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疑“喀琅施塔得事作”的历史真相

解疑“喀琅施塔得事作”的历史真相

解疑“喀琅施塔得事作”的历史真相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喀琅施塔得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

这里曾被誉为“革命的堡垒”,不向沙皇专制政权屈服的“红色共和国”。

众所周知,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曾经被誉为“革命的先锋”“革命的中坚力量”“俄国革命中的莫大骄傲”。

托洛茨基多次在这里发表演说,宣称:“喀琅施塔得的名字是俄国革命史册上的光荣的一页。

”“喀朗斯塔得人过去和现在都不会背叛飘扬在他们的舰队上和军舰上的旗帜。

”我们与水兵之间存在着“坚不可摧的革命相互信任”fzl 在十月革命前波罗的海的水兵是夺取政权的关键力量,各个党派都知道,谁掌握了水兵,就等于掌握了夺取政权的希望,而波罗的海舰队海军倾向性很明确,支持布尔什维克推翻临时政府。

1917年4月列宁从国外返回俄国时,是这些“红色水兵”担负起保卫列宁的职责。

当布尔什维克遇到危机时,列宁多次发出过“我们找水兵去”这样铿锵有力的誓言。

10月30日列宁在告人民通告书中向观望中的民众昭示:“忠于革命事业的波罗的海舰队来支持起义
的人民了。

”毫无疑问,波罗的海水兵是列宁取得政权的一张“王牌”,是列宁最倚重的革命力量。

然而就是这张“革命王牌”、革命的“中流砒柱”为何会在十月革命三年以后突然蜕变成与“白卫军分子和外国武装十涉者相勾结的世界帝国主义的走狗”呢?十月革命期间,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与列宁撰写的《国家与革命》中关于国家机器消亡的宣传卓有成效,马克思对新型国家的浪漫描述和“工人当家作主”的口号深入人心,在苏维埃协助下,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工人接管工厂的情况。

那时候工人们真的认为自己当家作主了,以至于把这种新型的工人自治写进法律。

1917年11月14日人民委员会承认“工人有全面监督经济的权力’,工人委员会1918年在管理经济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当时集体管理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有别于其他社会阶级的、特殊的、独树一帜的标志,它是最民主的组织原则[fal短暂的工人自治制度、自我管理模式似乎充满了浪漫的理想。

革命初期布尔什维克还不清楚怎样管理国家,这些理想主义者还是非常相信革命动员阶段那些热烈的同句。

况且列宁也说:“革命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这就是最高法律。

; fs7列宁甚至对工人们说:“你们自己就是政权,你们愿意十什么就十什么,你们愿意
拿什么就拿什么,我们支持你们。

”工人们为了自己的政权豁上了性命,“无产阶级英勇地走上革命的祭台,做出了无数的牺牲。

内战结束时俄国300万产业工人只剩下1万了。

他们耐心地等待共和国转向十月的轨道”。

大家都对战争结束以后的复归理想有很大的期盼,他们希望尽快能够看到胜利的成果,“没有必要再受煎熬和等待了。

1921年2月,彼得格勒由于粮食定额减少,导致93家企业停产,近3万名工人被解雇。

工人们看到,以工人名义专政实际上是对工人的专政,社会主义的理想色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执政党身上剥落下来。

肃反委员会以“红色恐怖”的高压政策到处抓人,仅2月上半月彼得格勒就逮捕了266人2月23日彼得格勒工人罢工的总人数已达5万人,其他一些工厂紧接着也要采取行动。

列宁认为必须打破或消除群众的反抗并制止苏维埃内部的自由讨论,才能拯救革命。

2月24日俄共(布)彼得格勒委员会举行紧急会议,把工人的罢工定性为“反革命破坏”,命令立即实行军管并对工人们进行重新注册,在所有的机关和企业中都组成可以调动军队具有杀伐特权的“革命三人小组”。

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三人小组”的所有命令和决定,“三人小组”具有至高无上的包括采取极端惩罚措
施在内的“镇压权”,它“可在每一个情形下使用军事力量,尤其是对那些具有煽动能力积极活动的工人决不手软。

政府决定以严厉的镇压来维持秩序,彼得格勒工人的遭遇激起了波罗的海水兵的愤怒。

距离彼得格勒17英里的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位于芬兰湾东段的科特林岛上,1703年彼得大帝从瑞典夺得该岛以后建立了喀琅施塔得要塞,这里一直是波罗的海舰队的停靠休整基地。

1921年时岛上共有舰上水兵、海岸部队水兵和驻防要塞陆军26887人,其中指挥员1455人、士兵25432人,俄共党员人数约占1/10,水兵中党员的比例要高一些,达到1/6。

岛上另有居民2万余人。

长期以来海军一直是部队当中的精英阶层,地位要高于陆军,即使1921年3月1日在喀琅施塔得铁锚广场举行纪念二月革命四周年的传统集会,约有万人参加集会,发言者们多次提到二月革命后的自由局面以及十月动员时布尔什维克的种种许诺,并强烈要求苏维埃政权接收他们的呼吁书。

从彼得格勒赶来参加纪念典礼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拒绝了水兵提出的政治诉求。

他说:“如果喀琅施塔得说‘一’,那我们就会对他说‘二’,喀琅施塔得不是整个俄国,因此我们不会考虑它的要求。

他斥责水兵“不忠诚、不负责任”,竟敢“以革命功
臣”对党指手画脚,要求他们尽快地与党的声音保持一致。

与会者没有理会加里宁的命令,而是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与“塞瓦斯托波尔号”水兵的倡议书。

加里宁马上召集要塞党委会议,提出武力镇压和逮捕“领头闹事的人”的建议,当即被要塞情报处处长否决(因为毗邻边境,该岛是首都彼得格勒的西北门户以及出于对军队控制的需要,在要塞中有若十俄共情报部门的分部,在2月底彼得格勒就收到从要塞发来的情报总数达176人/次,其中水兵中已有2554人上了黑名单。

这些情报为后来的秋后算账买下了伏笔。

加里宁在离开要塞前部署共产党掌控的部队向要塞集中,准备调集更大的军事力量,“从外部采取镇压措施”。

要塞的水兵曾争取和当局进行公开谈判,彼得格勒方面的回答是:不会向暴动分子做出任何妥协,他们必须受到严惩。

水兵原本指望通过和平施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3月2日,请愿的水兵举行要塞代表会议,选举了一个由5名非党员组成的大要塞的水兵不断地向彼得格勒派出代表团,去申诉他们提出的要求,派出的人均遭被捕有去无回。

同时肃反委员会逮捕了由彼得格勒工厂组织选出的同喀琅施塔得联络的代表团[f2}7。

在1921年3月7日以前从要塞共向各地陆续
派出2}}人,只有1}人因为无法到达而返回,其他人均下落不明。

当局采取各种办法阻断联系渠道,所有两边来往的信封都要经过肃反委员会的检查,海军基地与彼得格勒两边的信息被完全隔绝,使得原本期望取得中央了解真正意图和工人联合行动的想法全部落空。

在首都戒严军管的条件下,政府向民众做了虚假的报道,说海军要塞发生了反革命暴动,暴动是由协约国的国际帝国主义一手策动的,是由白卫军将军领导的暴动。

其实水兵们一直企盼着列宁表态,在他们眼里,列宁是被排除在他们所不满意的共产党领导人之外的洲。

只要列宁能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讲话,肯定他们的行为不是“反革命暴动”,就能改变喀琅施塔得的形势,如果“十大”在3月6日举行,并回到十月革命的立场上,流血冲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临时革命委员会重申:”3月2日我们举起了第三次劳动者革命的红色旗帜。

我们准备为解放工农的崇高事业献出生命。

他们说我们这里有白军将领和神甫,临时革命委员会由巧名普通水兵组成,我们没有任何幕后黑手。

说我们起义的目的是为了复辟资本主义和君主专制社会,其实起义自始至终都是坚持社会主义的。

列宁后来也承认说在喀琅施塔得那里不要白卫分子,也不要我们的政
权。

要塞《消息报》发表的文章中说:“共产党夺取政权,答应给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带来幸福,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三年前他们对我们说:‘如果愿意,可以撤回代表,可以改选苏维埃’,而当我们要求改选苏维埃,摆脱党的压制获得自由时,托洛茨基却下令:‘不要吝惜子弹’。

《消息报》3月巧日出刊的文章中说:“劳动人民处在生活的熔炉里,自然而然胜过那些党的自作聪明的人制定的全部脱离实际的策略,任何一个党都没有权利操纵人。

仅从调查委员会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不是为了复辟资本主义,更不是要恢复沙皇专制制度,而仅仅是要求回到革命本来的轨道上来,于是就出现了“革命王牌”被逼迫兵变,再被扣上“反革命暴乱’这样的悲剧,而布尔什维克和列宁从“我们找水兵去”到“处决那里的士兵不要有丝毫怜悯”的“热月蜕变”,从此走上了“背离自己初衷”的社会改造道路。

现在当这个体制完结的20多年后,到了该还原历史本来面貌的时候了。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