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新课程解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解读

例:学过速度后的 STS 栏目 “速度与现代社会”
协和式飞机。它能在 20000 m 的高空以 2 倍声速飞 行。但是,它的能耗太大,飞行和维护的成本太高,加 之起飞和降落时的巨大噪声,以及安全隐患,所有的协 和式飞机于 2003 年 10 月已经全部退出运营。
近 30 年的 “协 和史” 引发人们深思: 有没有必要无限制地 追求 “高速度” ?
o t/s
图1-5-1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
在数学中,可以用方程来表示直角坐标系中的 一条直线。相似地,在物理学中,也可以用方程来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请 根据图1-5-1中的图象写出其方程。由此出发,想一 想,物体运动的速度在位移—时间图象中是通过什 么来体现的?
(体现了研究物理的思维方法;并传达给学生学习物 理方法与思路)
高中物理新课程
-- 教科书在课程中的角色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 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要求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 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要求
讨论与交流
纸带上的点与小车的位移和时间是如何对应的?怎样 将纸带上的点变成相关的数据?
注释:1、使学生懂得如何正确使用仪器; 2、培养观察能力,以及如何将直接信息与间接测 量的转换 3、培养收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P14
实验与探究
s/m
根据表1-5-1中的数 据,在图1-5-1的直角坐 标系中描点,观察各数据 点并思考怎样用一条线段 将各点联系起来,这条线 段是一条直线吗?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 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 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4、STS的观念渗透的要求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 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二、物理课程的特点
1. 明确提出并实施三维课程目标 2.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
2. 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提倡双主学习理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导师不同于教书匠)
三、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 对达到知识目标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做出 了要求
2. 对知识要求的阐述比较宽泛 3.以 “例” 和 “活动建议” 的形式对标准做进一步 描述 4. 学生实验的项目分布在各条标准中,同时有实验总体 要求 5. 对于教学、教科书编写、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都有建议
3.以 “例” 和 “活动建议” 的形式对标准做进一步描述
“例” 和 “活动建议” 不是必须执行 的
4. 学生实验的项目分布在各条标准中,同时 有实验总体要求
例如: (课标) ●12页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明显地要求 学生做实验 ●29页 “会测定凸透镜的焦距(选修2-3)” 明显地要求学生 做实验 ●12页活动建议中“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则不要求学生或教师一定做实验,但是建议 去做。 ●10页 “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总体要求” 例如:“尝试选择实验方法”、“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 “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 ……
1. 对达到知识目标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价值 观都做出了要求
除了前面的例子外,还有:
例:课标15页“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 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例:课标19页“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协调发展的 重要性发表自己的观点”(选修1-1)
2. 对知识要求的阐述比较宽泛
例如: 课标15页: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例 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 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 不刻意区分平抛和斜抛,强调的是科学方法。 (粤教版,平抛和斜抛物体运动都讲)
●课标8~9页明确地、可操作地阐述了三维课程目标。
●课标在各模块的具体要求中体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要求
例如:
12页“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体会实验 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 的重要性”
13页“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14页“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15页“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6页“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具有过 程与方法的双重意义)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不变吗?如果 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某位运动员百米的 成绩是 10.57 s,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在这段时间
的 v-t 图象的草图。 如果是没有受过熟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 v-t 图
象的形状可能有什么不同?
例: “说一说”--牛顿第三定律和“掰腕子” 鼓励质疑
ST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要体现在整个课程中
例:一道问答题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描述了什么物体的运动? 它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你对诗人关于 “榆堤”、“云 ”、“我” 的运动与静止的说法 有没有不同的认识?
例:学过 “用图象表示速度” 后的 “说一说”
例 运动学规律的教学
分为两章,第一章学描述运动所用的概念,第二章学 规律。
1. 第一章 第二节(p7 广东教育出版社)
实验与探究
1、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 其使用说明书。 2、如图1-2-6所示,将一 辆系有纸带的小车放置在斜 面上,放手后,用打点计时 器记录下小车的运动信息。
图1-2-6 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运动信息
倡导理性思维
物理:就 “物” 说 “理”
例: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例: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
太阳对行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 F ∝m/r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 ´∝M/r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F ∝Mm/r2 → F=GMm/r2
月-地检验
推广到万物
矮行

海王星、冥王星的预言和检验,其他检验
●学生学过科学课程之后将:
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看世界 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