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细胞分析及标本采集PPT课件

血细胞分析及标本采集PPT课件

21
红细胞形态
正常形态:
22
红细胞病理形态
大小:
23
红细胞病理形态
色素
24
贫血病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或红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
DNA合成障碍: 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缺铁性贫血
其他:
慢性疾病性贫血
25
贫血病因
红细胞破坏增多: 内在异常: 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 型细胞贫血 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外在异常:免疫性,机械性,理化因素,感染, 脾功能亢进
19
各种贫血时三项指数的变化
MCV MCH MCHC
大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单纯小细胞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巨幼细胞性贫血, MDS
急性失血,再障, 溶贫
感染,中毒
小细胞低色素性 <正常 <正常 <正常 贫血
缺铁性贫血,慢性 失血,珠蛋白合成 障碍性贫血
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
26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成年男性: Hb > 170g/L, RBC >6.0×1012/L 成年女性: Hb > 160g/L, RBC >5.5×1012/L
27
临床意义
相对性增多:各种原因导致血浆量减少,见于 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多汗、多 尿导致的脱水。
成年女性:
Hb<110g/L, RBC <3.5×1012/L, Hct < 0.35
15
贫血的诊断标准
老年人:
Hb<110g/L, RBC <3.5×1012/L, Hct < 0.35
妊娠中晚期:
Hb<100g/L, Hct < 0.30
16
贫血的诊断
临床诊断
– 病史收集 – 临床表现 – 实验诊断
用途:需血量较多或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 仪时使用;
评价:采集的血量可任意控制,但操作环 节多,在移液或丢弃注射器时可能造成 环境污染
6
2,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
方法:消毒与选择穿刺部位同普通法。采血器有 套筒式和头皮静脉式二种,具有软橡皮套管式 止血装置,穿刺回血后将另一端插入真空定量 的试管中,血液足量后,拔出试管即止血,再 插另一试管又可采血
红细胞计数(×1012/L)及血红蛋白浓度 (g/L)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 4.0~5.5 成年女性: 3.5~5.0 新生儿: 6.0~7.0
120 ~160 110 ~150 170 ~200
12
红细胞平均指数
红细胞平均指数:
–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13
贫血的实验室诊断
贫血的定义:
– 全身循环红细胞总量减少。贫血是一种临床 综合征。
– 目前我国标准沿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 量、和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均低于相同年龄、 性别和地区人群参考范围的底限。
14
贫血的诊断标准
成年男性:
Hb<120g/L, RBC <4.0×1012/L, Hct < 0.40
用途:同普通静脉采血法 评价:操作规范,采血过程中血标本不与外界接
触,避免血源性交叉感染
7
标本采集时的质量控制
1.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 2.毛细血管采血时应避开损伤部位,避免用力挤
压皮肤,血液应自然流出 3.静脉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太长 4.动脉采血后应立即与空气隔绝,阻止血气交换 5.容器要干净,干燥,避免强力振荡引起溶血 6.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7.抗凝的标本其比例要准确,必要时需修正 8.尽量避免输液时采血,因可干扰测试结果
20
贫血的分类诊断
小细胞低色素性:用血象、骨髓象和铁代谢检 验等诊断缺铁性贫血;
大细胞性:用血象、骨髓象和叶酸、维生素 B12测定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用血象、骨髓象、骨髓活检和祖 细胞培养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间接胆红素、尿胆原、游离Hb、结合珠蛋白、 乳酸脱氢酶等实验诊断有无溶血。

抗凝剂的选择和应用
抗凝: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 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 凝固,称为抗凝。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 抗凝剂
9
2,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常用其钾盐与钠盐,钾盐溶解度明显高于钠盐。 原理:EDTA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
使钙离子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用途:用于多项血液学检查,EDTA钾盐特别适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由于缺氧等原因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 增多,红细胞计数增多程度与缺氧程度成正比。 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8
血细胞比容
Hct 红细胞压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 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 的百分比值。
不仅反映红细胞计数增多或减少,而且 与红细胞的体积大小及血浆容量改变有 关。
3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
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没有
二,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1.毛细血管采血法 2.静脉采血法 3.动脉采血法
4
静脉采血法
1,普通静脉采血法(开放式) 2,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封闭式)
5
1,普通静脉采血法
方法:将肘部静脉上端用压脉带系紧,使 静脉充分暴露,局部消毒,用注射器刺 入取血;
合于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细胞比容测定,室温下 6小时红细胞体积不变 用量:EDTA-K2-2H2O 1.5-2.2mg/ml血液
10
血液常规检验
红细胞参数
– 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 容、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容积 分布宽度等。
11
红细胞参考范围
17
贫血的实验诊断
应用Hb、RBC 和Hct诊断有无贫血;用 Hb诊断贫血的程度;
应用MCV、MCHC、MCH决定贫血的形 态学分类,必要时了解骨髓增生程度;
18
成人贫血分级
Hb
症状
轻度
>90g/L
轻微
中度
90-60g/L 劳动时心慌气短
重度
59-30g/L 休息时心慌气短
极重度
<30g/L
贫血性心脏病
1
血细胞分析及标本采集
2
血液标本采集及抗凝剂选择
血液标本种类 全血: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主要用于临床血液学检
查,如血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学检查 血浆:为全血除去血细胞部分,适合临床生化检查,内
分泌激素测定,血栓与止血检查 血清:是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部分,除
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其他成分与血浆基本相 同, 多用于临床化学和临床免疫学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