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套管精确定位技术总结

1.套管精确定位技术总结

套管精确定位技术总结
作者:许泽龙项目名称:陕西省肿瘤医院项目部
1. 新技术产生的背景
建筑物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于建筑公司来说,如何在不影响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便成为了需要土建与安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陕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科研楼工程特点是井道、卫生间多且井道处底板为二次浇筑。

安装工程在施工前期,其主要工作是预留预埋,因此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且降低成本便显得尤为重要。

2. 技术特点
建筑穿楼板套管的定位目前大多项目采用的方式基本为先定出套管距梁柱的距离,只要是梁柱上下层不发生变化,即以此距离为参照预埋各层套管。

这种方法随意性大,前期做起来相对快捷简便,但在后期安装管子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预留洞上下层偏差较大的情况,管子无法安装,于是又对预留洞进行修正。

这样就增加了后期安装施工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从而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前期预留的意义,因此如何能精确的预留预埋显得尤为重要。

而新技术则是对套管进行了精确定位,先是对原设计的管道位置进行了重新排布,使其更加的整齐美观,又做出了支架方案,使其固定牢固,且精确定位后原设计后浇的管道井可以与主体一并浇筑,套管精确定位后不再拔出,既为土建免去了后期浇筑的麻烦,也免去了我们修洞的麻烦,一举两得。

这种新工艺得到了甲方与土建的一致肯
材 料 器
具 准 备 套 管 的 切 割
多 层 复 外 耳 内 焊 套 套 管 套 管 定 与 高 度 赞 扬 。

3. 适用范围
适 用 于 建 筑 中 的 管 道 井 套 管 的 预 留 预 埋 。

4. 技术原理
利 用 高 科 技 产 品“ 红 外 定 位 仪 ”进 行 上 下 层 对 应 点 之 间 垂 直 共 线
定 位 。

5. 技术流程
6. 材料与器具






实 例
套 管

若 干
耳 的

定 位
套 管

预 埋
管 维 护
卷尺个 3 铅垂线个 1 钉子个若干锤子把 1 电焊机个 1 红外线仪个 1 切割机个 1
作加工
根 据 实 际 施 工 过 程 中 楼 板 的 厚 度 ( 一 般 1 8 c m 或 者 1 2 c m ) , 土 建
的 抹 灰 厚 度 以 及 规 范 中 要 求 高 处 装 饰 面 的 高 度( 安 装 在 楼 板 内 的 高 出
装 饰 面 2 c m, 安 装 在 卫 生 间 和 厨 房 内 的 套 管 高 处 装 饰 面 5 c m ), 确 定 套
管 的 高 度 ,然 后 确 定 切 割 套 管 的 控 制 线 ,再 用 切 割 机 沿 着 控 制 线 完 成
套 管 的 切 割 。

手 动 切 割 机

1
7. 套管的制
8. 固定耳朵的焊接
套管贴地端外侧均需焊接“耳朵”,D N≤ 1 5 0 焊两只“耳朵”,DN> 1 5 0 焊三只“耳朵”,打眼大小根据所用钉子确定(仅容钉子穿过即可),孔眼不宜过大,否则容易产生偏移,增大定位误差。

套管的外耳用于套管的固定,在套管定位完成后,用螺丝或者钉子将其固定在模板上,防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发生移位。

套管有直埋的套管和拔出套管,直埋套管用于管道井等不需拔出位置;拔出套管用于卫生间卫生器具孔洞预留位置。

9. 套管定位技术的核心
9. 1 初次定位
根据设计院图纸将套管的位置坐标确定,在确定过程中主要考虑到的因素:管道支架的制作,管道井整体排布、美观。

在考虑支架时要求管道的外壁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考虑管道间距,管道的规格,决定管道支架的长度与形式。

在画图时首先定出的是管道外壁距离管道井的距离,但在预留预埋过程中,定位的距离是套管外壁距离管道井的距离,所以最终的定位图要确定套管外壁距离管道井的尺寸,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套管的规格并不能按大于管道直径两号去考虑,套管的壁厚实际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变数,所以定位前要去材料场量出套管外壁的实际尺寸,以免影响定位的精度。

9. 2 后续定位
后续定位按照下一层的已经定好的位置,复制到本层,这是核心工艺,主要通过红外线仪来实现,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 1 ) 粗调:挪动仪器架子让小红点与圆心重合,并保证架子承载仪器的平面肉眼观察水平不倾斜。

( 2 ) 仪器调平:仪器的三条腿均设置了旋转升降装置,利用此装置对仪器进行水平调平(仪器顶端有气泡,调整使气泡居中,即为水平)。

( 3 ) 调平完成后观察小红点,如偏离圆心,即可轻微挪动仪器,使其与圆心重合。

( 4 ) 观察气泡,如居中,调平完成;如未居中,重复步骤 2 ),3 )直至调平完成。

红外线仪器利用的原理是利用高科技产品“红外定位仪”进行上下层对应点之间垂直共线定位,向上放射出一个十字中心的点,仪器本身,向下投射出的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仪器调整水平,使中
间气泡居中,向下投射的点对准下层套管的中心,向上投射十字中心点就是本层套管的中心,在十字中心点处向上打一个钉子,此处的钉子也就是下一次定位时红外线仪器向下投影时对应的点,钉完钉子时,再从钉子处向下拉铅垂线,看中心点是否与下层套管的圆心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若在一条直线上说明定位准确,若不在一条直线还需要微调位置,直至准确,具体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套管中心确定以后,根据套管的半径画出与套管相切的四条切线,再将套管固定,为了使套管固定之后在浇筑混凝土或者施工的过程中不发生移动时,在套管的外侧焊接三个外耳,用钉子将其在模板上固定牢固,并在套管内部塞满锯末或编织袋,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将套管堵死,影响后续工艺的操作。

钉钉子时需注意,每个套管不可先将一颗钉到位再钉下一颗,而是应该把该套管所需钉子全都固定好(钉住不掉即可),然后再逐个钉到位,此举主要是为防止套管因一侧受力过猛从而产生轻微移位,影响套管的定位精度。

在土建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浇筑完混凝土后,将套管的周围清理干净,然后将套管内壁及外露部分刷红丹防锈漆进行防腐。

12. 套管定位的校核
在套管预埋几层之后要对其进行层与层之间的复核,首先用两根尼纶绳找到其直径交点既是套管的圆心,再以此点为基准,将铅锤对准这个点复核下层套管圆心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东西,南北方向都必须进行复核。

13. 劳动力组织
编号工种人数
1 水工大工 1
2 水工小工 2
14. 质量控制措施
1 . 在切割套管时控制线(控制圆)绘制必须为圆,以免影响套管的切口,其次套管的长度要一致,尤其是埋在管道井的成排套管,否则在预埋之后,套管口参差不齐,影响美观。

2 . 密切关注土建楼板支模进度及钢筋绑扎进度,确保及时安排施工,以免因仓促而影响施工质量。

3 . 在向上钉钉子时,一定要使钉子垂直与板面,否则会影响后续定位中的精度。

4 . 套管定位好后,在套管上方加盖盖板以免混凝土注入套管,增加后续工作量。

5 . 在层与层之间的校核时 , 找准最上面一层的圆心是个关键,用两根尼纶绳找到直径,其交点即为套管的圆心,再以此圆心为准吊线校核下层套管,东西和南北方向都须校核。

6 . 在层与层之间的校核时,当上层的垂线固定好后,在下层校核时,同时校核东西、南北两个方向。

7 . 劳务工作人员按施工步骤认真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每层施工过程遇到问题应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解决。

每层施工完成需报管理人员进行验收,如发现问题需认真修正,直至验收合格。

15. 成品保护及安全文明施工
1 . 套管加工好后,堆放在指定位置。

拔下的套管迅速收回,快速处理,重复再用。

2 . 套管安装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重新复核套管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如有偏差及时调整。

打混凝土过程中要设专人看护,防止移位。

3 . 板面预留孔洞浇筑完成后应做好封堵工作,尤其是空调水管口径较大,避免踩空及物件从中掉落伤人。

16. 套管精确定位的效益
1 . 减少了土建施工过程中二次结构浇筑,为土建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了成本,避免了二次浇筑的质量问题。

2 . 提高了管道安装的技术水平,免去后期修洞的麻烦,加快了施工进度。

17. 改进思路
1 . 怎样快速准确找准套管圆心?用砂轮片外圈均匀磨成与套管外壁同径,砂轮片内孔为检测孔,中心为套管圆心。

2 . 具体施工过程中红外线仪向上投射的十字偶尔会被脚手架的支撑体系钢管或木方阻挡,不能投射至模板,导致个别套管无法进行定位。

最初的解决方案法是以其相邻已完成定位的套管为基准,通过测量水平间距确定圆心,完成定位。

但经过校核,发现该方法定位精度较低,经分析原因为:
( 1 ) 测距离时套管的壁厚不均会引起误差
( 2 ) 测距离时套管轻微的左右晃动会引起误差
经项目部研究,现决定对原方案进行改进,在旁边没有被阻挡的
地方取一个距此套管圆心定距离的点(例如 5 c m)投射上去,以此为不动点确定圆心,完成定位。

3 . 套管精确定位应用到高层、超高层的工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