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大学留学经历分享去美国留学,生活在纽约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如果想知道的话,可以看看过来人的经验,下面来说说美国纽约大学留学经历分享,一起来看看。
Q:能简单的介绍一下纽约大学的特征吗?Lyn:提到NYU,多数人会觉得“那是一个学费很贵的聚会学校”,“里面的学生全是像美剧《绯闻女孩》里面一样财大气粗。
”纽约的学费生活费确实很贵,部分纽大学生家庭也比较阔绰,而且国际生没有奖学金。
但是这些不代表学校的本质。
纽约大学旨在给予学生一个更自由更有活力的环境,在这里你会感到你很出色,你离梦想其实很近,这里就可以是你成功的开始。
NYU一景Q:都说NYU的校园与城市融为一体,到底哪里是NYU的领地呢?Lyn:纽约大学校区从布鲁克林区最上方的Tandon工程学院,通过连接布鲁克林和曼哈顿的布鲁克林大桥,一直延伸到曼哈顿中下区的联合广场。
在这片区域,星星点点地遍布着纽约大学的教学楼、宿舍楼和紫色的火炬校Q:听说纽大很方便,到底有多方便呢?Lyn:NYU的衣食住行,都是非常非常的方便,绝佳的地形让它有着发达的地铁交通。
在食物美味心情愉快的情况下,Freshman15(指大一会长胖15磅的说法)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然,还有贵。
曾经和同学戏称,NYU的生活就是建立在黄金上的生活。
在纽约,只要愿意花钱,你可以享用任何便利。
NYU一景(图片来自Instragram)地铁站一景(来自Instragram)Q:学校食堂贵吗?味道如何?Judy:一般大一新生会办学校的餐饮计划,但是这个计划有点“坑”,一顿大概要15刀,300顿加起来还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相比之下,校外选择更加实惠,范围也更广,也更偏向于中国人的口味。
虽然NYU的食堂的口味还可以,但大部分学生(即便是有餐饮计划的大一新生)还是会选择到校外去吃,所以建议大一新生mealplan能少买点就少买点......Bonnie:食堂平均下来是每餐8-10刀,不算贵。
虽然平常的食物味道不怎么样,但是每周末Palladium(某宿舍楼)都会有超级丰盛的早午餐,新来的同学还是可以去试一下的,毕竟餐饮计划的钱估计都花在那一顿了。
(两位学姐的选的餐饮计划有所不同,所以平均下来有所差异)NYU校园食堂Q:校园安全吗?Judy+Bonnie:个人认为NYU还是比较安全的。
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附近就是商业区,不像哥大离Queens那么近,另一方面是人比较多,周末晚上11,12点马路上还会有很多人。
但是安全不代表没有危险,我有的时候会收到学校的邮件说学校附近有人被抢了这一类的事情,但没有发生过伤及到人身安全的事。
Q:宿舍有哪几种?环境如何?有没有空调暖气?是否可以去校外住?如果假期不回国会提供住宿吗?Judy:对大一学生来讲,学校宿舍的问题就是比较小,而且这几栋宿舍楼里只有一栋是有单人间的。
总体宿舍的价格会比其他学校要高些。
宿舍的环境还不错,大多离校园很近,比较省事,而且有空调暖气。
宿舍一般来说寒假可以住,但暑假在宿舍关的那一天就必须搬出去,因为要给来上夏校的同学腾出地方,住在外面的话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Bonnie:宿舍分传统型和公寓型,环境一般般,房间大多比较小。
大多数人都会在校外住宿。
短假期宿舍可以住,但是暑假想住学校的话要另外申请。
NYU的公寓式宿舍Q:那学校的人文环境怎么样?Judy+Bonnie:NYU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群体非常多样,有非常爱学习的学霸,也有爱玩的社交狂人。
学术和环境氛围都非常自由,每个人都能够做自己并找到归属感。
因为选择很多,纽约相比其他城市会比较浮躁,但是真正想学习的人在哪都学得进去。
正在聊天的NYU学生2学术Q:学校的强势学科有哪些?Judy:强势学科有艺术、电影、制作,比如著名导演李安是Tisch学院的校友(中国学生很难进)。
除此之外有商科,很多中国学生非常想转进的Stern商学院,每年大概直接会录取40-50个中国大一新生。
文科整体很好,其中哲学甚至可以排到全美第一。
再有就是文化教育学院(SteinhardtSchoolofCulture,EducationandHumanDevelopment)下有一个很强的专业叫媒体文化与交流,也算是这个学院的金字招牌了。
Bonnie:商学院的强势学科就是金融,因为Stern的教学资源很好而且也有绝对的地理优势。
Tisch艺术学院(图片来自Google)Q:学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有哪些?Judy:这个还是要取决于学院。
比如我是文理学院的,所以很多必修课都是属于通识类的,比较基础,例如写作课,数学课,两门科学课。
除了这些核心课程,专业课也分必修和选修。
在NYU选课上还是有比较大的自由度的。
Bonnie:必修课有商业核心课程(BusinessCore)和文理核心课程(LiberalArtsCore)。
选修课都是找自己喜欢的上,有非常多的选择。
Q:平时课业压力大吗?Judy+Bonnie:这个问题也因人而异,其一是专业,其二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理科和经济一般对中国学生会很容易,而一些文科类的则比较难,因为写作量会变得特别大,还有就是文科的作业同学之间很难互相帮助。
除此之外Stern商学院的评分是基于你在班级里的排名,所以如果你在一个很强的班级,即便你考的很好,最后成绩也有可能不高。
然后对于第二点,有的学生会在学习之外做一些兼职,实习,或者参加很多社团,所以可以分给学习的时间变少,压力也会因此变大。
NYU的图书馆(图片来自一位NYU的学姐)Q:谈一谈你觉得很有意思的课程吧~Judy:因为我自己是历史专业的,所以我觉得历史的课还都挺有趣的,比如说我之前学了一门课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在学习的时候有时会关联到历史上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件。
还有一门叫做战略分析(strategyanalysis)。
这门课隶属于Stern商学院,我是属于跨专业学的。
这门课是哈佛大学之前的一个教授教的,会讲很多比较接地气的东西,比如麦当劳的商业模式。
Bonnie:我上学期上了一节蛮有趣的课叫做组织沟通(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
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被随机分配到一个4-5人的小组里面,一整个学期会有几个大的演讲,需要围绕着你们小组分配到的公司展开。
因为团队是随机分配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怎样与人相处。
另一个比较有趣的点就是在演讲结束后我们会去看自己的演讲,然后从中找出自己的问题。
ElmerHolmesBobstLibrary(图片来自Instragram)Q:教授是不是很平易近人?可以讲讲你找教授的经历吗?Judy:教授总的来讲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我一般就是通过邮件或者在办公时间去找教授,而且由于我室友决定在暑假帮教授做研究,所以会经常去找教授问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大学生(不管是哪国的)都没有那么的活络,有时候教授就自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如果这时候有学生愿意去和他们探讨学术上的问题,他们一定会是很乐于去分享的。
Bonnie:教授都挺平易近人的,一般在办公时间去或者预约都可以见到,有时候发邮件教授甚至会秒回,即使不秒回一天之内也会答复。
有的教授可以记住班里60多个同学每个人的名字。
我没有什么找教授的特殊经历,但是有一次我只是找教授去问一个很小的问题,教授却和我畅聊了一两个小时。
Q:都说NYU的商学院Stern好,那可以转院去Stern么?Lyn:每个NYU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四门别的校区的课程,并且可以自由的在除了Stern学院以外的学院转院。
从别的校区想转院去Stern 只有两个专业可以选择,金融或者政治金融。
纽约大学的课从早上八点直到晚上十点结束,几乎所有时间段都有。
Stern商学院(图片来自一位NYU的学姐)Q:Stern很神秘,是很多人的梦想,给我们具体说说Stern吧。
Lyn:我在这里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Stern。
Stern商学院是美国数一数二的商学院,有不少同学愿意放弃看上去比NYU好很多的学校来Stern。
Stern的教授有很多享誉金融界的大亨和名人,当然课也比较难抢。
因为学校从大一开始对Stern学生统一提供公司实习的机会,由于大家公平竞争的种种原因,导致Stern的压力和竞争特别大。
Stern只有前10%的学生可以称为的真正的精英,学院大部分的机会资源教育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他们创造了Stern的名气。
在NYU,以体育特长生名额进入NYU的学生享有自由选择学院的权利,其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去了Stern。
不过NYU对于体育特长生的要求和训练是非常多的,会占用学生大部分时间,建议大家谨慎选择报名。
Q:那Stern以外其他课的大小呢?Lyn:文学类需要和教授交流的课一般十个人左右一节课。
其他学科平均不到二十个人一节课。
当然也有少量大课,约七八十人左右。
纽约大学选课并不会很紧张,每年会提前通知和顾问商讨下学期的课并告知选课时间。
NYU虽然是大学校,但是相同课程开办的都很多。
只要不在选课时间开始后一两周才选课,一般不会出现无课可上的情况。
当然如果出现喜欢的课被抢光的情况,可以找顾问解决,基本还是可以上到心仪的课的。
如果要跨学院选课也需要找顾问商量,同时去专门的部门填一张表格,确认可以换学分,就可以报名了。
当然想上课但是不用换学分的可以随便上。
Q:研究好申请吗?有哪些资源?Judy:资源很多,像好的导师和充足的资金。
NYU有一个叫做Durf 的项目,具体就是你可以想一个项目然后去申请,最后有一个一天的展示会。
除此之外,可以向我前面提到的室友那样去找教授,如果感兴趣他研究的领域,就可以去和他沟通,这种就不太正式。
申请研究的硬指标是GPA(平时成绩),3.5以上就挺稳的,然后要看你与这个项目的匹配程度。
Bonnie:Stern有个SPURDatabase(一个数据库),有很多人都会做,但不知道申请成功率高不高。
Q:有没有StudyAbroad的经历?Judy:我自己就有过。
在我们学校,大概20%的中国学生会选择去别的国家留学。
在北美高校里,NYU的出国项目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有很多选择,像伦敦,上海,巴黎等等。
我是在大二下学期去的马德里,一个好处是不用担心转学分,我当时在这个项目里学的是西班牙语,到说西班牙的国家相当于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语言的环境,而且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去旅行。
Bonnie:Stern有一个专门出国的项目,需要提前一年申请,叫做IBEX(全称是SternUndergraduateInternationalBusinessExchangeProgram,Stern本科生国际商业交换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和别的大学的商学院进行一个交流学习,如北大和香港科技大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课能让学生有短暂的留学经历,比如大三每个人都要上一节课叫ISP(国际学习项目),有三个国家可以选择,然后在春假的时候可以去那边考察一周,回来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