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山东省枣庄市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9高二下·双鸭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治国理政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正视环境影响人塑造人这一古老而又严肃的话题,避免陷入一傅众咻的境地。

②在国内外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的背景下,继续实施国家收储政策是曲突徙薪,反而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③时间回到70多年前,李嘉诚还是不名一文的穷小子,少年丧父,不得不早早出来闯荡打拼生活,像一般穷孩子一样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④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待人温和亲切,加之他身材挺拔,容貌英俊,风度翩翩,如同司马青衫,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⑤郴州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郴州假日旅游市场普遍呈现强劲态势,休闲游、采摘体验游正方兴未艾。

⑥我的同事老吕收藏报纸,细大不捐,甚至连广告版,在他眼里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说他是“老报童”,毫不为过。

A . ①③⑥B . ②④⑥C . ①③⑤D . ②④⑤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速生鸡”事件发生后,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对贮藏鸡肉产品的冷库进行全面摸排,并将发现的问题产品立即就地封存。

B . 共享荣光是百年奥运始终如一的追求,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各国人民加深友谊的平台,也是各国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

C . 2013年1月1日起,火车票价将下调近1%左右,新票价及旅客的意外伤害强制险自愿购买的详规有望于下周末出台。

D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全社会形成爱护青年、关心青年,以及鼓励青年成才、支持青年干事业,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3. (2分) (2020高一上·烟台期末) 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句是()A . 请问您老人家今年几岁了?B . 你如此真心实意,这珍贵的礼物我就笑纳了。

C . 本店明天开业,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指导。

D . 各位来宾,为了充分展示我们单位所取得的成绩,请大家务必到各展室参观一下。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9高三下·桂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

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

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撑起心灵的绿荫。

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

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

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

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

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提供借鉴。

信息化时代,古老的书院如何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传统书院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不应只是存放在博物馆展柜里、精致而脆弱的陈列品;它更应当是扎根在现实土地上的参天古木——年轮雕刻着历史的印记,根系吸收着时代的养分,叶脉流淌着生命的活力。

文脉因人而兴,亦因人而系。

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

目前,各地书院正在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国学论坛、新生会讲、经典诵读、课外拓展、网络传播……书院在与其它文化生命体交流互动、相谐相生的过程中,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以文化人”的精神玦宝,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千年书院经时光打磨,其长久而永恒的智慧仍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

我们应守住书院根脉,呵护书院历史,激活书院文化,古为今用。

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宋子节《书院精神为现代人撑起心灵的绿荫》)(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唐朝时,我国开始出现书院,传承到现在,中国书院已拥有丰厚的国学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B . 在当今社会,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也可以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做出贡献。

C . 目前各地书院进行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尝试,正是为了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D .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生态体系离不开传统书院,因为千年书院正是建立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以时间为脉络,论述了中国书院在滋养文化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B . 本文既写了传统书院,又写了现代书院,着重分析了我国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异同点。

C . 文章以引用论证的方式论述了传统书院的先贤之声仍然能解答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D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紧扣题目,以正面论证为主,逐层推进论述自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代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在书院寒窗苦读,他们在书院不但学习文化,更加冶炼自己的人格,体现出书院里的家国精神。

B . 书院与其它文化生命体多进行交流互动,彼此相谐相生,可以让古老的书院返本开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C . 生活中,如果我们在接人待物上遇到问题,不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这正是书院给予我们的经千年锤炼的智慧。

D . 如果我们用心呵护书院,守住书院根脉,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就可以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

5. (1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厂子曾平村主任把大家叫到他家外面的坝子上开会。

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孩子。

身强力壮的男人全跑到城市打工去了,到春节,才像鸟儿一样飞回来。

村主任的咳嗽比往常认真了好多。

他要宣布重大决定时都咳嗽得厉害。

村主任说,人家乡长,像龟孙子,陪了三个月,王老板才答应过来!村主任又说,你们不晓得,为了把王老板拉到我们坝坝村,乡长喝了多少酒!三个月没下战场,五次差点儿住院!大家对乡长喝不喝酒不感兴趣,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

这一点,村主任非常清楚。

村主任接着说,把地交给王老板,一亩地,人家给一千斤谷子。

一亩地,起早摸黑地干,一年收多少?满打满算,八百斤。

还没算化肥、种子、汗水。

现在啥都不干,坐在家里,一年的收成全进屋,还多二百斤。

坐在家里收成就能进屋,大家求之不得,就叽叽嘎嘎地热闹起来。

村主任的大嘴巴继续翻动,说,王老板说了,今天签合同的,一人奖一百块。

一百块是多少?一百五十斤谷呢。

村主任从裤腰带里取出一摞叫合同的东西,来回在大家面前晃,说,签了就是钱哟!大家都签上大名,然后领走一百元的奖金。

推土机轰隆隆地开进大家的土地,厂子一天天地耸立起来,一根大烟囱,高得像要插进蓝天白云里面。

大家问,这王老板,建的啥厂哟?村主任说,今年租地的谷,王老板给了没?大家说,给了!算成钱,安逸。

村主任说,安逸你还操啥子闲心?村主任叼着带过滤嘴的香烟,反剪着手,到厂子去了。

村主任兼着厂子的副厂长呢。

没多久,大家把村主任围住,还是在他家坝子边。

不同的是村主任家房子的外墙全贴上了白花花的瓷砖。

村主任说了,明年春天,村上盖一座四层的办公楼,钱,厂子那边出。

以后,村上开会,用不着他家的坝子了。

村主任很忙,偌大一个厂子,需要他忙的事情多。

要不是大家带信给他婆娘,说如果不出来,就把厂子推了重新种庄稼,村主任断然不会出来。

村主任没有好脸色,说,种庄稼,还没种够?村主任继续没有好脸色,说,王老板的租金,给没有?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主任,烟囱上面那些黑烟,把天全吃完了。

大家的眼睛都望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和那些奔腾咆哮的黑烟。

村主任见惯不惊的样子,说,天空是你家的?办厂子咋能没烟囱?有烟囱咋能没黑烟?大家说,主任,你没闻到臭味儿?一些忍耐不住的,早已肆无忌惮地咳嗽开来。

村主任也忍不住跟着大家咳嗽起来。

村主任说,办厂子就有烟雾,有烟雾就有臭气!臭气没闻过?茅坑臭不臭?大粪臭不臭?久了,惯了,还香!过了几天,村主任传达了王老板的决定,每家每户给一个名额,去厂子当工人,月工资一千块,干得好,还发奖金。

村主任说,你们的男人、儿子,在城里打工,一个月挣多少钱?赶快把他们喊回来,到厂子当工人,既挣工资,还照顾家里,人家王老板,想得周到不周到?不到十天,在城里打工的男人,纷纷回家,去了厂子。

过些时候,大家再次围住村主任。

都是一些老人,年轻的男人女人,全进厂子当工人了。

大家说,主任,你去看看玉泉河。

玉泉河成臭水沟了。

坝坝村有条河,水清得像玉,甜得像泉,祖祖辈辈都叫它玉泉河。

大家长年累月靠玉泉河浇地、饮水,河水滋润着村子。

村主任说,臭水沟咋了?王老板的租金,少了你们?你们的儿女进厂子,少了工钱?大家忧伤地说,主任,那河水,咋吃啊?村主任笑笑,很释然,说,这好办,明天,我就让厂子给大家打井,一家一口,这下,好了吧?(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小说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是文章的线索。

但小说描写的重点却不是建厂的过程,而是村民们在建厂前后的表现,这与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有关。

B . 小说通过对村子建厂前后环境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环境失去的叹惋,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由于缺乏基本的环保意识而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这一主旨。

C . 小说中的村主任是位关键性的人物,文章对他的语言、动作等做了生动细致的描写,揭示了在农村中某些基层干部一味地追求利益和政绩的现象。

D . 小说中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

全文语言夸张幽默,大量短句的运用,又使文章简洁传神;同时,文章还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2)文中的“大家”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本质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