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PPt
1权责发生制 原则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
则 4划分收益性
支出与资本 性支出原则
1谨慎性原则 2实质重于形
式原则 3重要性原则
18
核算的一般原则
例如
谨慎性原则
确认收入、费用的归属期,从而确 认当期损益。如:待摊费用、预提 费用
权责发生制
合理核算可能的损失、费用。如: 存货计提跌价损失、短期投资期末 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若干个相 等的间隔期间,可定期确认经营成果和 财务状况 。 会计年度(1.1--12.31)。 权责发生制、配比、一贯性、及时性和 谨慎性等一系列会计原则均建立在此基 础上。
15
四、货币计量
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
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 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 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 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 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返回 16
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
会计的一般原则是会计工作和会计 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对会计事项、 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 本原则。
17
核算的一般原则
十三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
会计修订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4一贯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明晰性原则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12
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任何可对其经济业务进行独立核算的独立体。
注意:它与法律主体的区别。
会计主体
公司(含分公司) 国有企业 合伙企业 独资企业 行政、事业单 位和社会团体
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行政、事业单位和社 会团体
➢ 考试分数比例 知识识记70% 知识应用40%
笔试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简答题,计算题,会计核算业务题
5
第一章 总 论
会计的本质 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6
本章内容提示
本章内容提示
了解会计的基本含义、 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 方法与程序
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目标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 本前提和信息质量特征
10
三、会计的职能
涵义和职能
核算职能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 单位,通过确认、计量、 记录、计算、报告等环 节,对特定对象的经济 活动进行记账、算账、 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 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监督职能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 核算的同时,对特定 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 性、合理性进行经济 审查
返回11
核算的基本前提
3
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 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 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正确认识“诚信为本、操守为 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 社会意义,形成敬业爱岗的职 业道德,为其接受继续教育打 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教学总学时54 。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等式、会计科目
配比原则
收益性支出,如:专设销售机构人 员工资支出;资本性支出,如:购 建固定资产支出、在建工程支出
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要配比, 确认某项损益。
划分收益性 支出与
资本性支出 原则
返回 19
对象与要素
第四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企、事业 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的资金运动。
理解“诚信为本、操守 为重、遵循准则、不做 假账”的社会意义。
会计的涵义和职能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方法 复习思考题 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目标、对象、基本 前提、会计信息质量 特征。 难点:对会计核算的基本 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 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和账户 第三章 复式记账
和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 账户的分类 第五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 会计凭证 第七章 会计账簿 第八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九章 财产清查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
4
考试要求
考试要求
➢ 考试内容要求 ➢ 教材各章节中除以下内容
: 第十一章(自习) 现金流量表编制
20
对象与要素
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资金 投入
供应过程
资金 使用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资金 退出
货
储
生
成
货
币
备
产
品
币
资
资
资
资
资
金
金
金
金
金
结算资金
上缴税金 分配利润
21
接受 负债 投资
对象与要素
会计学基础PPt
2020/8/4
本课程教学要求
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 考试要求
要求
2
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
教材
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 [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参考资料 1.吴水澎.会计学原理[M].厦 门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小平,徐泓.初级会计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3.李海波,蒋瑛.新编会计学 原理——基础会计(第17版) [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 4.占豪微信、博客
7
涵义和职能
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和职能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般了解)
会计是为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 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会计产生的前提条 件,它使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 为一种专门职能。
8
涵义和职能
会计的演变
簿记时代
产业经济
信息与 知识经济
古代 封建社会的会计,以会计专职人员的 会计 出现和官厅会计机构的产生为标志
法律主体
13
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时间内按 预定的方针、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的
基础上,为资产计价和收益
确认问题提供基础。
如:资产计价(资产的历史成本计
价)、固定资产折旧、收入与费用
的确认等,均建立在此基础上。
14
核算的基本前提
三、会计分期
近代 15世纪以后的会计,以借贷记账法的
会计
产生及应用为标志
现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以管理会
会计
计的形成及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为标志
9
二、会计的涵义
涵义和职能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一系列 的专门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 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综合地核算和 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