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设计
(2)设计流速
——与设计流量和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污水平均流速。
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发生淤积的流速, 与污水中所含杂质有关;国外很多专家认为最小流 速为0.6-0.75m/s,我国根据试验结果和运行经验确 定最小流速为0.6m/s。 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破坏的流速, 与管道材料有关;金属管道的最大流速为10m/s, 非金属管道的最大流速为5m/s。
(4)最小设计坡度
(1)
(2)
(3)
——相应于最小设计流速的坡度为最小设计坡度,最 小设计坡度是保证不发生淤积时的坡度。
规定: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
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管径400mm 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15。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四、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温度与地层深度关系图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 污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有保温 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距离可以加大。
国外规范规定:污水管道最小埋深,应根据当 地的养护经验确定。无养护资料时,采用如下数值: 管径小于500mm,管底在冰冻线上0.3m;管径大于 500mm,为0.5m。
【例 1】 倒虹管进水井上游沟道中流量 qV=500 L/s,口径 D =1000 mm, 坡度 i=0.00062, 流速 v=0.78 m/s, 充满度 h/D =0.75,水面高程+0.75 m,沟底高程±0.00m。倒虹管出水 井下游沟道中的各水力学要素数值与上游沟道相同, 试设计 直管式倒虹管,并求下游沟道沟底高程。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
地面
管道的埋设深度有两个意义: 决定污水管道最小覆土厚度 的因素有哪些? 地面荷载 冰冻线的要求
管道
覆 土 厚 度 埋 设 深 度
满足街坊管连接要求
L Z1 Z2 h
H
Δ
街道污水管
出户管 连接支管 街坊污水管
H=h+iL+h1-h2+Δ h
式中:H——街道污水管网起点的最小埋深,m; h——街坊污水管起点的最小埋深,0.6~0.7m; h1——街道污水管起点检查井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 h2——街坊污水管起点检查井检查井处地面标高,m; i——街坊污水管和连接支管的坡度; L——街坊污水管和连接支管的总长度,m; Δ h——连接支管与街道污水管的管内底高差,m。
在特殊情况下,下游管段的管径小于上 游管段的管径(坡度突然变陡时,可能出 现这种情况),而不能采用管顶平接或水 面平接时,应采用管底平接以防下游沟 段的管底高于上游管段的沟底。 为了减少管道系统的埋深,虽然下游管 管管径大于上游沟管管径,有时也可采 用管底平接。
总之, 沟段的衔接是以尽量减少管道埋深
通常,同管径沟段往往是下游沟段的充 盈深大于上游沟段的允盈深,避免上游 沟段中形成回水而采用水面平接。
在平坦地区,为了减少沟道埋深,异管 径的沟段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或充满度 0.8处平接。
当异管径沟段采用沟顶平接而发现下游 沟段的水面高于上游沟段的水面时(这种 情况并不常见),应改用水面平接。
第一节 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第二节 水力学计算基本公式 第三节 水力学算图 第四节 主要设计参数 第五节 管段的衔接 第六节 管段水力学计算
沟道水流情况
重力流:沟道中水流动时,水上方是大气, 具有自由表面,而其它三个方向受到沟道 固体界面限制,这种水流方式叫重力流又 叫明渠流. 管流:沟道有时在水压力流动这时水流方 式叫管流又叫压力流.
h ——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起端的最小埋深,m;
i ——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和连接支管的坡度-
L——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和连接支管的总长度,m
h1 ——街沟窨井处地面高程,m;
h2 ——街区或厂区内的污水沟道起点窨井处地面高程,m。
管段的衔接
窨井上下游的管段在衔接时应遵循下述 原则: 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 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 尤其重要; ②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 积; ③不允许下游管段的沟底高于上游沟段 的沟底。
第一节 污水管渠水力设计原则
不溢流 不淤积 不冲刷沟壁 要注意通风
第二节
水力学计算基本公式
qv Av
1 v R I n
2 3 1 2
第 三 节
水 力 学 算 图
算图分类
不满流圆形管道
满流圆形管道 满流矩形管道
明渠流
管道的埋设深度和覆土厚度 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沟底的内壁到地面 的距离。
管段的衔接方法通常采用:
沟顶平接
水面平接 沟底平接(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采
用)
乘插式
企口式
平口式
§排水管道的基础
一、排水管道基础的组成
管道 管座 基础 垫层
地基
§2-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三、污水管道水力计算的设计规定
设计充满度(h/D) 设计流速(v) 最小管径(D) 最小设计坡度(i)
(3) 倒虹管数量 ① 越河道的倒虹管,一般敷设2条工作 管道; ② 过小河、旱沟和洼地时,可敷设1条 工作管道; ③ 过特殊重要构筑物(如地下铁道)时, 应敷设3工作管道,2条工作1条备用。 (4) 水平管的管顶距规划河底一般不小 于1m
水位差
v2 H iL 1.5 0.05(m) 2g
管道的埋设度对整个沟道系统的造价和 施工影响很大,沟道愈深,则造价愈贵, 施工期愈长。
所以,管道的埋设深度小些好,并有一 个最大限值,这个限值称做最大埋深。 沟道的最大埋深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指标 及施工方法决定。 在干燥土壤中,沟道最大
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在 多水、流沙、石灰岩地层
管道的覆土厚度是指沟顶的外壁到地面的距离 管沟道埋深小些好,但是,沟道的覆土厚度有
v2 H iL 1.5 2g
12 H 0.0014 50 1.5 0.146 ( m) 2 9.81
采用 0.2 m(相当于增加 0.054m),以改善倒虹管水力学条件。 下游沟底高程=0.75-0.20-0.75=-0.2(m)
【例 2】 已知最大流量为 510 L/s, 最小流量为 120 L/s, 倒虹管长为 100 m, 共 4 只 15°弯头,倒虹管上游管流速 1.0 m/s,下游管流速 1.24 m/s。求倒虹管 管径和倒虹管的全部水头损失。 解:(1) 考虑采用三条管径相同而平行敷设的倒虹管线,每条倒虹管的最 大流量为 510/3=170 L/s,查水力计算表得倒虹管管径 D=400 mm,水力坡度 i=0.0065,流速 v=1.37 m/s,此流速大于允许的最小流速 0.9 m/s,也大于上游 沟管流速 1.0 m/s。 (2) 在最小流量 120 L/s 时,只用一条倒虹管工作,此时查表得到流速为 1.0 m/s > 0.9 m/s。 (3) 倒虹管沿程水力损失值: iL=0.0065×100=0.65 m (4) 倒虹管全部水力损失值:H1=1.05×0.65=0.683 m (5) 倒虹管进、出水井水位差值:H=H1 + 0.10 = 0.683 + 0.10=0.783 m
***国内一些城市污水管道长期运行的情况说明, 超过上述最高限值,并未发生冲刷管道的现象。
(3)最小管径
1、为什么要规定最小管径?
街坊管最小管径为200mm,街道管最小管径为300mm。
2、什么叫不计算管段?
在管道起端由于流量较小,通过水力计算查得的管径 小于最小管径,对于这样的管段可不用再进行其他的水力 计算,而直接采用最小管径和相应的最小坡度,这样的管 段称为不计算管段。
下游管道的埋深,也有人建议在充满为
0.8处平接。
沟底平接是指在水力学计算中,要使上 游沟段和下游沟段的沟底内壁的高程相 同
在一般情况下,异管径沟段采用沟顶平 接。
有时,当上下游沟段管径相同而下游沟 段的充盈深小于上游沟段的充盈深时,
(由小坡度转入较陡的坡度时,可
能出现这种情况),也可采用沟顶平接。
为前提,而且在窨井处不应发生:
①下游管底高于上游管底。
②下游水位高于上游水位。
(1)设计充满度(h/D)
——指设计流量下,管道内的有效水深与管径的比值。
h/D =1时,满流
h D
h/D <1时,非满流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最大充满度为:
管径(D)或暗渠高(H) (mm) 最大充满度(h/D)
沟段设计步骤:
(1) 确定主要矛盾,定计算方略; (2) 查表格适合之管径、管坡 (A) 沟管口径一般不跳级增加; (B) 在地面坡度变陡处,沟道管径可以较上 游小1或2级。 (3) 决定衔接方式(从比较管坡和地坡入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计算沟底高程;
(5) 检验上下段水面高程; (6) 确定最佳计算数据组;
200~300 350~450 500~900 ≥1000
0.55 (0.60) 0.65 (0.70) 0.70 (0.75) 0.75 (0.80)
为什么要做最大设计充满度的规定?
1、预留一定的过水能力,防止水量变化的冲击, 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
2、有利于管道内的通风;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管理。
H——进水井和出水井间的水位高差; iL——沿程阻力损失; 1.5v2/2g ——进口、出口、转弯等局部阻力损失; 1.5 ——进口、出口、转弯等局部阻力系数; v ——倒虹管内污水流速,m/s; 0.05——进水井与出水井间的水位高差 H 应稍大于全部阻力损失值, 一般取 0.05~0.10m。 局部阻力损失也可按沿程阻力损失值的 5%~10%考虑。 当倒虹管长度大于 60 m 时,采用 5%;等于或小于 60 m 时,采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