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常识专项练习.docx

高考政治常识专项练习.docx

绝密*启用前
高三第九次质量检测
政 治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48分。
1.某商店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同一广告语,其噪音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这一事实启示我们
A.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应履行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
B.权利是由国家规定的,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
A.生存权和劳动权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C.集会言论等自由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十一五 ”规划广泛采纳了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党中央、国务院集思广益的五年规划。这体现了
①党和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③党和国务院共同执政④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路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A.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依法治国是消除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
C.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D.党在履行国家政治职能
28.在我国,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依据是
A.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29. “好货不便宜 ”体现的经济常识道理有
D.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的
C.发挥科技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漫画《吞噬》启示我们,作为政府
A.要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B.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C.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要在人民授权的法定范围内行使职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吞噬》
注意事项:
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毫米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道理?
35.材料一:目前江苏省各类技工与全国及发达国家的比较
项目
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国别
初级技工
中级技工
高级技工
发达国家
15%
50%
35%
中国
53.6%
36.9%
5%
江苏
39.2%
54%
6.8%
注:整个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企业需要大量具有各级技能的劳动者。“技
工荒 ”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新瓶颈。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构建人人享有发展的“和谐世界 ”的理由。(6分)
⑵运用经济常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怎样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人
享有发展?(6分)
⑶请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分)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
C.公民先享受权利,后承担义务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可以放弃的
2.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表明
A.审判机关的地位高于行政机关B.我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
C.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具有法律保障D.我国审判机关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工具
3.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表明
A. “一国两制 ”已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接受
B.联合国是主权国家加入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和广大会员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正义立场
D.台湾当局分裂中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的
27.2006年6月23日,中纪委和中组部通报了上年度影响恶劣的6起“跑官要官 ”和 “买官卖官 ”典型
案件,涉案人员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这说明
③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④避免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2006年7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强调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上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
A.收入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B.消灭分配上的差别
C.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D.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
材料二:2006年5月,苏州、无锡、镇江、常州、南京等市先后启动了“江苏-辽宁跨省劳务
输出合作 ”,高薪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聘请各类技工。
这是江苏首次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大规模跨省劳务
输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5分)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江苏高薪聘请各类技工给我们有何经济学启示?(
③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④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各个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国家间关系的变化。这表明
A.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无规律可循B.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有规律可循
C.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国际关系变化无常
12.我国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有利于
A.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C.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国家在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保护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国家的
A.统治属性B.阶级属性C.社会属性D.主权属性
5.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
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十一五 ”规划提出: “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与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
源消耗比‘十五 ’期末降低20%左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
A.加快发展优势产业B.大力发展市场经济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23.从产业结构上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18.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最核心的内容是社会保险
B.坚持兼顾生产和基本生活原则
C.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D.建立的基点是劳动者的生活需要
19.“绿色GDP”是指从GDP(国内生产总值
)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
我国引入 “绿
色GDP”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2006

9月
26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新总裁安倍晋三在众、参两院选举中当选第
90任日本新
首相。日本的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
A.议会君主制
C.议会制共和制
复合制
单一制
B.议会君主制
D.总统制共和制
单一制
联邦制
8.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A.都是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C.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B.都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明。
39.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
观。某校高三(3)班同学决定围绕“该市践行八荣八耻状况”分成三个小组进行调查。
第一小组通过走访政府,了解到该市市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实质,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以饱满的热情服务于民,为老
,在试题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国家共投资
300亿元用于
各项建设,其中投资15亿元用于环保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国家积极开发当地优势资源,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沿线各族群众生活水平。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促进青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
4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36.只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7.加强宏观调控会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材料一:
2005
年9月
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A.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B.符合市场经济平等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客观要求
C.优化所有制结构的客观需要
D.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客观要求
32.近年来,不少地方广泛开展科教下乡活动,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激励机制,把农民利
益和科教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农、科、教一体化格局。这有利于
A.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B.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有发展”。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
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六
大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
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4.王某购买
1辆标价为
4万元的农用车,在这一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商品流通
15.商品生产者获得额外收益的主要途径是
A.生产高质量的商品B.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C.提高劳动生产率D.提高商品的价格
16.在我国,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②提高银行资本的运作效率
D.都是实施国家职能的机关
9.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A.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我国民族分布呈现 “大杂居、小聚居 ”的分布状态
C.我国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实现了平等
D.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10.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一项长期的政策②公民有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