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选择题稳拿满分专项练 命题点4 遗传的分子基础

(江苏专用)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选择题稳拿满分专项练 命题点4 遗传的分子基础

命题点4 遗传的分子基础真题重温练(A卷)1.(2017·江苏,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答案 C解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就是DNA,A错误;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肺炎双球菌,单独的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无毒性,不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上清液主要是蛋白质外壳和游离的T2噬菌体,沉淀物主要是细菌,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中只有含有母链DNA的才带有32P标记,D错误。

2.(2016·江苏,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 D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没有证明该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32P直接标记,需先用32P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3.(2014·江苏,4)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 的半保留复制答案 C解析A项,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用测交方法验证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B项,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C项,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D项,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并未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4.(2014·江苏,20)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答案 D解析A项,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不会同时转录,所以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小于n/2个;B项,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C项,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D项,在细胞周期中,由于各个时期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转录产生的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如分裂间期的G1期和G2期,mRNA的种类和含量有所不同,分裂期mRNA的含量减少。

5.(2014·江苏,6)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C.通过④形成的 DNA 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答案 B解析A项,HIV的遗传物质是RNA,经④逆转录形成DNA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组中,再通过②转录和③翻译合成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外壳;B项,侵染细胞时,HIV的RNA连带蛋白质衣壳一并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后衣壳解聚,释放RNA,同时逆转录酶开始催化RNA逆转录产生DNA;C项,经④逆转录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D项,若抑制逆转录过程,则不能产生子代病毒的蛋白质和RNA,因此科研中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6.(2017·江苏,23)在体外用14C 标记半胱氨酸­tRNA复合物中的半胱氨酸(Cys),得到*Cys­tRNA Cys,再用无机催化剂镍将其中的半胱氨酸还原成丙氨酸(Ala),得到*Ala­tRNA Cys(如图,tRNA不变)。

如果该*Ala­tRNA Cys参与翻译过程,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在一个mRNA 分子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被14C 标记的多肽链B.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配对由tRNA 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C.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 标记的AlaD.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Ala 的位置会被替换为14C 标记的Cys答案AC解析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A正确;反密码子与密码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不是由tRNA上结合的氨基酸决定,B错误;由于Cys转化为Ala时并未改变反密码子碱基序列,故新合成的肽链中原来Cys的位置,被替换为14C标记的Ala,C正确,D错误。

7.(2016·江苏,18)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

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

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B.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C.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若α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答案 C解析蛋白质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A正确;向导RNA中双链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向导RNA可通过转录形成,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催化合成DNA,C错误;由于α链与识别序列的互补序列互补,故两链碱基相同,只是其中T与U互换,D正确。

8.(2015·江苏,12)下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的位置C.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答案 A解析A项,图中结构包括核糖体、mRNA、tRNA,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B项,甲硫氨酸是起始氨基酸,图中ⓐ位置对应的氨基酸明显位于第2位;C项,tRNA的环状结构上有反密码子;D项,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mRNA 上碱基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改变。

9.(2018·全国Ⅰ,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 B解析真核细胞的染色体和染色质都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项正确;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DNA裸露存在,不含染色体(质),但是其DNA会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发生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会出现DNA-蛋白质复合物,B项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为DNA聚合酶,C项正确;在DNA转录合成RNA时,需要有RNA聚合酶的参与,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则该DNA-蛋白质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D项正确。

10.(2017·全国Ⅲ,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 C解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包括tRNA、rRNA和mRNA三种,A正确;不同的RNA由不同的基因转录而来,所以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正确;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也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发生,C错误;转录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D正确。

模拟对位练(B卷)1.(2018·南通一模)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B.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C.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答案 C解析DNA分子中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DNA分子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B正确;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C错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D正确。

2.(2018·江苏六市二模)赫尔希和蔡斯精妙的实验设计思路使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了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C.被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需长时间保温培养D.对离心后试管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放射性检测答案 C解析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选择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以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这也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被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不能长时间保温培养,否则,大肠杆菌裂解后,会释放子代噬菌体,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离心后检测到35S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32P标记的一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则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是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