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理实体及其描述
四、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是指各空间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度量空间关系。
由于拓扑空间关系对GIS查询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GIS中,空间关系一般指拓扑空间关系。
1、定义
拓扑关系是一种对空间结构关系进行明确定义的数学方法。
是指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可以假设图形绘在一张高质量的橡皮平面上,将橡皮任意拉伸和压缩,但不能扭转或折叠,这时原来图形的有些属性保留,有些属性发生改变,前者称为拓扑属性,后者称为非拓扑属性或几何属性(表2-1-1)。
这种变换称为拓扑变换或橡皮变换。
2、拓扑关系的种类
点(结点)、线(链、弧段、边)、面(多边形)三种要素是拓扑元素。
它们之间最基本的拓扑关系是关联和邻接。
1)关联:不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如结点与链,链与多边形等。
2)邻接:相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如结点与结点,链与链,面与面等。
邻接关系是借助于不同类型的拓扑元素描述的,如面通过链而邻接。
在GIS的分析和应用功能中,还可能用到其它拓扑关系,如:
3)包含关系:面与其它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点、线、面在该面内,则称为被该面包含。
如某省包含的湖泊、河流等。
4)几何关系:拓扑元素之间的距离关系。
如拓扑元素之间距离不超过某一半径的关系。
5)层次关系:相同拓扑元素之间的等级关系。
如国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县组成等。
2、拓扑关系的表示
在目前的GIS中,主要表示基本的拓扑关系,而且表示方法不尽相同。
在矢量数据中拓扑关系可以由图2-1-6中的四个表格来表示。
3、拓扑关系的意义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于GIS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
1)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它比几何关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
2)有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利用拓扑关系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如某县的邻接县,--面面相邻问题。
又如供水管网系统中某段水管破裂找关闭它的阀门,就需要查询该线(管道)与哪些点(阀门)关联。
3)根据拓扑关系可重建地理实体(图2-1-7)。
例如根据弧段构建多边形,实现面域的选取;根据弧段与结点的关联关系重建道路网络,进行最佳路径选择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