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珊瑚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重庆珊瑚中学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五一节”期间,李老师去重庆矿石公园游玩时拾到了一块具有吸水性的小矿石(ρ石>ρ水)并带回了学校,同学们对这块小矿石很好奇,于是李老师提议大家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测量它的密度。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以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细线、水、烧杯等。

(1)方案一:小方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量小矿石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平衡;②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直至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以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m 为_____g ;③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浸没入水中,放入小矿石前、后水面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体积为_____cm 3; ④ 该小矿石的密度为_____kg/m 3;(2)方案二:小东同学在小方同学的实验基础上,利用图丁所示的实验器材,按以下的步骤也测出了这块小矿石的密度。

① 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② 将量筒中已浸没足够长时间的矿石提出,迅速将矿石表面的水擦去并浸没在图丁的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水未溢出),天平平衡时示数为m 2;③ 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 (用m ,m 1,m 2及水的密度ρ水表示);(3)不计细线的影响,上述两种测量方案中,误差相对较小的是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

若用另外一种方案,则密度的测量值跟准确值相比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答案】水平 左 39 15 32.610⨯ 21-m m m ρ水 二 大【解析】 【详解】(1)[1][2]调节天平时,先将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从图甲可以看到,指针往右偏,说明右端较重,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从图乙可以看到,小矿石的质量是35g 4g 39g m =+=[4]从图丙可以看到,小矿石的体积是345mL -30mL 15mL 15cm V ===[5]该小矿石的密度是333339g 2.6g/cm 2.610kg/m 15cmm V ρ====⨯ (2)[6]由题意可知,当矿石放入烧杯后排开水的质量是21-m m m =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是21-m m V ρ=排水矿石完全浸没,所以V V =矿石排,矿石的密度是21-m mV m m ρρ==水石石(3)[7][8]在方案一,把矿石放入量筒内水中时,因为矿石吸水,所以导致测量出的矿石的体积偏小,根据mVρ=可知,计算出的矿石密度偏大,方案二中矿石在水中浸泡过,不再有此种情况,所以方案二测量值更准确。

2.某同学在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时 (1)第一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②把该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它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 总。

请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这样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致”)。

(2)第二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帮助该同学把下列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3)若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测出100g 这种液体的体积,对于器材的量程和分度值而言,下列所给量筒最适当的是__。

A .50mL 5mLB .100mL 2mLC .250mL 5mLD .500mL 10mL【答案】0m m Vρ-=总 偏小 64.5 48 6×10﹣5 0.8 C 【解析】 【分析】 【详解】(1)[1][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0m m 总﹣,其体积为V ,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0m m Vρ-=总;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量筒壁有液体残留,测得液体的质量偏小,由mVρ=可知,这样测出液体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3]第二次测量时,由图甲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150g+10g+4.5g 64.5g m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21112.5g 64.5g 48g m m m 总=﹣=﹣=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35360ml 60cm 610m V -⨯倒===所以,液体的密度32348g ==0.8g/cm 60cm m V ρ=倒 (3)[4][5][6]100g 这种液体的体积''33100g =125cm =125ml 0.8g/cmm V ρ==A 和B 中量筒的量程小于125ml ,故A 、B 量筒不合适;C 和D 中量筒量程都大于125ml ,但是C 量筒的分度值小,准确度高,故应选C 量筒。

故选C 。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或丙)金属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表一(甲金属)表二(乙金属)表三(丙金属)(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在体积相同时,不同金属的质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金属,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a)_________;(b)_________;(4)由以上分析可初步认为_________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我们引入_________概念。

【答案】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4、7或2、8或3、6 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解析】【分析】【详解】(1)[1]分析表一、二、三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2]比较实验序号1、4、7或2、8或3、6可得:相同体积的不同金属,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3)[3][4]分析表一、二、三知,各表中的金属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分别为27、78、89,所以可得出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4)[6][7]由以上分析可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4.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②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g;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g/cm3.(2)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选填“加盐”或“加水”),但加多少才能刚好使配制的盐水合格,很难控制.小明思考后,想用饮料吸管制作一个简易的密度计来解决这一问题,制作步骤如下:①他找来一根饮料吸管,测得吸管的长度是15cm,用石蜡将其一端密封起来;②在吸管上距密封端11.5cm处画一刻线标上1.0,在吸管上距密封端_____cm处画一刻线标上1.15;③在吸管中放入适量的细砂后将其放入清水中,增减细砂直到水面刚好与1.0刻线相平;④从清水中取出吸管放入配制的盐水中,向盐水中加某物质直到液面与1.15刻线相平,盐水的密度就刚好是1.15g/cm3.(3)完成实验后,小明想在这根吸管上再增加些刻线,制成一个测量范围是0.7g/cm3~1.3g/cm3、分度值是0.05g/cm3的密度计,结果发现不能实现,原因是_____.为了能用这根吸管制成符合要求的密度计,他应_____(填“增加”或“减少”)吸管中的细砂后,并重新标注刻度线.【答案】右 62.4 1.1 加盐 10 吸管长度不够(吸管嫌短)减少【解析】【详解】第一空.由图甲知道,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向左偏,则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第二空.由图乙知道,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m1 =50g+10g+2.4g=62.4g;第三空.由图丙知道,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是:V=34mL=34cm3,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是m2 =25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m=m1 -m2 =62.4g-25g=37.4g,则盐水的密度是:3337.4g 34c 1.1/m g cmmVρ===;第四空.根据题意知道,需要盐水的密度是1.15g/cm3,而现在盐水的密度是1.1g/cm3,所以,需要再加入盐,才能增大盐水的密度;第五空.根据题意知道,吸管在水中和盐水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水=F浮盐水,设吸管的底面积是S,在吸管上距密封端h cm处画一刻线标上1.15,则,ρ水gV排水=ρ盐水gV排盐水,代入数据得:1.0×103 kg/m3×10N/kg×S×11.5×10-2 m=1.15×103 kg/m3×10N/kg×Sh,解得,h=0.1m=10cm;第六空.小明不能制成一个测量范围是0.7g/cm3~1.3g/cm3、分度值是0.05g/cm3的密度计;与第五空同理: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密度计在水中和密度为0.7g/cm3的液体中浮力相等,即F浮水 =F浮液,由ρ水gV排水=ρ液gV排液可知,1.0×103 kg/m3×10N/kg×S×11.5×10-2 m =0.7×103 kg/m3×10N/kg×Sh',解得,h'≈0.165m=16.5cm>15cm,由此可知,小明不能制成密度计的原因是吸管长度不够;第七空.根据漂浮条件,减小密度计的重力,可以减小密度计的浮力,当液体密度不变时,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需要的吸管长度可以短一些,所以,需要减小管中的沙子,并重新标注刻度线。

5.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剩下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9g ,则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g ,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kg/m 3;(3)在将酱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和烧杯壁上都沾上了部分酱油,量筒壁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测量的酱油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烧杯壁沾上了部分酱油导致测量的酱油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