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种子处理及育苗的原理与技术2017

作物种子处理及育苗的原理与技术2017


操作流程
制板 播前10天精做秧板,宽1.4-1.5米,厢沟宽 20—30cm,围沟宽30—40cm,深50cm。带薄 水平整,完成后排水晾板沉实。播前2天铲高补低、 填平裂缝与拍实。达到“实、平、光、直”。
• 施肥 在制板时先下苗床肥,每15平米1公斤复 合肥,入土3-5cm, 拌合均匀再平整备用。 • 苗床浇水 沟灌方式使床土吸足水分,播种前排 干。 • 摆盘、撒土(或加塘泥) 将秧盘边缘相互重叠、 整齐摆放于秧床上,均匀撒入营养土于盘深的 4/5(2/3)处。
机插秧的壮秧标准
秧龄15-20天,苗高12—17cm,秧苗密度每平方
厘米成苗1-1.5株。秧苗整齐一致,假茎粗壮,青 秀无病,无黑根枯叶。秧苗碳氮比适当,叶片挺 拔有弹性,根点多。移栽后发根力强、抗逆性强, 扎根活棵快,早发性好。
水稻基质大棚育秧技术
基质育秧是改普通营养土为符合秧苗生长需求, NPK、杀菌剂、pH适中的人工基质。具有出苗 更快更整齐、秧苗素质更高的特点。 方法:铺盘:同前;装盘:加料刮平保持22.5cm厚;播种:每盘80-120g,均匀; 盖种: 均匀加盖基质,厚0.5cm;浇水:慢喷撒,浇透 ; 覆盖:用地膜或无纺布覆盖秧盘 表面,保温、保 湿。 大棚保温育苗,先经暗化催芽处理,再置育秧架
质和病虫为害等。
二、实验内容和操作
2.1 出苗率
第一完全叶出现时,调查观察点出苗总数,求算
出苗率。
出苗数 出苗率(%)= 100 观察点内种子数 发芽率
2.2 成秧率
插秧前1-2天,调查点内的总苗数和缩脚苗(苗高 不足正常苗的一半者)的数量,求算成秧率。
总苗数 缩脚苗 成秧率(%)= 100 观察点内种子数 发芽率
二、实验内容和操作
2.1 常规水田湿润育秧/除草剂使用
将浸种催芽达到标准的种芽,按要求
的播种量均匀撒播于平整的水田秧床厢面,
前期采用湿润管理、中后期浅水管理的育
秧方式。出苗状况来自秧床整理标准移栽前秧苗
2.2旱地育秧/“旱育保姆”包衣抛栽技术 (1)选择好秧田。苗床靠近大田以方便运 秧。培肥旱育秧床,要求土质砂粘适中, 以利秧苗根部形成符合抛栽的泥球和有利 于起秧。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秧苗大棚
麻纤维淀粉膜基质育秧技术
除保持基质育秧的优点外,还具有进一步提高秧 苗素质,明显改善盘根效果、提高机插质量、降 低损苗率的作用。
方法:基本方法同基质法、不同处在于装基质前
先在秧盘中垫好麻纤维淀粉膜
温室棚架培育中为了防止营养淋失及改善
灭菌效果,可在垫纤维膜前先垫一层微膜
秧田管理
• 揭膜炼苗 齐苗后,秧苗至1叶1心时可揭膜炼苗(晴天傍 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温度低于 12℃推迟揭。揭膜时 • 水分管理 1叶1心前半沟水,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 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揭膜当天补足水;2-3叶期灌跑 马水、日灌夜排;移栽前2-3天排水控湿炼苗,促进秧苗 盘根、增加秧块拉力,便于卷秧机插。 • 追施断奶肥 1叶1心期,亩用尿素5公斤兑水500公斤傍晚 均匀洒施(肥土可不施)。 • 做好病虫草害防治 2叶期防蓟马和稻象甲等,及时拔除杂 草。 • 施好起身肥 移栽前3-4天,视苗势施用起身肥,亩用尿素 4-5公斤兑水500公斤傍晚洒施。栽前1-2天搞好病虫防治。
(1)机插秧普通育秧技术 床土准备 选择肥沃无残渣杂草、无污染壤土
或肥菜园土做床土。床土用量每亩100公斤营养土、25公斤普通盖籽 土。无菜园土的床土培肥及准备冬季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和
45%复合肥30公斤,2-3遍旋耕,堆积熟化。每100公斤过筛细土加
0.5-0.8公斤壮秧剂备用。每盘3-4kg土加壮秧剂30g。壮秧剂作用: 对旱地土壤的培肥、壮苗、防病。
2.2旱地育秧/“旱育保姆”包衣抛栽技术 (2)铺好编织袋、秧床浇足水分。在整好 的秧床表面铺上编织布,拉紧、拉平、紧 贴地面。向秧床里浇足水分。使苗床10cm 以内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这是减少 秧床前期管理的关键。 (3)在编织布上铺肥泥或肥沃的基质。在 编织布上铺上厚2cm左右的肥泥、泥浆或土 壤比例适中的肥沃基质,均匀摊平待播种。
作物种子处理及育苗 的原理与技术 综合大实验
2014级农学、植科专业 2017年春
实验一、水稻种子处理及浸种催芽技术
实验二、水稻育秧技术 实验三、水稻秧苗素质考察方法
实验四、基质穴盘育苗技术
实验十六 、 植物生长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实验一、水稻种子处理及浸种催芽技术
一、实验目的
系统学习水稻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的基 本原理与技术,掌握水稻浸种催芽技术过程 的设计、考察和总结分析的方法。
2.2旱地育秧/“旱育保姆”包衣抛栽技术 (4)应用旱育保姆包衣稻种。
2.2旱地育秧/“旱育保姆”包衣抛栽技术 (5)均匀盖种。湿润育秧要压种入泥,旱 育秧用过筛肥土将谷种盖严即可。 (6)化学除草。
2.2旱地育秧/“旱育保姆”包衣抛栽技术 (7)播后管理。
1叶1心期期前保温保湿促进齐苗 1叶1心至3叶期前苗床以湿润为主 3叶期后以干为主、适当控水
石灰水浸种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接触而在水中形成碳酸钙结晶 薄膜,隔绝了空气,从而使种子上吸水萌发的病 菌得不到空气而闷死。 • 将50千克水加入0.5千克生石灰
• 水面应高出种子17~20厘米
• 在浸种过程中,注意不要搅动
• 浸种时间因气温不同而有异
杀菌剂浸种
• • • • • • • 强氯精300倍液 1:500~1000倍的401稀释液 福尔马林:0.5千克加水25千克配成50倍稀释液 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配成500倍液 多功能专用浸种剂 25-45%咪鲜胺3000~5000倍药液、以种子/药液比 为1:1.5的比例浸种8-60小时/具有杀菌和促进发 芽的作用 多效唑或烯效唑浸种
2.3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
水稻浸种技术
• 常规籼稻10~15℃时需70h左右;
20℃时需45h左右;
25~30℃时需20h左右; • 常规粳稻比籼长5~7h; • 杂交稻种在一般条件仅需8~15h即可正常发芽。
2.3 水稻浸种催芽技术
水稻浸种技术原理与技术
稻种吸水速度测定:称取10g干稻种装入纱网 袋,在25℃水温条件下分别于1、3、5、10、15、 25、35、45h。。。。称重,至不增重为止,考察 各时段稻种的吸水率动态变化。
二、实验内容和操作
2.1 水稻种子处理原理
激活、杀菌、幼苗生长调控
2.2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晒种
播种催芽前晒种1~3天,厚度适中、防曝晒,操 作得当、防损伤。
温汤浸种
冷水-24h;40~45℃温水-5min,54℃温水10min,15℃至吸水饱和。 可杀死稻瘟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病菌。
2.3 分蘖株率
调查观察点内总苗数和带分蘖的株数,求算分蘖 株率。必要时,还可计算带不同分蘖个数的分蘖 株率。如带1、2、3……蘖株率等。可换算单株 带蘖数。
带分蘖的株数 分蘖株率(%)= 100 样点内总苗数
2.4 每平米秧田总苗数
准确测定净秧田面积(平方米),并于插秧前1-2 天内统计样点内有效苗数,计算每平方米有效苗 平均值,再按下式计算每亩秧田有效苗。
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技术
采用专用抛栽秧盘,营养土及其它管理同机插秧 的育秧方式。育秧秧盘有308、486、561和625 孔等多种规格,秧盘的选用与秧龄长短直接相关, 秧龄愈长、要求秧盘孔数愈少。
实验二
作业
•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不育秧方式的操作,观察记载
各处理全过程相关数据。
• 分析比较水稻不同育秧处理方法对成秧率和秧苗
三浸三滤法催芽
适于迟播中稻和晚稻类型的杂交稻种子。将 杂交稻种子入纱网袋中,入25℃左右的水中浸泡 14h,洗净捞出滤干水、通气保温10h,干湿循环, 直至根芽整齐后播种。咪鲜胺药水浸种 用于杂交稻种子
深水发芽观察
将破胸稻种15粒,置于水温30℃、水深5㎝的 小烧杯中,并放入30℃温室中处理5天取样考察结 果,测量根长、芽长,计算根/芽比值,与种堆发 芽、纸袋发芽对比、说明原因。
素质的影响。
实验三、水稻秧苗素质考察方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水稻秧苗素质考察的方法,熟练
掌握水稻秧苗素质考察的各项指标标准及
其与培育管理条件的关系。
“秧好一半谷”,水稻秧苗素质的优劣对最终 稻谷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秧苗素质 的好坏除与种子质量和浸种催芽质量有关外, 秧苗生长环境、主要是培育管理条件与秧苗素 质好坏直接相关,这些条件包括温度、水分、 土壤(或培育基质)、营养元素、生长调节物
2.2旱地育秧/“旱育保姆”包衣抛栽技术 (8)病虫防治。与常规育秧基本相同。 (9)拔秧。
培育叶蘖 同伸关系壮秧
n-3
抛寄第二段育秧
立枯病
2.3 毯式机插秧壮苗培育技术
技术工艺流程
预备营养土
预备营养土
机械播种车间
大棚育苗
规范大棚
大棚育苗
播种量差异
正常苗
绵腐病
立枯病
缺水症
机插秧普通育秧技术
浇水、播种(催芽) 喷壶补水至营养土饱和后均匀落谷 (先播60—70%、后用30-40%补稀),做到无大于1平方 厘米的空隙,四边、四角均匀。
盖籽、铺膜或盖草 落谷后均匀撒盖籽土(切忌用壮秧剂 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不见干盖籽土,后铺膜密 封 、覆草保温或防高温灼伤(覆草厚以见黄豆光斑为宜)
秧田有效苗数(万/hm2)=
样点内有效苗平均值 10000 2 样点净秧田面积m
注意种子样本标准!
5cm
实验一
作业
• 系统观察记载种子处理、浸种催芽过程各
项数据。
• 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稻种及不同温度条件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