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欣赏
表演特性
1、综合性(唱、念、做、打) 2、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3、程式性 用程式动作表现生活──生活动作的舞蹈化 4、虚拟性 对空间、对周边环境、对时间、对动作对象的虚拟
为什么学习戏剧?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
通过戏曲表演,能切身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情,人物命运的起浮 跌宕给自身带来丰富的体验。
在参与戏剧活动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同化。积极情 绪得到发展,消极情绪得到疏导,促进形成完美人格。
符合青年人的兴趣需要。
三、古老的时尚——戏曲艺术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的“角抵戏”。
角 抵 戏
像山 石东 之武 “氏 倒祠 立汉 ”画
•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 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 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 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 “参军戏”;
•宋代,出现了“宋杂剧”。
在中国古典戏曲中,众多的公案戏、家庭 伦理戏、爱情戏以及表现下层人民与达官贵 人、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剧目,都可以归于 正剧。在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中,正剧是一 种重要的体裁。如 《茶馆》《雍正王朝》、 《康熙王朝》、《汉武大帝》
(二)戏剧的艺术语言
1、戏剧冲突:就是很‘有故事’,超出了一般规律的故事;
埃斯库罗斯
2、喜剧: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
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 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 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 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如 《唐吉可德》《费加罗的婚礼》
《我爱我家》
基于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 讽刺喜剧、即兴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 剧和闹剧等样式。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 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 剧、喜剧、或滑稽剧。喜剧冲突的解决一 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 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净行:俗称花脸,可分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
• 正净
• 武净
• 副净
• 指扮相不俊俏的人物,但是并非专指品质上 • 的丑恶。既可以演阴险狡诈的人,也可以是 • 正直善良的形象。一般在鼻子处沟画一小块 • 白粉,所以叫“小花脸”。丑主要分“武丑”
和“文丑”两种。武丑是会武艺的丑角,又 叫“开口跳”这是因为要擅长念白和跳跃之 故。文丑是不会武艺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 笑的人物。年老诙谐的人物为“老丑”。 “彩旦”一般指扮相特别夸张的女性丑角。 如媒婆
(三)戏剧的审美特征
综合性:包括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
蹈等综合艺术。
戏剧性:通过角色冲突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 剧场性:舞台角色形
象。剧本、演员、观众、 剧场是戏剧艺术的四要 素。演员只有亲自表演 才能取得舞台艺术效果。
果戈理讽刺喜剧《钦差大臣》
同西方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起源是一个 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 式特殊,包括唱、念、做、打等因素(演员基
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拍摄戏曲小视频 要求: 1、表演一小段戏曲(三人或以上) 2、拍摄时胸前要有胸牌(名字学号班级),方 便老师分别打分。 3、作品拍摄成后,建一文件夹注明作品+班级+ 某某小组,然后发给学委,由学委统一拷到老 师办公电脑上。 4、下周五前交作业。
‘有戏’也就是故事中很曲折,带有戏剧性。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冲突。
2、戏剧动作 action of drama, 戏剧艺术基本表现手
段。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舞台动作。戏剧动作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它来 源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动作。有外在的,也有内心复杂的。
3、戏剧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
戏剧的产生
相传古代希腊的农民在收获葡 萄的时节,要举行歌舞狂欢活动, 把酒神狄俄尼索斯当作丰收之神加 以崇拜,称作“酒神颂”。
浮 雕 “ 酒 神 颂 ”
戏剧起源于民间歌舞和祭祀礼仪,至今 已有几千历史。
戏剧与歌舞有血缘关系。欧洲戏剧在形成和 发展进程中,歌舞成分逐步减少,而发展成以形体 动作和对话为基本手段的戏剧形式; 东方民族戏剧在形成和发展中,戏剧成分逐步 增强,但大量的歌舞成分却被保留下来,形成了以 歌舞抒情性与戏剧性并重的艺术特点。东西方戏剧 的这种区别,构成人类戏剧文化的两大支脉。
1、悲剧——戏剧之冠
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 西撕破给人看!() 通过毁灭的形式造成观众 心里的巨大震撼,使观众 在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 净化。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是从 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公元前456) 开始的。因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两 个,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增 加了戏剧因素,有了两个演员,就有 了真正的舞台交流,戏剧作为一种独 立的艺术样式至此成型。因此后人把 埃斯库罗斯称为“悲剧之父”。 英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性格悲剧《哈姆雷特》 命运悲剧《俄狄普斯王》 社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山伯与祝英台》《雷雨》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戏剧表演的三大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布莱希特体系 梅兰芳体系
(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左) 梅兰芳(右)
( )
德 布 莱 希 特
戏剧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中 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 演给活人看的综合艺术,具有直观性、过程 性和仪式性,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 特魅力。尤其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它一直 是人类文化生活中最有群众性和吸引力的重 要艺术门类。它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道 德面貌,以及政治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 是否具有戏剧艺术鉴赏力,往往是衡量一个 人是否有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 (如《屈原》)、现代剧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 《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 人》)、正剧(如《白毛女》) 5)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 剧、电视剧、电影等。
戏剧种类按作品大小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按题材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按 作品样式可分为三大剧,即悲剧、喜剧和正剧。
蓝花三块瓦脸,盗御马剧中的主角,此剧取材于施公案。 窦尔敦是连环套寨主,盗太尉梁九公由皇帝所赐御马——金 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 。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红整脸,华容道一剧中主角,京剧赤壁之战中的一折。 关羽攻打长沙,收黄盖、魏延同降刘备。
黄脸的典韦
典韦,陈留人。曹操名将。使一双铁戟,勇猛过人。曹操与张绣交战时,典韦 驻守曹操大寨,奋力迎敌,终因铁戟被盗,受围断而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 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 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看戏情景
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在这方面,它的 源头可以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中国戏剧中喜剧基因特别发达,而那种借 助语言、动作,诙谐笑谑、插科打诨的喜剧传 统,主要是来自古代的优人(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 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有歌、舞、 乐以及诙谐嘲笑等因素,也有杂技、武术和故 事表演的因素。
本功),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因而是多源的,寻 起“根”来,不像西方戏剧那么“单一”和明确。
讲的再深入一点,唱和念二者构成歌舞化戏曲 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 形体动作,打,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 构成另一大要素的“舞”。 戏曲的念白与唱互相补充、配合,也是表达人物 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它不同于日常说话,而 是经过加工了的艺术语言。
二、如何欣赏戏剧
戏剧文学欣赏有两大技巧: 其一善于领会巧妙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或表
现在人物与自然力量之间,或表现在人物与人物之间,或表 现在人物与社会力量之间,或表现为人物内心世界中的两种 矛盾力量之间的斗争;
其二善于分析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体会人物
语言和潜台词,善于观察人物外部动作即舞台说明和分析人 物内部动作。剧本的语言是每个人性格、身份、教养的身份 证。如果我们注意人物的语言,那就比较容易了解人物在剧 中的作用!
也叫台词(戏曲称之为“念白”)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 白、独白、旁白等。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台词语言 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适合舞台表演。
4、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
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 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 舞台气氛。
3、正剧:也叫严肃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
类型,起初遭到古典主义者的否定。正剧不拘泥悲 剧和喜剧的划分,灵活利用了两者的有利因素,加 强了表现生活得能力,适应了戏剧发展的要求。正 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 的完满性。它既指完美的收场、幸福的结局,又指 生活的肯定方面或生活的否定方面。
综上,戏剧艺术是诸种艺术门类中历史悠久、成就显著的 一个门类。两千多年来,人类在小小的舞台上展现了变幻无定、 异彩纷呈的社会与人生。整个一部戏剧史就是人类的精神史、 情感史和文明史。 戏剧的发展始终同整个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与小说、诗 歌、散文的潮流相激相荡、相汇相融。到了二十世纪,戏剧又 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延伸到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中,成为这些 新兴艺术门类的生命和血脉。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戏剧因素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有人 在活动,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不过的生活里,都有戏剧的因 素存在于其中。恰恰是在这些“戏剧性因素”中闪烁着人生的 况味和社会的深层秘密。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 北方出现了“金院本”, 南方出现了“南戏”。
“ “ 金 院 本 ” 脸 谱
南 戏 ” 演 出 场 景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 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 展成熟,戏曲形成。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 个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 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 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 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 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 文学无有出其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