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结构-1
N cr
( E s I s Ec I c )
2
L
2
2、根据实验结果回归计算公式 采用对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的办法推导钢 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3、 数值解法 采用有限元法进行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分 析较为准确。 优点: 缺点:
4、纤维模型法 • 特点:应用方便,概念直观,计算有效 • 关键问题 —在于如何合理地确定组成钢 管混凝土的钢材和其核心混凝土的应力 -应变关系模型。 • 以往采用的方法—钢材按单向受力考虑, 混凝土只考虑沿纵向的应力-应变关系, 并在其中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
钢结构的特点
钢材用于结构有如下特点:
结构质量轻 结构尺寸小 施工速度快,周期短 大跨度、大空间 便于管线设置
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结构方案自重比较
总质 量 (t) 54626
66434 94111
结构方案
单位 面积 质量 (t/m2) 1.05
1.28 1.8
百 分 比 100
120 173
基底单位 面积荷载 (kN/mm) 450
工程中常见的截面形式有:
钢管
正方形 矩形 圆形 Fig1.1 常见钢管混凝土截面形式
3、根据钢管作用的差异分两类
(1)组成钢管混凝土的钢管和混凝土在受 荷初期即共同受力。 (2)外加荷载仅作用在核心混凝土上, 钢管只起对其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即所谓的钢管约束混凝土柱。
混 凝 土 钢 管
Fig1.2 钢管混凝土和钢管约束混凝土
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 钢结构 某高层酒店 钢筋混凝土结构
33 27
2.5 9
钢筋混凝土的特点
• 略
钢管混凝土具有特点
1. 2. 3. 4. 5. 承载力高 塑性和韧性好 施工方便 耐火性能较好 经济效益好
表1.2
柱结构经济效果比较
建筑层数 10 1.0
1.22 1.53 1.16 1.10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
组合结构
• 组合结构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结构。 • 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 钢——混凝土组合受弯结构 2. 钢骨混凝土(劲性混凝土)结构 3. 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外包钢结构
组合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structures
求极限荷载的基本概念
• 钢管对核心混凝土提供了约束,使混凝土三 向受压,从而提高了承载力,达到极限承载 力时,钢管纵向应力为零,环向应力达屈服 点,因而约束效应最大。 • 试验观察——试件在达到极限状态时,钢管 纵向应力并未降为零,环向应力也未达到单 向受拉的屈服点。 • 采用以钢管发展塑性,混凝土达极限为钢管 混凝土轴心受压时的极限状态。达到此极限 状态时,假定钢管屈服而核心混凝土扎管,钢 管的壁厚一般均较大,而且由于钢管内混凝 土浇注工艺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经济效 果不明显,从而使钢管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受 到一定影响。
钢管混凝土研究发展
前苏联 在西欧一些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目前 的设计规程主要有EC4(1996)、德国的 DINI18800(1997)等。) 美国(设计规程主要有ACI319-89, SSLC (1979) 和LRFD (1994)) 日本(设计规程主要有AIJ(1980,1997))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 我国
钢管混凝土研究方法
对于钢管混凝土构件的研究存在各种不 同方法,其区别在于如何估算钢管和核 心混凝土之间相互约束而产生的效应。 这种效应的存在构成了钢管混凝土构件 的固有特性,从而导致其力学性能的复 杂性。
目前钢管混凝土的研究方法:
1、 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 (1)轴压构件 对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短试件强度承载 力的计算方法可归纳为两类: 确定极限承载力 确定进入塑性工作阶段的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 (2)纯弯曲构件
确定钢管混凝土抗弯承载力: 定义截面塑性充分发展(截面 2/3 以上范围达 到屈服)而钢管最外边缘纤维尚未强化的点 为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极限。 钢管约束效应充分发挥而钢材又尚未进入强 化阶段时的最大荷载,即钢管纵向纤维开始 进入强化阶段的荷载。
钢管混凝土的静力性能 (3)压弯(包括偏压)构件
参考书目
• 钟善桐,钢管混凝土结构,黑龙江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9。 •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科学出版社, 2000。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第二节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与研究 第三节 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
1、钢管混凝土是指 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 2、截面形式: 圆钢管混凝土 方钢管混凝土 多边形钢管混凝土
2、钢管混凝土的动力性能 试验研究,采用纤维模型法 3、混凝土的耐火性能
第三节 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目的 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研究时存在的不足
(1)对钢管混凝土承载力的计算; (2)对于钢管混凝土,根据定值侧压力的试验 结果得到纵向承载力与侧压力的关系来确定 其承载力; (3)把钢管普通强度混凝土和钢管高强度凝土 机械地分割来进行研究。 (4)进行钢管混凝土构件耐火极限的计算; (5)对钢管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性能的研 究。
30 1.0
1.13 1.85 1.11 1.02
钢筋混凝土(内配型钢) 劲性混凝土 钢管配筋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钢结构
2.27
2.61
第二节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与研究
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混凝土及螺旋配筋混凝土 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最早采用钢管混凝土的工程之一是1879年英国 的severn铁路桥桥墩。 在早期的应用中一般不考虑由于组钢管混凝土 的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间相互作用对承载力的 提高。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进行较为深入的 研究,及这类结构被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是在 20世纪60年代以后。
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有: 1) 采用最大荷载理论 根据临界状态时危险截面的内外力平衡条件、 几何关系及变形协调条件获得截面平均应力 与杆中挠度间的关系,并取极值得临界应力, 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Ncr e Nu
偏压构件稳定系数:
e
N cr
Nu
f ( f y , f cu , , , e r0 )
2) 轴力与弯矩相关方程
采用直线表达: 采用圆的相关方程。
3) 增大偏心率法 参照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方 法,即考虑纵向弯曲的影响,将初始偏 心距乘以大于1的增大系数。
4) 经验系数法 根据实验结果回归出稳定系数,表达 式为:
Ncr le No
5) 数值解法 可采用有限元法和纤维模型法进行钢管混凝 土受弯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550 770
钢结构(S)
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SRC) 钢筋混凝土结构(RC)
不同结构形式的结构 占有面积的比较
建筑名称 上海新锦江饭店 天津第一饭店 汕头国际信托中心 香港政府大厦 某高层酒店 结构形式 钢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层 数 44 20 26 54 43 结构占有 面积% 3.2 7.0 6.0 7.1 3.3
研究方法分为两种类型: 不考虑钢管的约束效应, 考虑钢管的约束效应。 关键是如何确定进入塑性阶段时钢管的纵向应 力。 采用不同的强度理论(塑性理论、八面体理论, 最大剪应力理论,采用莫尔强度理论),所 得结果大体相同。按理想弹塑性分析时,结 果稍偏低。
计算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时临界力的方法: 1、应用欧拉公式确定承载力 构件的临界力是钢管和混凝土的欧拉 临界力之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