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乳的方法

破乳的方法

液体硫化染料系列说明书
液体硫化染料与粉状硫化染料相比,具有品质稳定、染色效果统一、使用方便、色泽鲜艳和牢度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在深色色谱中使用,用其替代士林、活性等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成本低(价格比还原染料低二三十倍),色谱全等特点,并对坯庛有一定遮盖作用,已日益为国内外染厂所接受,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染料市场几乎无粉状硫化染料的存在。

本品用于各类纤维素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纱线的染色。

适用于浸染、轧染、卷染工艺。

由于液体硫化染料制备染浴、轧浴可直接兑成染液,这样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避免环境污染。

一、染料及助剂品种
(一) 染料类
(B)配套助剂类:
二、应用方式:(1)染液的配备
染液|--软水升至所需温度(如用自来水可适量加点软水剂六偏磷酸钠) |--防氧剂J一79 X (用料见下表)
|--渗透剂J—686 3—5g(根据织物毛效而定)
|--液体硫化染料 Y(根据所需深度)
(2)防氧剂J一79用量表:(本表仅为参考)
防氧剂用量与染料用量成反比,染浅色时,要适度多加,染深色时不加或少加。

注意硫化蓝易氧化,防氧剂要适量加多,否则染色时会发生过早氧化,出现铜光浮色。

(一)轧蒸法
(1)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一般染料70℃、黑色90℃、蓝色、藏青50℃)→汽蒸(102—104℃)→水洗3-4格(溢流水,温度分别为40℃、50℃、50℃、60℃)→氧化1格(70℃)→水洗2格(温度为50℃) →皂洗1格(温度为95℃,如设备不是8格,则皂煮可以忽略) →水洗1格(冷水)→烘干
(2)轧蒸法补充追加率(轧槽中的补充液追加,最好要有喷淋管均匀加入,见下表)
注:本表仅为参考,根据各家印染厂实际情况和操作者的经验而加以修改,还应根据车速、温度、上染率、浴比、染色深度、织物厚薄等因素,最终取决于染色效果。

3、轧蒸法应用工艺中注意事项
染色物经过染色溶液,以恒定车速浸压在汽蒸箱中加热,把染料竭染在织物上,然后清洗去除浮色,再经过氧化、清洗、烘干。

如果某些染料被压回轧槽前发生竭染,则这时轧槽中染液浓度降低,轧染液变稀,随时间推移,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该效应就是头梢差,影响这一效应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转速度 (2)轧浴温度 (3)轧槽的大小 (4)染色织物的厚薄(5)染液的组分 (6)染料竭染率
液体硫化染料具有相对较快的竭染性,所以良好的机器适应性能是降低竭染率、避免头梢色差的先决条件。

首先,布匹必须经过良好的前处理,以使织物有良好的吸收性。

这样,才能使织物在车速30—60米/分,在染液中只有2—3秒时间,被完全饱和。

较低的轧浴温度可降低染料竭染率,因此,一般情况可在25—30℃温度下轧染。

机器的轧槽不宜过大,轧槽适中可使槽内染液和被压回的液体迅速得到交换的平衡,使染色过程很快稳定在标准水平。

由于液体硫化染料各种上染率不同,所以,掌握轧染工艺中的追加率是很重要的,影响追加率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设备情况,织物薄厚和染料性能等,本厂的追加率是在一般情况下的参数,印染厂家还须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的条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摸索和探讨。

染色织物应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汽蒸,蒸箱温度控制在102一104℃之间,汽蒸45—60秒。

轧染设备要求设计蒸箱位项部、内壁不产生冷凝水,不会引起水滴落在织物上,蒸箱位置的要尽可能靠近轧车,因轧车和蒸箱的长距离可能导致提前氧化,降低染料给色量。

蒸箱的水封口出布应提供有充分的冷水流动,设备运转时,温度通常设定40℃。

硫化染料在氧化前必须进行充分清洗,以清除浮色,如果设备需有八个洗格,最少需要五格。

氧化格恒定的追加与轧槽染料的追加一样重要。

氧化剂JL用量为6—10 g/L,并用乙酸将PH值调节至3.5—4.5。

(注:氧化剂的选择:空气氧化除元色中进行外,其他染料无法使用,双氧水亦可作部分硫化染料的氧化剂,但对个别难氧化的(如红棕类)往往不能完全氧化,而对易氧化品种(如部分蓝色)又会发生过度氧化。

红钒钠(氧化后色光萎暗)已被禁用。

因此运用本公司生产的硫化染料专用氧化剂JL,可氧化所有硫化染料,且牢度好、色泽鲜艳。

牢度关系为:红钒钠=氧化剂>双氧水>空气)
氧化后布面的PH值要接近中性,这样,能避免由于残酸引起的发脆现象。

氧化后必须进一步清洗,以除去氧化剂和异味,在冷水清洗和烘干前,我们推荐用阴离子洗涤剂加少量碳酸钠,作碱性皂煮,但如设备条件不具备,不经皂煮效果也很好。

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原因:
1、渗透差:织物的前处理不够。

2、头梢色差:轧浴稀释不适当,追加浓度不对。

3、左右色差:一般是设备问题,压辊不平衡,布匹张力不均。

4、色泽变化不均匀:氧化剂追加不均匀.
5、云斑:前处理不良和退浆不均匀
6、染斑:泡沫所至.
7、泛红:过早氧化或染料多,还原剂量不够。

8、染色不匀:由于表面短纤维多,上色快,故棉结处有色点。

(在蒸箱出口稍加些防氧剂封口)
(二)卷染
1、工艺:如需要使用液体硫化染料,卷染时前两道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以免头梢色差。

浴比: 4-6:l
染浴内加水升温至65℃,(黑色90℃,蓝色50℃)。

第一、二道加入渗透剂J—686,3—5g/L,防氧剂J—79,5—10 g/L,六偏磷酸钠5 g/L。

第三、四道:分两次加入染料。

第五、六道:分两次加入食盐5—30g/L。

第七、八道:保温染色。

此后数道溢流冲洗干净,温度50℃左右,冲洗使布面不含碱。

氧化二道,氧化温度60—70℃,氧化剂JL用量6—10 g/L,并用乙酸将PH值调节至3.5—4.5。

氧化后水洗二道温度60—70℃。

皂洗二道(根据需要90℃、NaCO3,2 g/L,洗涤剂10g/L)。

2、卷染工艺注意事项
(1)染色前要进行诸如煮练或退浆等前处理,退浆后的充分清洗也是很重要的。

(2)当染色布匹卷辊上不是以直线运行或因布匹的幅度不同,造成部分布边伸出布卷外,其伸出布卷部分的得色量,就会不同布卷的其它部分,布边将过早氧化,出现泛红现象。

在染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头梢色差,加重色差,左右色差及色斑,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
A、调整防氧剂用量,可将防氧剂的用量控制在5—10g/L内。

B、调整食盐的用量,浅色的要少或不放。

C、最初几道可在较低温度下运行。

D、不适合的渗透剂,会使染液泛起泡沫,较快的车速也会引起这种现象,泡沫会引起染色物水渍样染斑,因此,选择合适的渗透剂是很重要的。

四、储运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本品含有碱性硫化物,遇酸产生有害气体,不可与酸性物品共储混运。

2、本品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密封,否则会影响稳定性。

3、在搬运、称量取样等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料液溅及皮肤和眼睛,若不慎料液溅及皮肤或眼睛,应用大量水冲洗,再请医生妥善处理。

五、包装:50公斤塑料桶或200立升塑料桶包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