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谛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谛同步练习

C.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3拥有自由可以()
①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激发个人的活力③满足个人所有愿望④推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的无限向往。

()
A.平等
B.公平
C.正义
D.自由
5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但是微信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

这说明()
A.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B.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6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下列体现平等原则的是()
A.我国“打虎拍蝇”,严厉打击腐败现象
B.某国企实行“萝卜招聘”,某局长女儿零竞争顺利入选
C.我国目前公民之间贫富差距过大
D.某些单位故意找借口不招收女性职工
7、2017年8月28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市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受贿一案进行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蒋尊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充分表明()
A.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因人而异
D.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漫画《“剪断”网络谣言》告诉我们()
A.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言论自由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三、问答题
1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回答下列问题。

(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国努力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辩护辩论权、申诉权等权利,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这些措施表明,在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坚实的_ _保障。

(2)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请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的含义。

2某初中八年级(2)班教师组织了一次“法治与自由”的课堂讨论会。

石辉同学发言说:“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权利,自由与法治毫无关系。

”请你对石辉同学的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3、2017年8月24日,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杜天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案,法庭认定被告人杜天禹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2016年4月初,被告人杜天禹通过植入木马的方式,非法侵入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网站,取得网站管理权限,非法获取2016年山东省高考考生个人信息64万余条。

后杜天禹通过QQ、支付宝向陈文辉(另案处理)出售上述信息10万余条,获利14100元。

陈文辉通过其向杜天禹购得的上述信息,组织多人实施电信诈骗活动,拨打诈骗电话1万余次,骗取他人钱款共计20余万元,并造成高考考生徐玉玉死亡。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与自由关系的认识。

4、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据此举办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你同意上述哪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2)你对自由是如何理解的?
【看平等】
(3)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平等怎样的含义?
(4)你心目中的平等是什么样的?
(5)请你列举一条我国有关平等的法律规定。

一、填空题
1. (1).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2).自己意志
2. (1).相互联系(2).界限(3).保障(4).规范(5). 保障
3.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 (1).文明进步(2).基本原则
5. (1).各项权利(2).各项义务
6. (1).合法权益(2).违法或犯罪行为(3).特权
二、单项选择题
1B
答案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自由的含义,自由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答案为B。

2A
答案解析:
题干中的这句话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离开了法律的限制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A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说法错误,应排除。

故选A。

3B
答案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拥有自由的重要意义,选项中“满足个人所有愿望”的表述是错误的,排除,答案为B。

4D
答案解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答案为D。

5D
答案解析:
题干说明言论自由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D项符合题意;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A项说法错误;法律不仅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更是对权利的规范和保护,B 项说法片面;C 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A
答案解析:
选项A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符合题意。

答案为A。

7D
答案解析:
题干材料充分说明,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答案为D。

8D
答案解析:
该题考查正确行使言论自由。

漫画主要反映了国家使用法律手段打击网络徭言,这告诉我们公民的言论自由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故选项D符合题意;A说法与题干内容无关;B说法错误,公民的言论自由在网上也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C说法错误。

答案为D。

三、问答题
1 (1)法律。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以下几层含义:①所有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②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③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予以保护,对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究;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关知识。

第(1)问,分析材料可知是法律保障。

第(2)问,可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时是平等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方面回答。

2石辉同学的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①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

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围绕对自由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法治和自由的关系进行表述即可。

3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杜天禹的行为突破了法律的界限,被判入狱说明,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通过对杜天禹的惩处,能够震慑其他犯罪行为,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回顾教材中二者关系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中杜天禹的案件从法治约束自由和法治保障自由角度来分析。

4、(1)同意男同学的观点。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言之有理即可)
(2)例: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言之有理即可)
(3)图片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图片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例: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言之有理即可)
(5)例: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符合题意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