时均采取逐年上 升的暗示,在逐年上升的年龄时期暗示逐渐成 熟,彻底矫正不良行为和习惯。但在唤醒前一 定暗示:“现在准备从催眠中唤醒你,你现在 己是一位26岁的青年学生,一切表现都很成熟, 行为、动作、言谈举止等均达到26岁青年时期 的标准。当你醒后虽然仍是一位13岁的小学生, 但你会感到真的成熟了。”这时应让受治者充 分体验这一点,当体验到成熟后,最后再唤醒 他,而不会因此产生疑意。
⑩.感觉法
又为三杯试验,准备三只玻璃杯,每杯盛等量 的水(都是无味,无臭的白色透明水溶液), 令受试者通过嗅觉辨别。导语:“这里有三杯 白色水溶液,其中一杯是含少量酒精的液体, 一杯盛有少量汽油的水溶液,另一杯是无臭无 味的自来水。请用嗅觉来辨别,但不要用舌去 尝试。”如受试者区分出三杯分别含有酒精、 汽油和自来水则为高感受性(1分),如仅区 别其中一杯含有少量酒精或汽油者为中度感受 性(0.5分),如不能分辨,均判定为无味的自 来水则为低感受性(0分)。
2.间接暗示疗法
指受治者处于催眠中,医生运用安慰、鼓励、解 释和诱导、或描述与解除心理问题,消除疾病症 状有关的暗示,通过受治者的体验和感受后达到 恢复的方法。 如治疗便秘的患者暗示:“现在肠开始蠕动了, 肠的功能越来越好,人便己流向肛门了,肛门的 括约肌开始打开了,催眠治疗结束后就会自动排 便了。”“今后每天肠蠕动会正常运转,定时地 出现便意和自然白动地排便。”对厌食症的间接 暗示:“胃肠已空虚了,每当看见食物时就能闻 到饭菜香,口涎流出,肠胃蠕动加快,能健康地 消化食进的食物,吸收和排泄,食物中有丰富的 营养,使身体保持健康,精力充沛。
催眠术的理论 催眠的生理及研究 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一>催眠术的理论
生物学理论 生理学理论 神经生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 精神病学理论 神经心理综合性理论
1.生物学理论
催眠现象是一种原始性本能返祖现 象,是一种生物退化性的表现.
催眠状态中的顺从是人类原始性服 从的早期形式.
⑦.摆体法
嘱受试者双脚并立,微闭双眼,施术者面对受 试者双手夹住其双臂,使其身体左右摇摆约8 次,中途突然松手或不加力摇摆其身体,再判 定其感受性。导语:“请放松,我将测验你腰 部肌肉活动功能。”测验时受试者左右摇摆时 无抵抗,甚至是全身性的左右摆动,当施术者 松开手时仍继续摆动,为高感受性(1分), 如有明显抵抗,仅是腰部弯曲运动,受试者送 手后停止摆动者为低感受性(0分)。中度感 受性(0.5分)的特点在摇摆时能充分放松,但 左右摆动的幅度不大,怕跌到,故较紧张,且 无自动摇摆。
三、经络催眠暗示法
直接暗示法 间接暗示法 意象暗示法 比喻暗示法 年龄上升、年龄倒退法
1.直接暗示判断
直接接受医生所暗示给予的观念来消除 症状的方法。
如受治者有头痛症状时,医生可暗示: “头痛已解除,不痛了”或“现在头部 己转为轻松了,无痛的感觉了。”对失 眠者的直接暗示:“今晚八时就能迅速 入睡了,整个晚间会睡得很深沉,睡得 很香。”对患有癫痫发作人的暗示常用 不会再发作的暗示,能受到很好的效果。
<二>催眠的生理与病理
睡眠与觉醒 睡眠周期:快波睡眠时相REM
慢波睡眠时相NREM 1级、2级、3级、4级
<三>梦的内容及现实意义
发泄与满足。
梦是愿望的满足——Frued
调节与补偿。
梦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使精神和 躯体保持平衡状态。
启动与促进。
从梦境中能得到 启示和促动,创造新的成就。梦是觉醒的自我, 具有觉醒 的功能。
4.年龄倒退暗示法
在催眠中暗示退回到早年生活阶段,并体验到早年某一时期的情境, 与人交往,经历和心理状态等。在施行年龄倒退的催眠暗示时,患者 能对早期发生的事件更易回忆起来,有利发掘早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并 能即时地反应出相应的情感体验,找到针对性的症结。
年龄倒退法可以逐年倒退,也可以跳跃几个年龄阶段的倒退法。当涉 及到一些关键的问题时,甚至可逐日逐日倒退。倒退法的暗示:“你 现在慢慢地生活在10岁年龄时期了,在这时你是在小学课堂上正在听 老师讲课。”“现在在上课,老帅在讲台上讲课,那是在星期一上午 第一节课,你现在很注意听讲课,是吗?”“对,你很认真。”“前 几天学习也很认真吗?”“你很熟悉周围的同学吧!”“同学对你怎 样?老师对你好吗?”“这一段时间有什么特殊事要告诉我 吗?”“有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呀?”暗示时一定让受治者真正体验 到正是在川岁时上课,甚至还能告诉医生,是在三年级二班上课。一 定体验到当时情境,就说明受治者己确切地回到了锁定的年龄阶段。
③.举手法
施术者面对受试者,要求受试者按照指令高举左 手或右手,同时分别告诉他自己这边是你的左手 (指着左手),这边是你的右手(指着右手)。 但不要说明施术者的左或右。指导语:“现在请 注意,我举左手时你立刻也举左手,我举右手时 你也举右手。”随后施术者先举右手,再举左 手——右手——右手——左手——右手——左 手——左手——左手——右手,按上述顺序共举 10次,如只举错1或2次为高感受性(1分),举 错3~4次为中度感受性(0.5分),错达5次以上为 低感受性(0分)。如举手时受试者发现举错并 立即纠正仍归于错类。
⑤.摆手法
嘱受试者面对施术者站立,导语:“请按照我 的口令和动作摆动双臂,当听到停的口令时就 立即停下来。”当测验摆手时施术者双臂前后 摆动幅度要大,经过数次摆动后(双手向前摆 动时)立即叫停,当再次摆动后(双手向前时) 立即叫停。各重复2次,观察受试者是否能突 然停下,是否保持在听停止的位置上,如能准 确无误地执行为高感受性(1分),如叫停时 继续摆动或停后很快垂下手臂则为低感受性 (0分),能迅速按停的口令停止摆动,自行 缓缓垂下则为中度感受性(0.5分)。
⑧.后倒法
测试时施术者立于受试者背后,施术者双 手扶紧受试者两肩。导语;“请闭上双眼, 全身放松,当我双手突然从你双肩松开并 叫一声倒时,你就向后倒。请不要担心, 我会保护你。”稍时,施术者突然叫“倒 ‘并同时松开双手。如受试者毫不犹豫向 后倒时要保护好,防止跌伤。该受试者为 高感受性(1分),如双脚移动仅弯腰后倒 或侧倒者为低感受性(0分),能后倒,但 怕跌到而双脚移动取自我保护的后倒姿态 为中度感受性(0.5分)。
——阿德勒
虚无与有害。
唯物主义者认为,梦是毫无意义的幻想的表现。
催眠术的由来
神学时期 磁气学时期 科学时期
我国催眠术的发展和现状
民间催眠术的传播
二、催眠感受性测验方法
凝视法 闭眼法 举手法 抬臂法 摆手法
拔指法 摆体法 后倒法 夹头法 感觉法
催眠感受性测验方法
通常采用测量表。 记分标准:
⑥.拨指法
嘱受试者面对施术者分别用左右手紧握施术者中指和 食指。导语:“请紧紧抓紧我的手臂,不要松开。” 当受试者握紧施术者二手指时,施术者向左右摇摆, 突然叫一声“嘿”拨指,然后再试受试者另一侧手。 分别各试2次,再判定受试者感受性。如当施术者摇摆 手臂时,受试者能紧紧握住施术者手指,突然拔去手 指时也不放松,则为高感受性(1分),相反,不能紧 握施术者手指,甚至摇摆时就已松开,拔指时也不能 紧握住,则为低感受性(0分),能紧握施术者手指, 但拔指时未握紧,当施术者手指拔去后又向前去抓施 术者手指,则为中度催眠感受性(0.5分)。
经络催眠术教程
催眠成功网培训中心
目录
一、经络催眠的理论及其历史发展 二、催眠感受性测验 三、经络催眠暗示法 四、经络催眠诱导法 五、经络催眠加深法 六、集体经络催眠的演示 七、经络催眠治疗 八、经络催眠心理分析及案例应用
一、经络催眠的理论 及其历史发展
催眠术理论研究
3.想象暗示法
根据受治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和需治疗的疾病,运用想 象的催眠暗示,使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以达到暗治疗 目的。想象暗示又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 象是将既往情境和体验复现的想象,重新再体验既往 的情境和情感。在催眠完全放松的状态下重新体验时 就不会紧张焦虑,从而也就消除了既往应急所带来的 紧张焦虑反应。对抑郁症状患者的治疗也常应用再造 想象既往一般愉快经历的重新回忆、体验,以改善抑 郁情绪。创造想象是在催眠中帮助受治者构思出一幅 美好的、新的前景,使能充分体验这一情境,并从中 得到启示。对悲观失望的抑郁性患者,应用新的生活 振奋精神。催眠治疗结束前用这种方法激励患者,振 奋精神并订立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