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 PPT课件
盐,又不是酸式盐的是( D )
A.KHSO4 C.Ca(H2PO4)2
B.Cu2(OH)2CO3 D.NH4NO3
当堂检测
5.下列物质:①H2O ②NaCl ③H2SO4 ④Ca(OH)2 ⑤Fe2O3 ⑥FeSO4·7H2O ⑦HNO3 ⑧AgNO3 ⑨NaHCO3中,其中属于 氧化物的是 ①②;属于碱的是 ④ ;属于酸的是 ③⑦ ;属 于盐的是 ②⑥⑧⑨ 。(填写各物质的序号)
物
按溶解性
可溶性碱 NaOH、Ca(OH)2、NH3•H2O
碱
难溶性碱 Fe(OH)3、Cu(OH)2
按OH-数目 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
正盐
NaCl、CaSO4
盐
碱式盐 Cu2(OH)2CO3
酸式盐 NaHCO3、NaHSO4
思考·交流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它们是按照 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将化学反应又可以按照哪些不同的标 准进行分类呢?
盐 NaCl、Na2CO3
混合物 :空气、石灰石、溶液、合金
氧化物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 HNO3、H2SO4 无氧酸 HCl、H2S
一元酸 HCl、HNO3
无 机 化
酸
按电离H+数目 二元酸 H2SO4、H2CO3
多元酸 H3PO4
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 HCl、HNO3
合
难挥发性酸 H2SO4、H3PO4
化合反应:A+B=AB
按反应前后种类、 分解反应:AB=A+B
类别分类
置换反应:A+BC=AB+C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AB+CD=AD+BC
氧化反应 按得氧、失氧分类
还原反应
思考·交流
初中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能概括所有的化 学反应吗?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已学知识?
实践·探究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将化学物质分成哪几类?每 类物质具有哪些主要的化学性质?你的这种分类采取了哪种分 类方法?
2.查阅有关资料,列举几个具体实例,说明分类法对于化学 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堂检测
1.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是因为铁或铝
能跟该农药中的硫酸铜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属无机物反应
基本类型中的 ( A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当堂检测
2.下列物质是化合物的是( D )
A.分析纯盐酸
B.氧气
C.黑火药
D.干冰
当堂检测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这
类化合物称为氢化物。下列物质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D )
A.H2O C.NaH
B.NH3 D.H2SO4
当堂检测
4.组成中有氢氧根的盐叫做碱式盐,酸根中含有氢元素的
盐叫做酸式盐(现阶段认为正确)。下列盐中,既不是碱式
§2.1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及分类方法。 2.了解分类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实践对所学的化 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思考·交流
1.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并与同学交流。
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讨论对 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纯净物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 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 .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2 .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 快更.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实践·探究
选择熟悉的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
金属
纯净物 酸 碱 盐
溶液 胶体 浊液
单质 纯净物
金属 Fe、Cu
非金属 C、O2 非金属氧化物 CO2、H2O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MgO、Fe2O3
物
化合物 酸 HCl、H2SO4、
质
碱 NaOH、Ca(OH)2
小结 §2.1 物质的分类
①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要点归纳,反思总结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 2.分类的意义 3.简单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标准不唯一,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2)树状分类法 对某一标准分类后的再分类
作业
完成随堂检测
交叉分类法应用
案例、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三个标准: ①是不是化合反应 ②根据反应物的特点 ③是不是氧化反应
思考·交流
1.对于化学物质,如果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 以怎样分类?
2.对于化合物我们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可以 产生哪些分类结果?
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 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 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 行之有效、 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 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 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思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