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版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最终版
• 2.定期为瘫痪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压 疮。
• 3.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加重颅内出血。
• 4.确保脱水剂的有效使用。
精品课件
基础护理
• 5)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做好会阴护理。导尿 管应每月更换一次,集尿袋应每周更换,防止泌 尿系逆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早拔除导尿 管,给予抗生素治疗。
精品课件
术后体位
• ( 1 ) 术 后 6h 若 血 压 平 稳 , 应 将 其 床 头 抬 高 1530°;
• (2)对颞部、额部、顶部开颅手术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 (3)对开颅术后24-48h脑水肿的患者取侧卧位;
精品课件
饮食护理
• (1)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 因此,应及早给予进食。
疾病观察要点
• 意识状态 • 生命体征 • 瞳孔改变 • 神经体征 • 颅内压有无增高的情况
精品课件
意识的观察
• 强调是观察意识的变化过程; •—清醒—再昏迷,常为硬膜外血肿的意 识变化过程。 • 若伤后昏迷进行性加深,多由于急性颅内压增高 或伴有脑疝所致。伤后立即深昏迷表示原发性损 伤严重。 • 若深昏迷患者对各种刺激出现反应(瞳孔对光、睫 毛、吞咽、咳嗽、提睾反射等),表示伤情好转。
精品课件
瞳孔的观察
• 强调注意观察瞳孔的变化情况。 • 重症患者需15~30 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发现双
侧瞳孔由等圆等大变化为一侧或双侧散大或不等 大时,或是瞳孔对光反射由迟钝变成消失时,应 马上意识到是病情变化所致。 • 注意与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及视神经损伤鉴别。
精品课件
神经体征
• 观察有无抽搐,有无肢体瘫痪,有无自主活动等 。
• (2)对于昏迷或无法进食者采用留置胃管的方法给予高 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 (3)鼻饲后用温开水冲洗,防止管腔阻塞。同时应注意 口腔护理,早晚各一次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疾病。
精品课件
心理护理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容易情绪激动,产 生悲观和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认识到患 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多与患者沟通,增强 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精品课件
管道的护理
•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集深静脉穿刺等输液管、 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多种管道于一身,除保持 管道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继发感染外,还应加强对躁 动患者的保护性制动管理,以防管道脱落或患者 自行拔出而引来更多的护理问题。
精品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精品课件
加强全面和必要的监测
• 入院早期,病情危重且随时可能变化。因此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如呼吸不规则,肢 体肌力下降,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减少等。因此, 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多参数的全面监测, 特别留意突然和不能解释的病情变化,及时通知 医生,以便早期发现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处理。
精品课件
• 脑室引流装置高于头部10-15cm,不 可随意移动引流袋的位置;
• 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 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滑脱、
扭曲、受压; • 对意识障碍、躁动及小儿患者应适当
约束,防止引流管意外拔出; • 观察记录引流量、颜色及性状,及时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的护理
• 严格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次一管插吸,凡接触 气道装置均定时消毒。病室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 湿度,定时通风消毒,限制探视,防止感染。
精品课件
生命体征的观察
• 持续动态的监测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反映生命中 枢的功能及颅内压的变化。
• 血压升高提示颅内高压。
• 血压下降或不升则应考虑伴有脏器损伤、循环不 良、休克及低氧血症。
• 如呼吸缓慢而深,脉搏变慢而有力,血压进行性 升高时,应警惕有颅内血肿或早期脑疝的形成。
• 体温异常升高提示有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或感染。
急性重型颅脑 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外十三病区 史荣芬
精品课件
概述
• 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多由交通事故、撞伤 、高空坠落、挤压、头部外伤等引起。发生率占全身部位 损伤的10%~15%。
• 病情复杂,起病具有危、急、重的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 者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 通常损伤后患者病情多变,容易继发颅内高压,患者昏迷 时间长,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达50%以上。
精品课件
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护理
• 注意观察胃液的性状和引流量:如行鼻饲前应回 抽胃液观察;
• 无出血患者应尽早鼻饲流质饮食,以保护胃黏膜 ,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时预防应用胃酸抑 制剂。
• 发现已有显性出血者,应观察出血量,必要时胃 管内注入云南白药、止血(凝血酶)及胃黏膜保 护剂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 经常肺部听诊、评估气道情况,及时吸痰;
• 气道切开者,气道湿化量要保持在250~500 ml/ d,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达到痰液引流,减少潴 留。
• 经常改变体位,翻身、叩背。每2h一次。翻身、 叩背后要及时吸痰。手法要轻,吸痰时间<15 S, 每次吸痰前后应提高吸氧浓度,甚至于100%纯氧 吸入5min后再吸痰。
• 若患者伤后即并发瘫痪或瘫痪加重——有继发性 脑损伤。
精品课件
颅内压增高
• 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是颅内高压的三个重要 体征。患者出现喷射性呕吐、剧烈头痛、收缩压 升高、脉搏及呼吸变慢等表现是颅内高压的危险 征兆。一旦出现应即刻与医生联系,防止发生脑 疝
精品课件
基础护理
• 1.呼吸道通畅的患者,保证充足的氧供给,给予持续吸氧 ,以改善脑细胞的代谢,防止脑组织进一步损伤,降低颅 内压。头部冷敷也是降低颅内压、改善氧供应的重要措施 。
• 吸痰管的粗细要适宜,吸痰动作应轻柔,避免损 伤气道粘膜而出血。
精品课件
气管切开的护理
• 保持套管通畅。及时彻底为患者吸痰,每次不超 过15 秒,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效果,同时应注意 观察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
• 保持气道湿化。湿化液为0.9%盐水加糜蛋白酶和 庆大霉素,必要时根据痰培养药敏结果加入抗生 素,每次气道内滴入湿化液6~8mL/h,可达到湿 化、稀释痰液,局部预防、治疗感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