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封府管理制度研究
g e n e r o u s , p l a i n , s i mp l e . h o l e s t , c r e d i b l e a n d c a r e f u l rt r m a r a , g r a , p i r g t y p i c a l c a s e s w a s t h e i r m a n a g i n g w a y s .
b a n s . T h o s e o f 6 c e s i n c l u d e d Q 1 A N l - O N 0 0 0 N G. T I N G S H I , Z U O Y O UT I N G, S H I Y U A N, S I l - U S 1 1 , L I U C A O, Z U OY O U I U N X UN A N.
年八月, “ 真宗 以皇太 子为判 开封府” ; 宣和七年
说, “ 潜龙故迹, 至今存焉’ 心 〕 灌叭们 足见潜龙宫
在宋哲宗元佑六年( 1 0 9 1 ) 开封府遭火灾之前仍为
府治的一重要建筑。
2 . 权知开封府与厅事
北宋开封府的长官, “ 尹m, 则置权知开封府 事 一人, 以少卿 以上充, 兼 功德事及 敬 内劝 农
参军事八员” 0 C a l ( a - t . , 改制后, 仅六曹以上就比
过去增要官 H 员。自此 , 北宋地方统治体制也变
为 “ 府 分 六 曹 , 县 分 六 案 ” F , ] ( , 一 , 一 。
者, 真宗为开封府尹时麟舍也’ > [ 6 7 ( # - n h , 也就是
说, 真宗昔 日尹开封府时治事、 居住的廊舍, 即潜 龙宫的前身。 元佑七年( 1 0 9 2 ) , 礼部侍郎范祖禹曾
军事或经济较为重要 的城市 , 一般均设府进行统
存a l l 定都洛阳, 开封府被改降为泞州。 公元 9 3 6 年 H 月, 石敬塘建立后晋, 定都开封, 汁州再次被改 升为开封府。后汉、 后周两朝均定都开封, 开封府 一直作为京府而存在。 北宋王朝建立后, 开封府进 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 二) 北宋开封府的组织结构及其官衙 北宋开封府的组织结构, 以徽宗崇 宁三年 ( 1 1 0 4 ) 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北宋前期, 开封府设官 主要有牧、 尹、 权知开封府、 推官、 判官、 司录参军、 六曹参军、 左右军巡使、 左右军巡判官、 勾当左右 厢公事等。官衙主要有潜龙宫、 厅事、 左右厅, 使 院、 司录司( 也称府院) 、 六曹( u p 功、 仓、 户、 兵、 法、 士) 、 左右军巡院、 勾当左右厢公事所等。崇宁三
北宋开封府的设置与组织结构 ( 一) 4 t 宋开封府的设置
中国古代行政区性质的府制创建于唐朝。隋 以前, 我 国封建社会 的地方行政体制 中尚没有
“ 府” 的名称, “ 其以京郡名府者自 唐始+ a U 1 唐初,
京都长安所在地本为雍州, 开元元年( ( 7 1 3 ) 改雍州 为京兆府, 陪都洛州改为河南府, 并州改为太原 府。唐代的西京京兆府与东都河南府、 北都太原 府, 合称“ 三京府” , 或称“ 三都府” 。 此后, 皇帝曾驻 踞或政治经济地位重要之州, 也建立府制。 唐代地 方行政区府制的建立,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 府的建制基本上承袭唐制。 宋朝凡
万方数据
・1 2 9・
年, 宋徽宗根据蔡京的建议, 对开封府的组织结构 进行 了更改 : “ 罢权知府 , 置牧一员、 尹 一 员, 专总 府事; 少尹二员, 分左右, 贰府之政事” ; “ 以士、 户、 仪、 兵、 刑、 工为六曹次序, 司录二员, 六曹各二员,
记载说: “ 开封尹大厅 自周起侍郎奏真宗云, ‘ 陛下 昔 日居此, 臣不敢坐’ , 自尔遂空, 不复居。 ” 这条史 料明确地告诉我们, 真宗昔 日为开封府尹时治事、 居住过的廖舍, 就是其即帝位以前的开封府尹大 厅, 真宗即帝位后, 因知府无敢坐此处理政事者, 遂空之。嘉箱年间, 宋仁宗令“ 修潜龙宫。 潜龙宫
尹与潜龙官 1开封牧、 北宋前期, 开封府牧、 尹“ 不常置” , “ 惟亲王乃
除尹, 余但为权知府事” 川北宋有四位亲王任过
开封府尹: 建隆二年( 9 6 1 ) 七月, 太宗赵光义以晋 王为开封府尹; 太平兴 国元年( 9 7 6 ) 十月, 赵廷美 以齐王( 后封秦王) 为开封府尹; 雍熙二年( 9 8 5 ) 十 月, 赵元f A l 以陈王为开封府尹; 淳化五年〔 9 9 4 ) 九 月, 真宗赵恒 以寿工( 曾封襄王 , 后改为寿王) 为开 封府尹。自宋太宗至道元年( 9 9 5 ) 以后, 皇太子任 开封府长官者, 称“ 判开封府事’ , 或“ 牧” 。 如至道元
J I A Y u - y i n g Z H A O We n - d o n g
( C . 1 1 ' g r了H i v n r y 衣C . 1 1 - e , H e a - U a i v e r r r t y . K a i j . n g . “ 。 , 。 。 。 4 7 5 0 0 1 . C h i n a )
治。 顾炎武曾评价说: “ 唐制, 京郡乃称府 ; 至宋, 则
潜藩之地皆升为府。 ’ 心 习 纪陶等人也曾评价说: “ 至 宋, 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 而府之名遂众。 D 〕 北宋
开封府为当时全国府中之冠, 号称“ 天府” 。 开封设府的历史始于五代后梁。公元 9 0 7 年 4 月, 朱全忠废掉唐哀宗, 建立后梁, 定都开封 , 把 汁州改升为开封府。公元 9 2 3 年1 2 月, 唐庄宗李
e t c . . T h e p r e f e c t u r e g o v e r n o r s h a d b e e n o v e r b u r d e n e d w i t h c o m p l e x p u b l i c a f f a i r a n d i n c l i n e d t o o f f e r e d r e l a t i v e s o f t h e i m p e r i a l c l a n . T h e w e l l - k n o w n p r e f e c t u r e g o v e r n o r s s u c h a s B : m C h e n g , F a n Z h a n g y o n a n d O u Y a n g a i u , e t e , w e r e r e s o l u t e . e f f i c i e m, a u s h a * ; t a u v e b e ,
[ 中图分类号]K 2 4 4 〔 文欲标识码]A [ 文章编号〕0 5 8 3 - 0 2 1 4 ( 2 0 0 )0 1 6 - 0 1 2 8 - 0 7
A S t u d y o f t h e A d mi n i s t r a t i v e S y s t e m o f K a i f e n g P r e f e c t u r e i n t h e N o r t h e r n S o n g D y n a s t y
.1 2 8・
史 ・ 城市史研究 ・
学
月
刊
2 0 0 1 年
第 6期
北宋开封府管理制度研究
贾玉英’ 赵 文东“
( ) . 2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 7 5 0 0 1 )
〔 关 傲词] 北宋开封府; 组织结构; 官衙 职能; 管理方式
〔 摘 要〕北宋开封府为当时府中之冠, 太宗、 典宗均任过府尹; 其潜龙宫、 厅小、 左右厅、 使院、 司录司、 六 曹、 左右军巡院等机构与官衙 , 别具特色; 开封知府政务“ 日 不下数千’ ‘ , 紫杂且易得罪皇亲国戚; 包拯、 范仲淹, 欧阳修等著名知府的果断高效、 宽平简明、 诚信、 认真强记及抓典型等管理方式, 是宋代行政f . 理制度之梢华。
在北宋历史上 , 东京开封是政治经济文化最 发达的地区, “ 八荒争凑 , 万国咸通” 。在开封的封 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 , 北宋是最灿烂辉煌 的时期 。 对宋代开封府的研究 , 学术界虽 已有论著 , 但有些 问题仍有待于深人研究 。本文拟就北宋开封府的
组 织结 构 、 主要 职 能 、 管 理 方 式等 问题作 些探 讨 。
按照宋朝制度, “ 尹有品秩” 。太宗至道元年 ( 9 9 5 ) , 真宗立为皇太了, 仍兼领开封府尹, 有臣僚
提 出, “ 尹有品秩 , 非皇太子所 宜兼领” , 所 以太宗
制, “ 以 资 浅, 皆 号 权 发 遣 ” 川 。
使心〕 。 按照宋代的制度, 凡命开封府知府, “ 必带
权字, 以翰林为之, 翰林学士及杂学士; 若待制, 则 权发遣而已 [ 8 1 顾炎武认为, 宋代开封府的知府 必带“ 权” 字, 是“ 以避京尹之名也’ ' [ l f ; 若职为待
( 1 1 2 5 ) 十一月, “ 钦宗以皇太子为开封牧" [ s 3 ( 0 = 1
K e y Wo r d s : K a i f e n g p r e f e c t u r e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 g o v e r n m e n t o f f i c e I f u n c t i o n , a d m i n i s r t a t i v e m o d e A b s t r a c t : K a i f eg p r e f e c ur t e w a s t h e c a p i t a l c i t y o f t h e N o r t h e r n S o n g D y n a s t y - d t h e m o o i m p o r t a n t p r e f e c t u r e a m o n g o t h e r s . B o t h o f t h e E m p e r o r T a i Z o n g a n d Z h e n Z o n g h a d o n c e a c t e d a > p r e f e c t u r e g o v e r n o r s h e r e . S o . 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t h e i r d u d e s a n d a d m i n i s r t a t i v e m o d e s w e r e o f u n i q u e c h n r a c , e r i s d c s : A p p o i , i , c d o f f i c i a l s w e r e ; n c h a r g e o f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k e y o f f i c e s ' f u n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