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计学(本科)教学课件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统计学(本科)教学课件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种类
(一)按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二)按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 指标和时点指标
(三)按指标采用的计量单位划分为价值 指标、实物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四、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单位; 3.双重单位; 4.复合单位 5.标准实物单位 (二)货币单位
(六)动态相对指标
1.概念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为发展速度,是将同类
现象在不同时期上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而 形成的相对数。 2.计算公式 通常我们把所研究的那一时期称为“报告 期”,而把用来进行比较的时期称为“基 期”。
(一)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一般分 为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
(二)有名数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指 标对比得到的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分子、分 母的计量单位都使用,主要用来表明强度相 对指标的数值。
实 实际 际完 完成 成数 数 10% 0
四、种类
(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又称计划完成程度或计划完成百
1.概念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
以总体中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 比而得到的一种相对指标。 2.计算公式 由于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各部分数值与 总体全部数值之比,所以,各部分所占 比重之和必定等于100%或者1。
(三)比例相对指标
1.概念 比例相对数是指总体中的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
数值的比。 2.计算公式 3.在计算和使用比例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子和分母必须是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值。 (2)如果要反映总体中若干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也
可以采用连比的形式。 (3)比例相对数也可以是总体中各部分比重之比。
(四)比较相对指标
1.概念 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数 值进行对比,反映同类事物在同一时期不同空 间条件下数量对比关系得到的相对指标。 2.计算公式
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比较指标的分子和分 母的数值可以对换。
(五)强度相对指标
1.概念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
量指标相互对比,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 普遍程度和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2.计算公式 3.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 (1)是不同总体的对比。 (2)指标具有平均的含义。 (3)某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与分母可互换,形 成正指标和逆指标。
统计学(本科)教学课件第四章总 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时点、
条件下的规模、水平或工作量的统计指标。一般 用绝对数表示,又称绝对数指标,是最基本的统 计指标。 二、作用 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2.总量指标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标的基础; 3.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进行社会管 理活动的主要依据;
分比,是某类现象在一定时期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 务数对比的结果。 2.计算公式 3.特点 (1)分子、分母的一致性 (2)分子与分母的不可逆性 (3)对计划完成程度的评价
5.计划进度情况检查
(1)短期计划执行情况; (2)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 ①水平法; ②累计法。
(二)结构相对指标
(三)劳动量单位
五、计算总量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统一性原则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概念 相对指标是社会现象和过程的两个有联系
的指标数值对比பைடு நூலகம்结果,反映现象之间所 固有的数量对比关系,其数值表现为相对 数,因此,相对指标又称为相对数指标。
二、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无名数和有名 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