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基本情况评价(样例)2

研究性学习基本情况评价(样例)2

主要内容
摘要
(300字左右)
正文:
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不得少于4000字左右
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你自己。

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请珍惜您最幼小的朋友。

保护动物,你我的职责。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动物从我们身边做起.
世界是平等的,请爱护动物. 没有爱就没有美好.-----
请爱护动物
关于保护濒临动物的认识
,看着鸟儿在天空飞翔,看着鱼儿在水中遨游。

也许你会认为世界上的动物很多吧!但你是否知道,现在的动物不仅不多,而且有的动物已经很稀少,甚至某些动物已经灭绝。

根据生物学家估计,几千年来被人类捕杀以致绝种的动物至少有数百种以上。

如此一来,那世界上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挽救的话,那么将来世界上的动物就只有我们人类自己了!大熊猫大熊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其祖先以食肉为主,现在则以吃竹类植物为主。

大熊猫性情温顺、行动迟缓、独居不合群。

它们生活在高山的竹林里,正面临着绝种的危险。

目前仍存活的大熊猫不足1000只,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就上述事实,人类是否将动物当朋友看待呢?人人都在为保护动物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偏偏有那么一部分人,利令智昏,疯狂地捕杀野生动物。

难道我们对动物做出的“承诺”失效了吗?难道我们都不去想想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不要再不择手段地伤害危在旦夕的野生动物了,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保护野生动物是公民的义务,因为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公共财产的一部分。

另外,野生动物资源是自然资源,有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效益,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讲,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站在生物世界顶端的人类,无节制地拥有许多生物的生杀大权。

然而,在疯狂攫取资源,发展人类自身的同时,竟在有意无意间滥用着握在强者手中的权利……物种的命运,不再是自然选择,而竟是“物竞人择”。

可无论多么超群,在自然选择之路上蹒跚向前,终于走向地球生物王座的人类,终究不能超然于自然的法则之外,它在“选择”着各种生物的同时,也影响着微妙的自然平衡,影响着自然给人类安排的道路。

保护动物,是我们人人都要做到的,许多人任意去猎杀动物,虽然现在的人都说要保护动物,但是还有很多顽固的人不听,继续猎杀动物,人类拿动物来观赏、卖钱,用兽皮做大衣……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一只动物,却遭到了人类的猎杀,你会怎么想,你愿意吗,你愿意被猎杀吗?你绝对不愿意,有些人说:“我又不是动物。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动物们会怎么想吗?现在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动物会甘心吗?不,不会,永远不会。

它们不愿意死在人类手里。

它们愿意被你们猎杀吗?不,它们有一千个不
愿意,一万个不愿意,一亿个不愿意……
从调查问卷中发现的问题残害动物不是目的,只是过程。

而其根源就是人类的贪欲。

人类的贪欲是造物主的败笔。

包括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娱乐等等。

虐待动物算残害,其实养殖动物也是残害吧——因为最终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残害动物不是目的,现在改革开放后很多人被就业压力和物质冲击的没有了方向和目标,先前所受的教育和树立的对社会的认知全部不一样了,可能有些人心里就开始有了扭曲,因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对社会的愤恨集中起来,于是,人性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濒临灭绝的动物
紫貂,貂熊,虎,雪豹,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野牦牛,普氏原羚,高鼻羚羊,北山羊,河狸,白鹳,黑鹳,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鹫,黑颈鹤,白鹤,大鸨,小鸨,波斑鸨,爬行类:四爪陆龟,新疆大头鱼,白鳍豚,扬子鳄,大熊猫,朱寰,川黔金丝猴,长臂猿,东北虎,华南虎等. 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白令海峡的史德拉海牛于1768年灭绝;
恐鸟于1800年以后灭绝;白足澳洲林鼠于十九世纪初灭绝;
西非狮于1865年灭绝;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亡;南非拟斑马于1878年绝迹;
美国缅因洲海鼬于1880年灭亡;牙买加仓鼠于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于1882年灭亡;斑驴于1883年灭绝;
澳洲小兔猼于1890年灭绝;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于1900年灭绝;澳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于1903年灭绝;纹兔袋鼠(澳洲大陆)于1906年灭绝;
亚洲狮于1908年灭绝;西袋狸于1910年灭绝;
东袋狸于1940年灭绝;北美白狼于1911年灭绝;
基奈山狼于1915年灭绝;佛罗里达黑狼于1917年灭绝;
马里恩象龟于1918年灭绝;堪查加棕熊于1920年灭绝;
新墨西哥狼于1920年灭绝;中国犀牛于1922年灭绝;
澳豚足袋狸于1926年灭绝;澳花袋鼠于1927年灭绝;
澳巨兔袋狸于1930年灭绝;北美旅鸽于1930年灭绝(数十亿只不到一个世纪时间绝种);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于1930年灭绝;澳洲塔斯马尼亚狼于1933年灭绝;澳洲袋狼于1934年灭绝;塔斯曼尼亚虎于1936年灭绝;
巴厘虎于1937年灭绝;巴基斯坦沙猫于1940年灭绝;
大海雀于1944年灭绝;亚洲猎豹于1948年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于1950年灭绝;中国豚鹿于1960年灭绝;
墨西哥灰熊于1964年灭绝;德克萨斯红狼于1970年灭绝;
台湾云豹于1972年灭绝;西亚虎于1980年灭绝;
爪哇虎于1980年灭绝;危地马拉䴙䴘于1987年灭绝;
加拿大黑足雪貂于90年代灭绝;亚欧水貂于20世纪末灭绝每种野生动物都有它们天然的栖息环境,保证着它们的生息繁衍,如果这种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动物的自然存续就面临危机,即使没有人捕食,也难以生存。

保护野生动物,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傅芸生说:“每年我们都会接到不少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电话,这说明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提高,但且不说那些蓄意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人,就是想保护的人认识也有待提高,比如人工投喂野生动物、人为建设野生动物园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态功能,这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保护观念,保护野生动物就应该让它们自由生活在天然栖息地中。


古朴国宝:大熊猫英文:Giant Panda 学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猫时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

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传说中,过去大熊猫是白色的,在一次动物葬礼上,为表达哀思,它们把煤灰涂在胳膊上,相互拥抱后,形成了延至后背的黑色,擦眼泪又染黑了眼眶…….这当然是杜撰,但大熊猫与许多动物一样,生存状况十分可悲,处在灭绝的边缘。

原因无非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使其退缩于山顶,呈孤岛化分布,食物与配偶资源贫乏,近亲繁殖严重、体质下降、抗病力弱。

目前总数仅仅1000只,被列为. 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物种”。

作为中国的“国宝”和“友谊使者”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选为
自己的会徽标志。

扬子鳄在陆地上遇到敌害或猎捕食物时,能纵跳抓捕,纵捕不到时,它那巨大的尾巴还可以猛烈横扫。

遗憾的是,扬子鳄虽长有看似尖锐锋利的牙齿,可却是槽生齿,这种牙齿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钳子一样把食物“夹住”然后囫囵吞咬下去。

所以当扬子鳄捕到较大的陆生动物时,不能把它们咬死,而是把它们拖入水中淹死;相反,当扬子鳄捕到较大水生动物时,又把它们抛上陆地,使猎物因缺氧而死。

在遇到大块食物不能吞咽的时候,扬子鳄往往用大嘴“夹”着食物在石头或树干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软或摔碎后再张口吞下,如还不行,它干脆把猎物丢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烂,等烂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

扬子鳄还有一个特殊的胃。

这只胃不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别好
仰鼻蓝面:金丝猴英名: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学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因滇金丝猴远居滇藏的雪山杉树林,数量仅千余只,黔金丝猴仅见于贵州梵净山,数量才700多只,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

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

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