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一及解析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一及解析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有人认为,年幼者会无意识地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产生了教育。

这种观点符合教育起源学说中的()。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2.下列教育家与其著作对应有误的是()。

A.洛克——《教育漫话》B.赫尔巴特——《教育学》C.夸美纽斯——《大教学论》D.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3.在东亚、非洲等经济落后国家里,虽然政府尽力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儿童仍然没有受到教育,义务教育全面化尚未实现。

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文化传统4.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就是促使儿童的各种天赋才能的种子得到和谐发展”。

这种教育目的的理论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辩证统一论5.在某欧洲国家,资产阶级子女和劳动人民子女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其中,劳动人民子女按规定只能接受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教育,阶级差距难以跨越。

这个国家采用的教育制度是()。

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6.了解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最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观察法D.教育行动研究7.某中学借助该地特有的醒狮、龙形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该校体育教研室教师集体开发了《醒狮表演》和《龙形拳》课程,并每年定期在校开展“我是小小传承人”的系列活动。

该课程属于()。

A.校本课程B.隐性课程C.显性课程D.地方课程8.在教写“看”这一汉字时,张老师做出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方眺望远方的动作,学生通过观看轻松地让学生记住“看”字分成“目”和变形的“手”两个部分。

张老师运用了()。

A.演示法B.讲授法C.读书指导法D.谈话法9.“我们对每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表示出对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方面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示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这体现的是德育原则中的()。

A.知行统一原则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C.疏导原则D.导向性原则10.小欧是班上的优等生,每每取得班级第一就会受到班主任的表扬和奖励,全班同学都特别羡慕和佩服他,从此大家都向小欧学习,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变好了。

班主任的做法体现了德育方法中的()。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11.世界各国都在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是因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A.效率低B.对教学设施要求较高C.忽视个别差异D.管理困难12.小明毕业后对语文老师说,“我永远也忘不了听您讲古诗词时的兴奋与感动之情”。

小明的这种记忆属于()。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13.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求初中学生记笔记,对于高中生要求记讲课过程中的要点,这说明学生()。

A.注意的广度接近成人B.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C.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D.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14.小韩的妈妈告诉他:“只要每周按时完成作业,周末就可以玩两小时游戏。

”这属于()。

A.负强化B.正强化C.惩罚D.消退15.小宁为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而努力学习。

根据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这属于()。

A.认知内驱力B.学习目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6.近期,小米为了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每天都在上课。

课后她会将当天学习的内容以做笔记的方式再整理一遍。

这说明小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监控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17.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属于()的观点。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18.儿童在某一时期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会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扶起来,并且摸着椅子自言自语:“不痛不痛,伤口快好”;打碎了杯子,会可怜兮兮的问妈妈:“妈妈,杯子死掉了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更可能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9.小洪原本非常喜欢自己的班主任,然而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用她喜欢的明星的负面影响举了例子,小洪非常生气,此后一反常态,开始在周记本中辱骂班主任,甚至告诉父母只要是这个班主任带她就不去上学。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小洪的情绪具有的特点()。

A.冲动性B.两极性C.外露性D.持久性20.临近中考的茜茜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每当遇到考试就发挥失常,她自己也说在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会感到紧张,考完试后也久久不能放松下来。

茜茜的这种情况属于()。

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网络成瘾21.某中学刘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经常发自内心表扬他们。

正是受到刘老师的鼓励与赞扬,学生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学生的变化体现的是()。

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刻板效应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一个国家的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定是同步的。

()2.教学过程具有简捷性()3.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容量很大。

()4.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不管学习任务的性质如何,学习动机水平都是一样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简述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3.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4.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

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

”教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

”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

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于是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

问题:(1)请分析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2)该原则的贯彻要求有哪些?2.某省级示范中学初三学生吴某,从小就是老师们喜欢的听话的乖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初一到初二两年中多次考试成绩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

进入初三时,班主任老师找吴某谈话,告诉他老师们都一致看好他,认为他有冲击中考状元的实力,希望他继续努力,不要辜负老师们对他的期望,为学校争光。

吴某听后也暗下决心,要去搏一搏。

随后的日子里,吴某每天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做的题目越来越多。

一段时间后,吴某出现了食欲减退、失眠等反应,学习成绩反而下降。

问题:(1)运用学习动机相关原理,分析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存在的问题。

(2)你认为激励吴某学习的正确做法有哪些?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模拟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有:(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其中,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

题干中,年幼者会无意识地对年长者的行为进行模仿,即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符合教育起源学说中的心理起源说。

C项正确。

A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中国南宋理学家朱熹,且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沛西·能。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有米丁斯基、凯洛夫。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考点】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巴特的观点。

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

B项对应错误。

本题为非选题。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B【考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指,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等物质条件作保证。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的人才。

如果教育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经济发展将因人才欠缺而受到影响;如果教育发展超过了生产力的承受能力,占用过多的人力、财力,则会阻碍经济发展。

题干中,东亚、非洲等经济落后国家里,虽然政府尽力普及义务教育,但是很多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儿童仍然没有得到教育,义务教育全面化尚未实现,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了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

B项正确。

A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的管理体制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教育投入,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人口的质量影响着教育的质量。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育内容,同时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考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理论【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教育目的的理论主要包括宗教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和辩证统一论。

其中,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包括:(1)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2)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