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论文怎么写

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论文怎么写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论文怎么写?下面是映辉论文网小编搜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览参阅。

摘要:现金持有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正常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企业其他财务决策。

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针对企业现金持有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静态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理论以及其他解释现金持有的理论。

现金持有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战略和经营战略,并且与公司的治理状况密切相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文献大量涌现,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快速扩容。

国外对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成长机会、企业规模、现金股利、现金流量的变动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等对现金持有量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结构等差异,各个国家的现金持有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比国外学者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起步。

一、引言现金是企业流动性和支付能力最强的资产,是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支付、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保证。

现金持有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企业现金持有不仅关系企业的日常交易和经营活动,比如支付员工工资,购买原材料,支付利息等;此外,现金持有还与企业的其他财务行为,如公司的投资,融资,股利决策等相关。

现金持有量是现金管理的重要内容,确定适当的现金持有量是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持有过多或过少的现金对企业都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价值增值,只有企业将现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投入生产,才能创造出价值,保留现金本身并不是企业的目的,拥有过多的现金会造成机会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企业如果缺乏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业务开支所需,可能使借款成本增加,而且当面对有利的投资机会时,也难以把握时机,从而使企业为此付出代价。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金持有关系到他们投入企业的资产安全以及保值增值。

对于公司管理者来说,现金持有决策的合理安排,不仅体现企业自身现金管理水平,更是和企业资本结构选择、投融资决策以及公司治理效应密不可分。

而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可以从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治理内涵上受到启示,提高对上市公司监管水平,加强股东保护的法制建设。

二、文献综述(一)国外实证研究综述西方现金持有领域的实证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它们大部分都是在不同的背景和框架之下,研究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决定因素。

这些研究大体上沿着公司经营层面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公司经营层面因素加公司治理因素这三条主线顺次展开,形成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

本部分将根据以上所梳理的西方现金持有理论的演进脉络,分别对这一领域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述.规模经济假说开启了现金持有研究领域实证研究的先河,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企业收入规模、资产规模等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并且逐步过渡到公司经营层面的其他因素对企业现金持有量和持有比例的影响。

公司经营层面的实证研究包括:Meltzer等(1993)就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存在着规模效应。

此后,Jensen(1993)以《财富》杂志500强中223家公司在1979-1981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持有比例与企业的托宾Q值显著正相关,与企业平均研发支出/资本支出正相关,与平均广告支出/资本支出正相关,与破产哑变量正相关川。

研究结果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与财务困境成本正相关。

Mulligan(1997)选用Compustat数据库对1961-1992年间12000家公司的观测值,采用横截面分析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方法,验证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对数与收入和工资的对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不管是行业内部,还是跨行业间,样本公司现金持有都存在规模经济.(二)国内实证研究综述由于我国股市发展较晚,国内学者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性研究还是实证性研究都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充分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尤其是理论研究方面,基本都是继承和吸收西方现金持有理论,并没有出现创新的理论成果。

因此本文就我国学者在现金持有量相关实证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陈雪峰、翁君奕(2002)以1999年实施配股的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后现金的持有状况、持有形式及配股前后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

发现在配股当年,公司配股所得现金多以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的形式存在,次年投入使用,但有26%的公司变更投资项目。

配股当年经营业绩较前一年显著下降,在现金投入使用的当年,业绩较前一年无明显变化,但在现金投入使用的下一年,经营业绩又显著下降;而且通过横截面研究发现在现金富余公司中现金持有越多公司业绩则越差,表明配股公司的经理人存在滥用配股资金的行为,符合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假说。

林秀玲((2004)选取1993-2002年间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变量,并透过估计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探讨公司持有在正常营运所需以外的超额现金,是否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

研究结果发现,在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因素上,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规模愈大,公司的现金持有愈少:而风险愈高,信用评价愈佳,负债比率愈高的公司,现金持有愈高;公司未来的成长机会与内部持有人的持股比率,并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持有量。

三、现金持有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回顾国内外对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影响现金持有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三个层面:财务特征、公司治理和制度环境。

本章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征提出若干研究假设。

(一)公司财务影响因素1.资产规模由于公司的规模效应,不同规模公司的现金持有比例是有差别的。

Opler的现金持有交易成本模型认为,企业在现金管理方面存在规模效应,规模大的公司可以持有比例相对较小的现金。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12],公司倾向于首先进行内部融资,而规模较大的公司相对更有内部融资的潜力和可操作性,因此可以持有较小比例的现金。

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规模较小的企业面临更多的借款限制和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

从这几年宏观调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可以发现规模较大公司更有能力从容应对国家对银行信贷的政策控制,而规模较小公司则会面临生存问题,原因就在于规模对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的影响。

由此可以预期资产规模与现金持有负相关。

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对现金持有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

一方面资产负债率也是公司信用的测度之一,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较容易获得银行信贷,也较容易获得外部融资而不影响正常经营,因此低资产负债率公司可以持有较少的现金。

同时从债务代理成本模型[15]来看,管理层会极力避免因由高资产负债率导致融资成本过高而不能融得足够的资金来投资的情况,会选择持有较多的现金。

另一方面具有较高资产负债率的公司从资金使用和资金成本的角度可以看出,现金对于此类公司来说是奢侈品,公司必须充分利用具有较高成本的流动资金,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因而需要持有较少的现金。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考虑,资产负债率对现金持有的影响是不明显的。

而实证得出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等结论都是可以接受的。

3.现金替代物水平很明显现金替代物对现金持有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融资优序理论的角度来看,公司在缺乏现今的时候优先进行内部融资,包括出售现金替代物。

现金替代物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

广义上来说,所有除现金以外的资产都可以认为是现金替代物,只是不同资产的替代能力不同。

一般将替代能力较强的除现金以外的流动资产作为现金替代物。

许多文献将营运资金作为现金替代品的因素来考虑。

但营运资金考虑了流动负债的因素,从本文的预研究来看效果不好,甚至有改变相关方向的现象。

假设I:现金替代物水平与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

4.投资机会投资机会的存在说明一旦公司缺乏现金进行投资,则公司将丧失盈利的机会。

因此如果公司拥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则会储备较多的现金,以防止上述事件的产生。

大多数理论也认为投资机会与现金持有正相关,而增长机会较多采用了Tobin’s Q指标来衡量。

假设II:投资机会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

5.银行借款比例国外的文献中,除了对日本公司的研究,较少提到银行在公司现金持有决策方面的作用。

与日本类似,中国上市公司与银行的关系也很密切。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很可能有巨额的银行负债。

因此研究借款比例,进而研究公司与银行的关系来确定公司进行贷款融资的能力大小,进而研究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

从国内上市公司的表现来看,能从银行获得借款本身就说明与银行关系密切。

因此银行借款比例较高的公司在现金缺乏时容易从银行处获得借款周转,因此可以持有较少的现金。

假设III:银行借款比例与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

6.经营性现金流公司持有多少现金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也是历史事件作用的结果。

现金流作为一项历史事件,对于现金持有产生必然影响。

从因果关系来看,现金流量较多的公司,一般的结果是产生较高的现金持有存量。

从预测角度来看,如果预测未来现金流为正,则当前可以持有较少的现金,通过流入的现金来进行资金周转。

这两个观点是不矛盾的,因为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当前的现金持有与历史现金流正相关而与预计未来的现金流负相关。

胡国柳等[31]认为的现金流因为两方面的作用而与现金持有关系不明确,主要是没有考虑到现金流的时间问题。

本文没有考虑整个现金流,而只是经营性现金流,主要是因为投融资的现金流量也是在对现金持有和经营性现金流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也就是说经营性现金流是根本的影响因素。

假设IV:经营性现金流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

7.现金变动性现金变动性是公司决策现金持有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现金变动较大的公司其未来现金的不确定性较大,公司从相对谨慎的财务策略出发,需要持有较多的现金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较大支出。

从交易成本模型来看,在现金变动较大的情况下,未来可能的现金短缺成本远远大于现金的持有成本。

因此公司倾向于持有较多的现金。

假设V:现金变动性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

(二)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我国上市公司中,前期上市的大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后期的则来源比较均衡,既有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也有私营企业和社会公众公司。

相对于国外公司股权相对分散而治理结构相对完善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较明显的个性,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持有具有较大的与国外公司不同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

1.股权集中度Shleifer发现股权集中型公司相对于股权分散型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公司控股股东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经营层,避免了股权高度分散情况下的搭便车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