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使用温度计前,要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是为了(C)A、知道它的测量范围B、知道它用什么液体制成C、便于迅速而准确地读数D、没有什么原因2、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3、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B)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4、水在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据报道,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

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罐内,与钢罐的内表面紧贴,再往罐内装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表面接牢了,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C)A、铝膜和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它们压牢了D、水是一种粘合剂,把铝膜和钢罐粘在一起5、炎热的夏天,把一盆-5℃的碎冰放在阳光下直射,冰逐渐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的温度(C)A、高于0℃B、低于0℃C、等于0℃D、无法判断6、刚从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蛋壳表面的水干后,便觉得很烫,这是因为( C )A、蛋壳的温度很高B、蛋壳不善于传热C、蛋壳外先有水蒸发后无水蒸发D、以上说法都正确7、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D)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8、两只相同的杯子置放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酒精.一段时间后,两杯的液面如图所示。

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D)第8题A、表面积大小有关B、温度高低有关C、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种类有关9、“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你一定听说过,下面有关这两个成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二者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上沸,而“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够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0、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C)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1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C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12、工业上常用加热的方法给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当混合液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就可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A)A、沸点不同B、水蒸发时吸热多少不同C、温度不同D、熔点不同13、喝开水时,或在喝汤时,因为水和汤的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常用嘴对水或汤的表面吹气,可以使其变得不烫,其主要原因是(B)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高温带走B、向水面吹气时能加快蒸发,蒸发吸热,使水温度降低C、吹的气体比开水的温度低,能吸收开水的热D、向水面吹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冷却作用14、下面关于用电吹风能很快将湿头发吹干的说法错误的是(D)A、利用热风档提高了温度B、用梳子抖动头发增加了蒸发面积C、送风时加快液面上空气的流速D、以上说法都不对15、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D)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16、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o C和100o C,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C)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17、夏天,人从游泳池中上岸后觉得冷,这是因为(C)A、水中温度较高B、岸上温度较低C、人身上的水蒸发时吸热D、人身上的水蒸发时放热18、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是(D)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B、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C、蒸发现象进行的比较缓慢,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D、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要达到沸点,不需要继续吸热19、下列措施不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C)A、农民夏天晒谷物总是将粮食摊开,并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B、天热时,人汗流浃背,总是喜欢把电风扇打开吹风C、用扫帚扫地,灰尘四起,通常要在地面上洒一些水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常遇雨而受淹,天晴时打开塑料大棚的盖顶,让积水赶快风干20、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B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21、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C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C、这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22、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B)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23、冬天教室的窗玻璃上常常出现许多小水珠,关于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A、是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表面液化而成的B、是教室外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C、是教室内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D、是教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24、居民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生产时,用加压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B、生产时,采用降温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C、使用时,液态的石油气要升华成气体D、使用液化气是,液态的石油气发生沸腾现象25、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哪面(A)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2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27、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 D) A、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熔化周围的冰雪B、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地热”而熔化。

C、增加冰雪对光线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D、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28、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这是因为( D)A、沸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29、某同学在实验课上做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时,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右图所示);稍后发现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第29题A、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30、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C)A、aB、bC、cD、d31、关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以下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B)A、开始加热时,水中就有大量气泡产生B、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C、沸腾时,水的温度不断升高D、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32、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C)A、下降B、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33、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糊;而在油中炸,不一会儿就炸得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主要因为:( C)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好B、油的熔点高C、油的沸点高D、油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4、在敞开的锅中烧水,水沸腾后用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B)A、升高B、不变C、降低D、忽高忽低35、将正在熔化过程中的冰放到﹣4℃的恒温箱后(B)A、冰继续熔化B、冰不能继续熔化,原来的冰熔化成水开始凝固C、冰不能继续熔化,水也不凝固D、如果冰的质量太少,它将继续熔化二、填空题:36、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汽化__时需要___吸__热的原理。

37、对着水杯中的开水“吹气”,能使开水较快变凉,这是因为_“吹气”能加快水的蒸发,带走更多得热量_,使水温下降。

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液化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放_热过程.38、自然现象中看到的露是一种液化现象,它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间气温低时液化成的小水滴粘附在草叶上形成的。

39、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40、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

使用时需要手先握住钢瓶的手柄上,然后再打开保险栓,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照成伤害.41、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的方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42、在电冰箱的内部,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在冷凝器内的物态变化是液化;夏季,打开电冰箱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出现“白气”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小水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