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暑期规划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暑期规划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暑期规划
历史学考研专业课暑期规划
第一、暑期阶段复习一定要有明确的复习计划以及复习目标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或者说已经到来,对于埋头考研苦战的考生来说,很容易陷入心浮气躁的状态。

而且整个暑期的时间都可以完全自行支配,很多学生都容易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

只有对整个暑期复习有个系统的规划,才可能有效的利用这两个月的大片时间,有效提高自身水平,不会白白浪费掉这个黄金阶段。

第二、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进行全面复习
历史学专业课内容繁多,且知识点多以记忆为主,阶段性的回顾自测就成为巩固基础的一个非常必要的环节。

在7月份开始复习之前,拿出2-3天的时间对之前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总结,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查缺补漏,另一方面,把有所生疏的知识点着重记下来,便于以后第二阶段的复习更有侧重点。

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很多考生喜欢集中时间段针对某一科进行冲刺,各个击破,这种复习方法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太好。

连续数天只看中国史或者世界史,意味着复习周期延长,很容易出现记住后边忘了前边的现象,一轮四科复习下来只有最后一科的最后一部分记住了,这种复习效率极低,不要说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就连牢固程度都是个问题。

将世界史与中国史交叉起来复习,将两者联系起来,对同一时代的历史时间进行对照比较,更有助于记忆,深化理解。

这样每门科目的复习周期相对较短,且记忆效果更牢靠,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也更深。

第三、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第四、以大纲为基础,关注考前信息
考研的任何试题都以考试大纲为出发点,在此专业课考研辅导专家们提醒广大2012年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考试大纲,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包括教材、参考书、真题、笔记
讲义等,了解当前的考研形势。

另外,许多学校从8月份开始陆续发布新的招生简章,如果此前你还没有决定具体方向,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尽早选定一个方向了。

同时,一定要注意所报考的学校在招生、院系专业设置等方面较往
年是否有所调整。

如果有变化,复习计划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总之,暑期阶段的复习是提高整个备考阶段复习水平的黄金时期,千万不要抱着复习时间有的是的心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不要过
于紧张把弦绷得太紧,照着复习计划来,调整自己至备战状态即可。

一、首轮复习梳理脉络
历史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其中,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也会体现在以上各个部分之中。

万学海文辅导专家建议考生,以上每一部份内容都要选择两本以上
的参考书来看。

由于历史学科要求记忆量较大,很多知识是需要大
家记忆的,所以大家在暑期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梳理好知识
点脉络,为第二轮的复习巩固和第三轮的强化巩固打下基础。

二、选择使用好参考书
由于大纲并没有指定考试参考书目,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尽量选择一套与考试联系紧密的参考书。

参考书最好选择一些大家在
平时学习过程中经常用的,而且被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教材。

这样的历史教材多出自史学大家或同一个高校教师组成的团队之手,几经修订,错误极少,观点统一,有助于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朱绍候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中华书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何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世界史:
《世界史》(六卷本)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拓展书目: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
《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使用参考书的时候,由于每一个版本的历史参考书,它都有一个自己的脉络体系,所以大家在构建整体知识脉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融会贯通。

三、做好计划全面复习
选择好一套参考书后,先要看一下书的前言部分。

通常在前言部分里,作者会对整本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这些介绍虽然不是非常的详细,但却是这本书的精华和最好的总结。

通过前言中作者的介绍,会使考生自己对这套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对作者的一些观点也会有所了解,有助于考生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

其次做一个小的计划,一天看几章或一天看几节,按着自己的计划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自己认为重要
的内容要作上标记,比如:经济改革和政治变法就相对重要一些,
可以做读书笔记,不一定要写几千字,几百甚至几十个字就可以。

全面复习切忌图快,一定要稳扎稳打。

这一阶段是整个历史复习的
基础,是以后继续学习提高的保障。

四、抓住线索做好总结
在全面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写每一章时都会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中国史中每一时期都会按着其兴盛的原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对外政策、衰落原因等进行介绍。

世界史中
对各国的政治(宗教)改革、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外交政策和实力
变化等介绍得最为详细。

所以,万学海文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要学会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去总结,进而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构架起系统的知
识点网络,为知识点的永久性记忆打下基础。

1.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

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

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
中国古代史,应以时间为线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
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
重要专题。

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题史的
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
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2.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3.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

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行回忆。

你可以随时在空
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
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

整个
古代史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
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
很高的境界,整个历史将转化为你自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

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4.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

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
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

如农业生产工具
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

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

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
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5.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续性。

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

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史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

尽量
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古代史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
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

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
期延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
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同时交叉
复习(最好古代与古代对应,近现代与近现代对应),可以将两者互
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可以联系起来记忆。

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
世界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