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审美修养及其培养
摘要: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他们的审美能力,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及社会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如今部分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委实令人担忧。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来阐述重视大学生审美修养及其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字:审美培养提高
正文:
拥有健康的审美修养,大学生们可以在美的净化中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能够陶冶心情、愉悦精神,调控情感、心理健康,开启智慧、修身养性,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
因此,自觉地学习美学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既是大学生的主观愿望,也是时代对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在各方面走向成熟的同时,他们的审美观念呈现敏感性、憧憬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他们更需要这一方面的引导。
相应着,如今有一些大学生的审美观念着实堪忧,必须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教育。
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呢?这需要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美的心灵、增广大学生的见识等方面做出努力。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的审美观念、趣味也是健康的、向上的,他能够自觉地去欣赏那些健康的、向上的文艺作品,反之,一个道德沦丧的人,不但与真正美的东西格格不入,反而视美为丑。
人人按照自己的道德观念来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作为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善恶依据。
对于他们认为善的、正义的行为,必然为之同情、颂扬,对于他们认为是恶的、非正义的行为,则必然会厌恶并加以谴责,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反应。
加强大学生道德方面的建设,使他们的道德情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以遵守道德为美,反之为丑;以遵守为荣,反之为耻。
这样,道德情感将转化为审美情感,也只有在这时候,道德才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审美情感与道德行为完美结合起来,形成健康的审美修养。
塑造美的心灵对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同样重要。
心灵的美、丑,影响着大学生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和审美观念。
大学生在学校读书的过程中,处处可呈现自己的心灵美,如刻苦学习,乐于奉献,努力增长见识,尽快成材,关心集体,帮助同学,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乐于吃苦,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等等。
通过道德实践为人生美的大厦打好坚实的基础,引导大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灵,使他们通过加强修养,锻炼自己高尚优美的思想情感和坚贞的情操,达到自然而然的语言美和行为美,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观念是不可缺少的。
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长期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提高审美观念还可以在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力上着手。
人体感受到材料,在心里经验和情感的糅合渗透中,产生一些新的感觉与体验,从而促成心里的尽情畅游。
李白的《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便是体现了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三千丈来修饰白发的长度和愁的悠长,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诗人此时的心理状态,极具文学效果。
他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有此效果。
审美领悟力是渗透在审美感知和想象过程中的一种直觉领悟能力。
个人在接触美或丑的事物的过程中,通过个人的理解和情感倾向,将从中领悟未被人们所发现的美发掘出来,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画面,在马致远手中就可以提炼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经典美学画面,在李商隐眼中就可以展现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人生哲思。
审美想象力和审美感悟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多博文广志和接触自然等美的事物来实现。
丰富的知识不仅仅是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个人的品位与修养亦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而慢慢提高。
个人的文化艺术的素养,能够提高审美的眼光,提高鉴赏文化艺术的水平,在文化艺术的养分中熏陶,慢慢地从俗到雅。
与自然亲密接触更是使人获益匪浅。
美国电学家富兰克林除了在电学方面的造诣,他还在气象、地质、化学等方面有着重要发明,他的诗和散文也令人称赞。
究其原因,这除了他自己的努力,还和他与自然地接触是分不开的。
他小时候在吃过晚
饭后总是在林子里面散步,亲近着自然潜移默化中陶冶着他的审美修养,这也就奠定了他多才多艺的基础。
由可见此,开阔大学生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知识的视野,使他们多亲近自然,也是极为必要的。
大学生审美修养培养及提高的方法和重要性不仅仅是以上所述,人们无论往上投多大的关注都不过分,而以上所述的方法对大学生审美修养的培养及提高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但是,光有方法还是不够的,大学生们对此方面的态度将最终决定他们的审美修养的高度。
真是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去污去垢,有着纯粹健康的审美修养。
参考文献:钟仕伦,李天道《高校美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权,张秀国《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