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第五讲)

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第五讲)

少分歧与破坏? 8、视觉冲击力——采集到的有关议题和事件的画面有多吸引人? 9、娱乐性——议题和事件能产生多少直接的满足?例如微笑或者大
笑、冷嘲热讽、好奇心的满足等等。 10、话题的热门程度——对于议题和事件,现存的受众兴趣如何?
5、组织自身的因素
A、组织的所有者 B、组织的价值观 C、组织的目的 D、组织的定位 E、组织内部的群体
④现代传播媒介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
⑤现代传播媒介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
媒介控制: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 媒介禁忌:对公认的个人权利和重要的社会利益的严
重侵犯 媒介所有权:私有;除非政府为了保证为公众服务而
接管媒介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如果做
不到,需有人迫使其执行
员,…… “包括图书管理员,……;包括教员,…… “包括负责汇报的官员,…… “甚至可以包括餐桌旁的丈夫,……”
(4)其他学者的研究和论述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模式” 休梅克的总结
四、影响把关的因素
例:CBS晚间新闻的把关 爱德华·默罗 “坚持真理” 沃尔特·克朗凯特 “公正” 丹·拉瑟 “后院篱笆原则”
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
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 修正过程”,依靠法庭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
4、信息自身的因素 例:美国地方电视台选择新闻的标准:
1、时效性——议题和事件有多新,有多近? 2、接近性——议题和事件距离受众有多近? 3、重要性——议题和事件对本地受众来说有多重要? 4、人情味——议题和事件能激发多少感情? 5、显著性——议题和事件中的人物有多出名? 6、反常性——议题和事件发生的不可能性和令人惊讶的程度如何? 7、冲突性——在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或者人类和环境之间有多
4、苏维埃-极权主义(国家统管式)
发展于:产生于前苏联(不过前纳粹德国和意大利也 采用过类似方式)
思想源泉:马列主义-斯大林理论,混合了黑格尔的 思想与19世纪俄国人的思想
主要目的: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 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使用者:忠诚和正统的党员
媒介控制: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经济命脉 媒介禁忌:批评党的目标 媒介所有权: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国有并被严格控制,媒介只
他社会需要
弊端:
①大众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受到资本控制。 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他声音的发出者根 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②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利润,多注意肤浅和刺激性 的新闻事件,娱乐内容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
3、社会责任(自我约束式)
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
思想源泉:霍京的著作,报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 介从业者的实践,媒介自律守则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 查
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但
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2、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式)
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2)怀特
1950《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
N1
N
N2 N3
N4
N1 N4
N2` N3`
M
(3)施拉姆
“在信息网络中到处都设有把关人。
“其中包括记者,……;包括编辑,……; “包括作家,……;包括出版公司编辑,…… “包括电视、电影的制片人,……;包括影片剪辑人
6、受众因素
A、目标受众群的确定 B、受众的价值观 C、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
7、技术因素 例:一家美国电视台的新闻采集
A、不同媒介的技术 B、不同规模的媒介组织所拥有的设备与技术
8、传播者个人的因素 A、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B、个人的个性特征 C、个人的传播方式
思考:你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传播时体现了 什么样的个人特质?
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 把冲突转化为讨论
媒介使用者:任何想表达意见的人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事 业》
①现代传播媒介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 当天事件的论述,它还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
②现代传播媒介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③现代传播媒介要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画 面
作为国家工具而存在
阿特休尔
1、市场模式 2、共产主义模式 3、发展模式
《权力的媒介》
三、传播者的行为
1、编码、译码、释码 2、“守门/把关” 3、搜集、过滤、制作、传播
“把关” (1)卢因
1947《群体生活渠道》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 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 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 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传播学
中国传媒大学精品课程
第五讲 传播者
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即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控制分析: 1、传播者对大众传播过程的控制; 2、传播者所受的社会因素的控制。
二、传播制度
“那种认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能够随意影响和型造 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而且已经过时。所有的制 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 制。基本的原则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 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 信仰和价值观的。” ——梅尔文·德弗勒
第五讲结束
思考如下问题: ▲资本主义传播制度和传播理念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传播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举例说明大众传播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感谢下 载
《掌权者》 董事长:威廉·佩利 总裁:弗兰克·斯坦顿
(2)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1、政治法律因素 例一:美国地方电视台所受的法律法规影响 A、宪法第一修正案;B、诽谤法;C、联邦通讯法; D、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其他法规 例二:美国海湾战争期间的新闻管制 A、封闭战场敏感区域;B、记者团制度,禁止个人采
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
《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制度 2、自由主义传播制度 3、社会责任传播制度 4、苏维埃-极权主义传播制度
1、集权主义(君主独裁式)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地方仍被广泛 接受并采用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 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
访;C、“人盯人”战术;D、发放基本准则表;E、 新闻发布会 思考:我国新闻传播活动所受的法律与政治因素影响
2、经济因素 例:美国一家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选择之争 美国电视台所受的经济因素影响 A、所有权 B、广告商 C力保护的神圣领域(布里德) A、宗教 B、家庭 C、爱国主义 D、社区 E、医疗 F、法律与正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