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历史总复习模拟试题(一)

初三历史总复习模拟试题(一)

初三历史总复习模拟试题(一)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你最同意下面哪一种说法?
A是否能直立行走 B是否会使用工具
C是否具有语言表达能力D是否会制造工具
2、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出错的是
A埃及与金字塔B西亚与楔形文字
C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D耶稣与佛教
3、〈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4、在印度奴隶制国家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等级制度,又称为
A 分封制
B 武士等级制
C 俸禄制
D 种姓制度
5、古代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是
A 希腊
B 罗马
C 法兰克
D 英吉利
6、10世纪,西欧城市市民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 西罗马帝国的衰落
B 教会的统治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市民阶级的形成
7、下列关于拜占廷帝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又称东罗马帝国
B 其都城为君士坦丁堡
C 其疆域不曾地跨亚非欧
D 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8、下列史实中,促进了欧亚两大文明交流的是
①玄奘西游取经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③鉴真东渡日本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9、右图为银川南关清真寺,是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天都有众多的穆斯林来做礼拜。

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它所反映的
信仰是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10、"2006中国意大利年"主题海报――"
意向中国"中的大卫像取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该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理想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11、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哥伦布、沟通四大洲、引发殖民掠夺”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肯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C.谴责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13、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
A、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C、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D、俄国农奴制改革——《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4、19世纪中期,美国经过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里所说的“又一障碍”是指
A.西进运动 B.殖民统治 C.封建专制统治 D.黑人奴隶制度15、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
讨。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16、“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的“羊吃人”的悲剧
B.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的处境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17、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18、英国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根本原因是
A最早进行工业革命B地理位置优越
C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D国土面积比其他国家大
19、印度章西女王时期中国发生可类似的大事,这件大事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0、拉美独立战争的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拉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拉美种族矛盾十分尖锐
C.受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D.殖民压迫和奴役、掠夺
21、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有
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②发表了《共产党宣言》③亲自参加工人运动④是巴黎公社领导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俄国1861年改革与美国南北战争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A、关锐
B、自由劳动力
C、资金
D、原料
23、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有
①通过战争推翻旧政权②保留大量封建残余③引进西方文化④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4、南北战争中,林肯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争取民族解放
C、解决西部土地问题
D、反对殖民扩张
25、明治维新取得成功最主要原因是
A、倒幕力量强大,摧毁了幕府统治
B、明治政府实施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C、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华,无暇干涉日本
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改革
26、下列变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①俄国1861年改革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内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
B、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C、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D、反对殖民扩张
28、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29、一位同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词典”节目,他的题目是:坦克作为战争武器首次被哪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你认为答案应该是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30、“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说话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发明1300多种电器产品,被誉为“发明大王”
B、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C、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D、提出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二、非选择题:(10+14+16=40分)
31、根据下面表格内容回答问题:(10分)
(1)17—18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各自形成了一个什么方案来巩固自己的成果的?(6分)
(3)17—19世纪中期,欧美历史发展时代特征是什么?(2分)欧美在科技领域里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2分)
32、阅读下面材料(14分)
材料一:“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材料三:“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6分)
(2)这三件事有什么异同点?(6分)
(3)这三件事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2分)
33、阅读下列三幅图,回答有关问题:
(注图三:2001提7月在德国波恩大会新闻中心附近摆放了一个3。

5吨的地球冰雕。

这个冰雕将逐渐融化,它像征着正在变暧的全球气候。


(1)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4分)
(2)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分别是谁?(4分)它们又分别以什么为动力?(4分)
(3)图一、图二与图三反映的现象有什么联系?(2分)为此,我们生活中应养成什么良好的习惯?(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