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⑴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 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 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 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⑵ 课标中列出的重要概念是对课程内容中 重要知识的提炼。
⑶ 课标中列出的重要概念是“广义的概 念”,既包括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中严格定 义的“概念”(概念名称、内涵、外延描述
修订了课程性 质的描述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 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 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 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 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 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 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 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 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 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生 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 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 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 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 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 一。
关于课程性质描述修订的解读
⑴ 强调生物学课程作为自然科学课程,应呈现 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肩负 着科学本质观教育的重任)。
⑵ 强调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领域学科课程,既 要获得生物科学知识,又要领悟自然科学的方法。
⑶ 强调学习生物学知识不是被动地去记忆知识 定义,而应是亲身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去习得。
主题5—8个;主题6—3个;主题7—5个;主题8—5个;
主题9—3个;主题10—5个。
修订稿中50个重要概念都用命题或内涵陈述的 方式来描述,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 放氧气”。与仅用“光合作用”的描述不同,它更 清晰地指出了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和难度控制,有 助于教师区别初中与高中“光合作用”教学的要求。
初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
目录
一、课标(2011年)突显了重要概念传递 的思想(p.3~15)
二、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p.16~22) 三、苏科版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注意事项
(p.23~38) 四、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p.39~50)
一、课标(2011年)突显了重要概念传递的思想
在保持原有框架的基础上,2011年版课程标 准做了若干关键性的修订,突显了重要概念传递 的思想。
初中课标
高中课标
有内涵描述
缺内涵描述
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应用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有关突显重要概念的修订的几点解读
⑶ 要利用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 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
1. 基于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
概念形成教学实例——食物链
2. 基于概念获得的教学过程
概念获得教学实例——生物圈
3. 原理性知识教学的基本过程
原理性知识教学实例——呼吸与能量的释放
三、苏科版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注意事项
㈠ 从学生已有经验、已有知识出发
主动
1.
调动
已有经验
学习兴趣
参与
概念学习
2.
要点:了解并筛选最佳经验 精心设计:怎样充分又恰当地利用经验 组织好有效的互动活动,进行及时点拨
实例: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这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可以有效增强对概念的理 解:
⒈ 事先了解有同学家是平房,房前屋后种 有高大的枫杨树;另一个同学家屋上挂满了爬 山虎。
《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22日第8版:
(生物学课程标准)在保持原有课程内容框架 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在内容标准的10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 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
重要概念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具体描 述;
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关于生物学概念的 教学建议;
修改了教学建议中的其他内容,使之具有
②有利于区别高初中同一概念的教学深度;
③有利于概念的螺旋式发展。
⑵ 要围绕重要概念实施教学活动
① 为什么要围绕重要概念开展教学活动: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促进 学生的学习迁移。
② 概念教学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讲解、 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
在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等各个环节都 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⑷ 学习生物学要以重要概念为基础把握课 程内容的逻辑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⑸ 要区分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正确 处理二者的关系。
⑹ 要恰当处理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前科学 概念与科学概念、错误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 系,正确运用概念转变的原理,促进学生建立科 学概念。
3. “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进一步强 调了重要概念的教学
⑷ 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理性思维 的能力,形成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能力。
⑸ 强调重要概念和探究能力都与未来公民素养 有密切关系,不是单纯强调生物学专业素养培养。
2. 突显了重要概念的传递
这是最突出、最鲜明、最关键的修订
与其相配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教材 编写建议里删除了《课标(实验)》中 “本《标准》的内容标准不追求学科的系 统性和完整性”的提法。
⑴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中同时使用了术语和 描述概念内涵两种方式传递生物学概念。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可以用术语的方式,也可 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传递概念
如: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 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用概念内涵描述的方式传递概念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确定教 学深度和广度;
更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修改了评价建议。
实验稿标准中共有113项内容要求,此次修 订在原有内容中精选了其中50个重要概念作为 学生学习的要点和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的基础, 突出了重点。课标修订后,学生在7年级和8年 级两个学年平均每3周的生物课中(10课时左右) 学习2个重要概念。
重要概念分布
主题1—5个;主题2—6个;主题3—5个;主题4—5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