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企业破产法PPT课件
第五章 企业破产法PPT课件
为了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破产法将债务人 在破产状态下使破产财产不当减少,导致债权人 的一般清偿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确定为破产无效 行为,并规定了破产管理人、破产撤销权、破产 抵销权、别除权等具体制度对债权人权益加以保 护。
13
对于债务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破产法引入了 重整程序,使债务人在破产和频临破产情况下有 实现再生的机会,使债务人的营业得到最大程度 地维持和保护。
破产法是中国新的经济宪章,是关乎市场主 体的“死”与再生的法律,解决的是市场退出与 重整的问题。
4
现代破产法中,“破产”已不再与“倒闭清 算”等同。破产法也不再是单纯的清算法,它可 以通过“重整”及“和解”制度担负起救助债务 人、特别是拯救困境企业的任务。
新法在制度方面有九大创新与突破:适用范 围扩大、引进管理人制度、引入重整制度、规制 破产不当行为、跨境破产问题等。
5
2、破产法的性质(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 破产法的基本内容从性质上可分为: (1)实体性法律规范 (2)程序法律规范主要有: (1)破产原因即破产界限 (2)破产财产 (3)破产债权 (4)取回权 (5)别除权 (6)抵销权 (7)撤销权 (8)破产费用
7
程序性法律规范主要有: (1)破产申请与受理 (2)破产管理人 (3)债权人会议 (4)重整 (5)和解 (6)破产清算
9
二、立法宗旨 1、规范企业破产程序 2、公平清理债权债务 3、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合法权益 4、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0
我国1986年制订了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 称企业破产法实行)。
1991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法》第19章专门规 定了,适用于国有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法人的企 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21
“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替代“资不抵债”作 为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列的条件,是对后 者的一个限定。
根据这一限制,一时不能支付但仍有偿付能 力的企业不适用破产程序。因为,债务人无力清 偿到期债务,可能只表明现金流量和清偿能力暂 时出现问题,而企业在其他方面则是健全的。
18
本条第一款规定了以下两种情况,具备其中 任何一种情况企业法人都可适用破产程序。
1、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 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2、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 乏清偿能力。
19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即无力偿债,国际 上又称为“现金流标准”,其含义是,债务人已 全面停止偿付到期债务,而且没有充足的现金流 量偿付正常营业过程中的到期的现有债务。
14
三、适用范围 新《破产法》在第2条中规定:“企业法人不 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 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 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企业法人。 包括:国有企业、法人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 三资企业,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 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甚至金融机构。
8
3、破产法的制度价值 ①破产法是债务清偿法。债务清偿秩序是经 济流转的保障,是市场信用的保障,是金融安全 的保障。 ②破产法是企业淘汰法。破产是企业优胜劣 汰的一种机制,企业丧失赖以生存的财产,即丧 失其法律人格。“有财产才有人格”。 ③破产法是企业拯救法。现代破产法设立的 和解和重整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恢复生机,促进 企业复兴。
15
新《破产法》中,金融机构的破产首次被提 出,这意味着银行、券商等机构不再是经济体中 的独立王国。考虑到此类破产事务的复杂性,上 述三类金融机构还有其他金融机构的破产,必须 有一个特别程序,即由国务院金融监管机构提出。
新《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做出特别规定: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出现 资不抵债等破产情形的,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 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 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企业破产法》。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诉法》进行了 修订,删去了第19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11
首先,破产法被定位为债务清理法,代替了 以往将《企业破产法(试行)》看作企业法的认 识。
其次,对于债权人的权利,依照不同的性质 作出清偿位阶上的安排。
第五章 企业破产法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重点讲述:
一、破产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 二、破产法的立法宗旨 三、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四、破产原因 五、破产管理人 六、债务人财产
3
一、破产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 1、破产法的地位
再次,所有债权在破产程序开始时,无论是 否到期均视为已经到期。
最后,对所有债权都应该按法定顺序进行分 配,当对同一顺序的债权人不足清偿时,按债权 的比例进行清偿
12
在企业的破产实践中,既有债务人“恶意破 产”以逃避债务的情况,也有部分债权人只顾一 己的眼前利益,将一些有挽救希望的企业推入破 产清算的情形。
16
自然人、其他非法人型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破 产问题?
新《破产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其他 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 清算的,参照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
可见,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破产, 应由有关法律规定。
17
四、破产原因 破产原因,又称破产界限,是指企业被宣告 破产时应具备的条件。 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 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 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债务人全面停止付款的标志可以包括:债务 人未能支付租金、税款、薪金、员工福利、贸易 应付款和其他主要业务费用。
20
“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又称资不抵债, 国际上也称作“资产负债表标准”,主要是指企 业法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全部资产之和小于其对 外的全部债务。
这一标准的依据是:资不抵债即表明遇到财 务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