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10篇

高考作文模拟题解集锦10篇

一、作文1.(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

②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读海•做人海,辽阔无垠。

在这一顷无地无际的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是那么美好。

海鸟在海面上歌唱,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其乐无穷。

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

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

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而无一利。

我想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

海,辽阔无垠。

在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

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

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

做人有时也该严厉风行,这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

若事事都平常对待,草草收兵,这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而)鱼目混珠。

海,辽阔无限。

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

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

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不置他人于死地。

也应当听取他人之言,博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

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过程。

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

学她的处变不惊,学她的严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材料为一段颇有哲理的文字,“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从有字到无字到心灵,层次分明,梯度有致,不同悟性的考生,可以基于自身的认知写出不同深度的文字。

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

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生活,或自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

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等。

有字之书,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它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无字之书,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

心灵之书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内心关照”,也就是和“头顶上的星空”相对应的“内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诉求。

参考立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怎样去读好人生这本书。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如饮甘泉,得到无限启迪。

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我却总是铭记着一句让我心生无限敬意的话。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梁启超曾在清华大学作过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了“自强不息”等话语。

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成为了清华校规。

这无疑告诉我们:若想成功,必先自强。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一句感叹,让世人对孙权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年少亡父,随兄长颠沛流离,年仅十八,就接替父兄基业,坐领江东。

年少万兜鍪,他以他的自强精神与老谋深算的劲敌相抗衡,使得江东政治清明,人民乐业,也正是因为他的自强自立,为江东打下坚实基础。

这,难道不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人生中是非成败,变幻难测。

如果你有天赋,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赋,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自强不息的人手中。

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天才,而是那些平凡但勤奋、自强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恳、自立的人。

拥有天赋而不会自强和自立人的成功只是转瞬即逝的火花。

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心中有信念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必定由自强铸造,轻而易举的成功和对别人的依赖都是令人轻视的。

我们将来都要走入社会,只有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塑造坚毅刚强,还要有奋发向上的性格。

自强,不仅是在逆境中的奋斗;自强,也是一个人时刻的需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的话告诉我们,在顺境中,人也不应该停下脚步。

一个人无论事业上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自强不息,不仅仅是超越别人,更应该超越自己。

成绩只能证明过去,决不能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沾沾自喜,不思进取。

只有自强,才有进步。

我们应该把自强不息当作我们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奋斗不息。

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材料中的名句都是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

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等。

点睛: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诗句的立意,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

思路一:第一句可立意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

第二句可立意为思乡。

第三句可立意为重视内在之美,或自信的品格。

第四句可立意为人因所处位置不同,而视野、格局不同,实现的理想价值也不同。

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四方。

第五句可立意为要敢于正视自己。

第六句可立意为个人、民族、国家的自信自强。

例如,第一句和第六句的立意有共同点均是自信自强,那么考生可据此立意;也可将一、四、六立意为实现理想需要视野、自强、自信等因素。

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思路二:考生需准确审题、明确立意、体现思考,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并选择其中两至三句在文中合理引用,言之成理即可。

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

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3.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一切都会过去曾经,我看过一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十分励志,故事情节或许我已忘得差不多了吧,但片中主人公的一句话“一切顺利”却令我记忆犹新。

每当遇到困难时,主人公便会一边祈祷一边念这句话,以此来激励自己和鼓励他人,在他面前一切困难都变得不再是困难。

生活,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次远洋航行。

一路上不免遭遇狂风暴雨,暴雨过后的海面,风平浪静,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

死了的人,前一秒还在抱怨这糟糕的天气,后一秒便被一个浪猛地打翻了;而活着的人呢,双手合在胸前,“上帝保佑,一切都会过去”,迅速调整船的方向,艰难地坚持着,没过多久,便风停雨止了。

生活,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次马拉松长跑。

随着距离的拉长,队伍不断地缩小。

大多数人是在半路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还有一部分人在距离终点几百米的地方遗憾离场,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最后一小部分人抵达终点呢?有一次,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获得冠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是把长跑线路划分为几段短距离的路途,并设立几个结点,每当抵达一个结点时,我便会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继而坚定地迈向下一个结点。

”生活,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次残酷的战争。

弱者终将被踢出这个舞台,强者才能一站到底。

现在,不少明星依靠商业性的包装,一夜成名,迅速风靡网络,成为报刊、电视头条,但一段时间后便又销声匿迹,他们又剩下点什么呢?真正的明星,也许获得的荣誉并不比那些商业性的明星多,但他们不同的是,他们将那些名利看做是粪土,一切都会过去,那些只不过是过去的辉煌罢了,重要的是当下。

一切都会过去,生活中的困难、不如意、磨难都会过去,所以在阴郁的日子里,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终将来到。

生活中的成就、名利也会过去,一切只是过眼云烟,因此不要迷失自我,做真正的自己。

一切,都会过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对材料的理解进行审题立意。

材料中出现的关键性语句是“一切都会过去”,考生根据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把握立意:一切美好的生活都会过去、一起不如意之事都会过去、一切美好的光阴都会过去、一切饥寒交迫都会过去。

考生可以根据以上的立意角度构思作文。

考生要注意根据自己理解,要弄清楚一切都会过去,过去的是什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

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进行挖掘观点,这样作文才能显得有内容和深度,作文才能够升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