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协议分析课程设计

网络协议分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课程名称:网络协议工程设计题目:网络构建与协议分析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信息技术学院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网络构建及分析一、题目分析1. 在S2126与S3750B上划分VLAN,并把PC机与服务器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

2. 配置S2126与S3750A之间的两条交换机间链路,以及S3750A与S3750B之间的交换机间链路。

3. 在S2126与S3750A之间的冗余链路中使用STP技术防止桥接环路的产生,并通过手工配置使S3750A成为STP的根。

4. 为S3750A的VLAN接口和R1762的接口配置IP地址。

5.在S3750A上使用具有三层特性的物理端口实现与R1762的互联。

二、总体设计三、实验器材1、网络环境根据具体协议构建合适的网络环境2、操作系统WindowsXP,如果需要,安装相应的服务(如FTP,SSH,TELNET,HTTP等)3、协议分析工具Windows环境下常用的工具有:Sniffer Pro、Ethereal、Iris以及Packet Tracer 等。

实验中可具体选择一种协议分析工具,本实验选择Ethereal。

四、制作步骤1、分析实验设计要求,进行初步的规划;2、按照要求的网络拓扑图在思科模拟器上进行对网络拓扑图的连接,此处要特别注意对设备和连接线的选择;连线时要特别注意选用的线的种类:同种设备之间互联使用交叉线,不同种设备互联使用直通线。

3、按照实验的要求,对模拟好的拓扑图进行内部的配置和设置4、进行设置和配置的检测,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五、分析网络中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可能用到的网络协议有:应用层DNS, FTP,HTTP, RIP, DHCP传输层TCP, UDP网络层IP,ICMP,IGMP数据链路层ARP,RARP物理层以太网,RS-232.路由协议(RIP):路由协议主要运行于路由器上,路由协议是用来确定到达路径的,它包括RIP,IGRP,EIGRP,OSPF。

起到一个地图导航,负责找路的作用。

它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选择协议主要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协议,主要用来进行路径选择。

FTP: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是TCP/IP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FTP是在TCP/IP网络和INTERNET上最早使用的协议之一,它属于网络协议组的应用层。

FTP客户机可以给服务器发出命令来下载文件,上载文件,创建或改变服务器上的目录。

HTTP: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

HTTP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IP: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ARP:在以太网协议中规定,同一局域网中的一台主机要和另一台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

而在TCP/IP协议栈中,网络层和传输层只关心目标主机的IP地址。

这就导致在以太网中使用IP协议时,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协议接到上层IP协议提供的数据中,只包含目的主机的IP地址。

于是需要一种方法,根据目的主机的IP地址,获得其MAC地址。

这就是ARP协议要做的事情。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如果站点被初始化后,只有自己的物理网络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它可以通过RARP协议,并发出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而RARP服务器则负责回答。

NAT转发协议: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保留)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原因很简单,NAT 不仅完美地解决了lP地址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DNS:DNS 是计算机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 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STP: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DHCP: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给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ICMP: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IGMP: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用于IP 主机向任一个直接相邻的路由器报告他们的组成员情况。

IGMP 信息封装在IP 报文中,其IP 的协议号为2。

TCP: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通信协议。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是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六、程序代码1、在S2126与S3750B上划分VLAN,并把PC机与服务器加入到相应的VLAN中。

首先在126上创建VLAN 100,并将F0/1接口加入到VLAN 100中配置过程:S2126#configureS2126(config)#vlan 100S2126(config-vlan)#exitS2126(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2126(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然后在750B上创建VLAN 200,并将F0/1、F0/2接口加入到VLAN 200中配置过程:S3750B#configureS3750B(config)#vlanS3750B(config)#vlan 200S3750B(config-vlan)#exitS3750B(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S3750B(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02、配置S2126与S3750A之间的两条交换机间链路,以及S3750A与S3750B之间的交换机间链路。

首先在126的F0/23、F0/24接口设置为Trunk端口配置过程:S2126#configureS2126(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24S2126(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然后在750A的F0/23、F0/24接口设置为Trunk端口配置过程:S3750A#configureS3750A (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23-24S3750A (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最后将50A的F0/10接口和S3750A的F0/10接口设置为Trunk端口配置过程:S3750A#configureS3750A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S3750A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3750B#configureS3750B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S3750B (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3、2126与S3750A之间的冗余链路中使用STP技术防止桥接环路的产生,并通过手工配置使S3750A成为STP的根。

首先2126启用STP配置过程:S2126(config)#spanning-tree mode stpS2126(config)#spanning-tree然后在S3750A启用STP配置过程:S3750A(config)#spanning-tree mode stpS3750A (config)#spanning-tree4、3750A的VLAN接口和R1762的接口配置IP地址。

首先在S3750A的VLAN接口配置IP地址配置过程:S3750A#configureS3750A(config)#vlan 100S3750A(config-vlan)#exitS3750A(config)#vlan 200S3750A(config-vlan)#exitS3750A(config)#interface vlan 100S3750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00.1 255.255.255.0S3750A(config)#interface vlan 200S3750A(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00.1 255.255.255.0然后在R1762的接口配置IP地址配置过程:R1762(config)#interface f1/0R1762(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R1762(config)#interface f1/1R1762(config-if)#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05、3750A上使用具有三层特性的物理端口实现与R1762的互联。

将S3750A的F0/20配置为三层端口配置过程:S3750A(config)#interface f0/20S3750A(config-if)#no switchportS3750A(config-if)#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七、参考文献1.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Approach》,Fourth Edition, Kurose & Ross2. 《TCP/IP详解卷 1 协议》W.Richard Stevens3. RFC文档:/rfc.html4. 百度搜索引擎实验二 FTP协议详细分析一、实验题目分析用协议分析工具Ethereal分析FTP以及以下各层协议的工作机制:1、理解FTP协议的基本原理;2、了解FTP的工作过程;3、了解FTP的基本命令格式;4、了解FTP以及以下各层协议的工作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