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以对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农民。

因发现左腋下肿物10余天入院。

患者于10余天前无意中发现左腋下肿物,约鸡蛋黄大小,活动时局部有不适感。

无上肢感觉或运动障碍。

入院查体:左腋下可扪及数枚大小不等之肿块,大者约3cm×3cm,表面光滑,质硬,边界不清,并相互融合,与局部皮肤无浸润粘连,无压痛。

余未见明显异常。

b超检查示:左腋下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肿块,大者约34cm×19cm、3 8cm×13cm。

部分肿块融合成团。

cdfi:肿块内见点状血流信号。

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

ct检查示:右肺中叶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结节影,最大截面约17cm×17cm,ct
值约30hu,边缘呈轻度分叶状,周围见细毛刺,并见一索条影与前壁胸膜相连。

双侧段及段以上支气管通畅,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左腋下见多个类圆形结节影,最大者直径约23cm。

ct诊断:右肺中叶占位,考虑周围型肺癌,并左腋下淋巴结转移。

肿瘤标志物检查:ca15-36290u/l(正常值0~25);cea146μg/l
(正常值0~34);cyfra 21μg/l(正常值0~3
33);ca1259140u/l(正常值0~35)。

入院后行左腋下肿物切除术,
标本送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为转移癌,遂行左腋下淋巴结清扫,结束手术。

石蜡病理报告为左腋下淋巴结转移性大细胞未分化癌
(18/29)。

术后行介入化疗2次,病人恢复满意,复查x线片示右肺占位明显缩小。

讨论
根据组织学分类,肺癌可分为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肺泡细胞癌四种主要病理类型。

其中,未分化癌又可分为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或称燕麦细胞癌)。

淋巴转移是鳞癌和未分化癌常见的转移途径。

癌细胞经淋巴管道向支气管旁、隆突下、肺门、气管旁,甚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分化癌可在原发肿瘤甚小时即发生肺门淋巴结转移。

肺门、气管旁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发生在肺癌的同侧,也可交叉转移到对侧。

转移到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在未分化癌也不少见。

肺癌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男性,男与女之比约(4~8):1。

其临床表现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有密切关系。

周围型肺癌在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只是在常规健康检查进行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时才发现肺部阴影。

肺癌侵犯支气管常引起刺激性咳嗽,类似伤风感冒。

痰中带血点或少量血丝也是常见症状。

当肿瘤部分阻塞较大的支气管时,病人出现胸闷、痰鸣、痰量增多,进一步发展则出现胸闷、气促加重等。

此外,特殊部位的肿瘤可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例如:①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②侵犯胸壁引起剧烈胸痛;③压迫上腔静脉引起头面部及上肢浮肿,静脉怒张等等。

还有的病例因肿瘤产生的内分泌物质出现非转移性全身症状如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肥大等。

本例无以上任何症状,因出现淋巴结肿大而就诊,临床罕见,希望引起同行们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