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2、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请据图回答:(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气体中常含有HCl(原因是)和水蒸气。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
A.a→b→c→d B.b→a→c→d C.c→d→a→b D.d→c→b→a4、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G三种仪器的名称:A、,B、,G、.(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图甲中编号为仪器来组装装置,装药品制取氧气之前首先要进行,若最后发现得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
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另外一种方法是(书写化学方程式)。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d.问题分析:①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倾斜向下?;②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5、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氧气:(1)用A装置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药品是,(2)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导管要伸到瓶底的原因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对此实验,继续思考并研究问题: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我的实验方案是: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H2O2)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锰(MnO2)粉末作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二氧化锰(MnO2)粉末用量(g)0.1 0.2 0.3 0.4 0.5 0.6 0.7 0.8所用时间(t)17 8 7 5 4 3 2 2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无影响,如果有,怎样影响?.6、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右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1)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2)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E中的实验现象是,原因是,(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7、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吸收(除去):①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方程式:;CO2的吸收:NaOH溶液,方程式:。
②检验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现象:。
吸收水:浓硫酸,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③检验酸:a、加紫色石蕊溶液,变;b、加活泼金属,现象为,方程式:c、加入碳酸钠,现象为,方程式:。
d、检验氯化氢或Cl-也可用硝酸银溶液,方程式:。
④检验碱:a、加无色酚酞,变;b、加入氯化镁(出现)或氯化铜(出现)。
8、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目的是。
(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二、催化剂的探究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把一定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反应方程式为:假设一成立。
实验二: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没有明显现象假设二(“成试管中,加入,并用一根带火星的木立”或“不成立”)条伸入试管。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
三、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10、如表是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Mn、Al、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的过程.【作出猜想】1、Mn的金属活动性比Al强.2、M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及弱的顺序是【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理由是.11、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产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四、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变质12、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
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13、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部分变质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②①②没有气泡产生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1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第1组取待测液少许,装入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红,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第2组取待测液少许,装入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若无白色沉淀产生,猜想(1)成立。
同学们一致同意此方案及结论。
第3组第一步:取待测液少许,装入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第二步:过滤,在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若滤液不变红,猜想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成立。
同学们一致同意此方案及结论。
【进行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进行实验,最后,确定该溶液已全部变质。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变质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NaOH溶液要密封保存。
五、粗盐的提纯15、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1)操作Ⅰ的名称是,加入的试剂A是,沉淀是;(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入试剂B为,其目的是;(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六、燃烧的条件16、老师课上用如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1)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老师演示图2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通过图1和图2实验,你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_____ .Ⅱ: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磷的燃烧产物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会刺激人体呼吸道.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3、图4所示的实验,以探究燃烧的条件.(4)若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填写下列实验报告.a试管中白磷燃烧a试管中反应方程式:______.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5)按图4装置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图3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比较图3与图4两实验装置,你认为图4实验装置明显的优点是______.Ⅲ:同学们将图3所示装置中的a、b试管加上橡皮塞后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待a试管冷却后,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取下橡皮塞,将看到.(6)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甲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同学认为: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 __.17、纸火锅(见右图)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