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追生活.建鋼靈EMglM Ytxr Uf*J B*¥our Hann* Arttittect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土方和基坑支护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基坑深度超过5m时,基坑支护方案应由有专业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经过专家论证;2)项目部应审核土方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重点审核边坡支护方案、降水方案,应按照地质情况、基坑周边环境和基坑深度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型式和降水型式。
(2)施工:1)土方开挖应分层进行,特别是当预制桩基施工完成后,土方必须分层均匀开挖,以防桩基一侧的土压力过大,造成桩身倾斜;2)应监控挖土过程,严禁挖土机械碰撞工程桩和对基底土造成扰动。
并应对基坑变形进行观测;3)当采用机械挖土时,要求只能挖到离基底20—30 cm的位置,剩余20—30 cm的土方应采用人工开挖;4)基坑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项目部应督促土方施工单位准备水泵,以随时排除基坑内积水,以防泡槽。
当基坑移交总包后,应督促总包单位准备水泵;5)开挖过程中应检查基底标高,避免超挖;6)开挖至设计标高,应及时组织验槽,避免长时间晾槽。
2、桩基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试桩施工图阶段,应根据现场试桩结果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项目部应根据设计要求,组织桩基施工单位和桩基检测单位完成沉桩和桩基检测工作,根据单桩静载试验结果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并根据试桩结果复核其它施工参数,如沉桩可行性、贯入度指标等;2)审查施工方案项目部应对桩基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应重点审查:①沉桩工艺和施工机械的选用;②沉桩顺序;③沉桩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3)材料对进场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并检查沉桩时桩身混凝土是否满足28天龄期的要求。
(2)施工1)检查桩位放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2)垂直度控制;3)接桩:对于焊接接桩,应保证焊缝饱满,焊缝冷却时间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方可继续沉桩;4)施工过程应控制贯入度和桩顶标高两个指标,对贯入度异常或沉桩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基桩,应会同设计院,桩基施工单位解决。
(3)检测1)桩基施工完毕,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基桩低应变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试验时间应满足桩的休止期要求,对饱和软土,如图纸没有说明,桩的休止期时间应三28d。
3、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下室)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项目部应审核地下室工程施工方案,应重点审核混凝土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施工缝或后浇带留置位置及防水工程细部节点做法。
(2)施工1)钢筋工程见钢筋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2)防水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材料、搅拌、运输要求见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
砼浇筑时底板应连续浇筑,除设计和施工方案规定的后浇带和施工缝外,不得留置其它施工缝。
当侧壁墙体高度超过2m时,浇筑混凝土应使用溜槽。
3)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处理后浇带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松动的混凝土块及浮浆凿除,清除后浇带垃圾,并充分润湿混凝土表面后,铺一层20〜25mm厚的1:1水泥砂浆,再浇筑砼。
4)应在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栓上加焊止水环,要求止水环必须满焊,拆模时,将外露螺栓头切掉。
(3)防水工程1)应检查进场卷材的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并应进行见证取样复试;2)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干净、干燥。
穿墙螺杆给予割除;3)基层干燥程度的简单控制方法为:剪一块1m2防水卷材,空铺在基层,放置3〜4h后,掀开观察,卷材表面及基层无水印即为基层干燥;4)基层与立面的转角处应用水泥砂浆抹平成半径20m m的圆弧。
并铺贴附加层;5)底板及侧壁涂刷冷底子油,不得出现漏刷、透底;6)地下室底板和侧壁的卷材防水应采用满粘法施工;7)防水细部做法:①桩头防水做法:基层: 用钢丝刷、高压水枪清理桩头混凝土毛面,经过清理的混凝土基面应干净、较平整,不得留有悬浮物和残渣。
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刷应均匀、无遗漏。
在涂料防水层表面抹20厚聚合物水泥砂浆保护层。
安放遇水膨胀止水条。
②穿墙线缆处防水做法: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按图纸位置预留防水套管。
因机电管线一般在主体工程完工后,也就是防水工程已完成后才进行敷设。
因此,在机电安装单位完成室外进入地下室的机电管线敷设后,项目部应督促总包单位,按防水图集要求进行穿墙线缆处的防水节点施工。
③变形缝、后浇带等处的节点做法。
4、钢筋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准备1 )材料对进场的钢筋应检查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并应进行见证取样复试。
2)标识检查对于已进场的钢筋,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标识,标识牌上明确“品名、规格、数量、检验状态” 四项内容。
2)施工1)应检查已安装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锚固和搭接长度等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2)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应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试。
5、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准备1)材料对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应检查进场水泥、砂、石的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对商品混凝土,应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出厂合格证、混凝土碱总量、外加剂检测报告。
2)浇筑前的检查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预埋套管)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等。
3)原材料计量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要求,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
4)搅拌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要求,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
应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坍落度检查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
5)运输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应不分层离析。
6)浇筑浇筑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否则应采用留槽,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铺50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按规范要求留设,并按规范对施工缝部位作相应处理。
7)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按规范要求浇水覆盖养护。
6、加气混凝土填充墙砌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材料对进场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应检查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在砌筑前应保证砌块的龄期达到28d;2)因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湿胀干缩,所以砌块进场后,要做好防雨措施,底部应用垫木垫起,顶部应遮盖防雨。
(2)施工1)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前应提前2d 浇水,禁止直接使用饱含雨水或浇水过量的砌块,以防上墙后收缩过大;2)墙底部在砌筑前应砌筑不小于200mm高的烧结砖,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4m以内,砌筑接近梁底时,应静停7d 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再将其斜砌挤紧顶牢;3)砌筑时砂浆要饱满,水平灰缝不大于15mm,竖向灰缝不大于20mm,砂浆饱满度要求在90%以上,砌筑后应立即用原砂浆内外勾灰缝,以保证砂浆的饱满度;4)在砌块墙身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交接处,以及门窗洞边框处和阴角处钉挂钢丝网,每边宽200mm,网材搭接应平整、连接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5)在墙面上凿槽敷管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开槽,管道表面应低于墙面4〜5mm,并将管道与墙体卡牢,不得有松动、反弹现象,然后浇水湿润,填嵌强度等同砌筑所用的砂浆,与墙面补平,并沿管道敷设方向铺10mmc 10mm钢丝网,其宽度应跨过槽口,每边不小于50mm,绷紧钉牢。
7、门窗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项目部应督促门窗安装单位在加工门窗前核对已完成的主体结构门窗洞口尺寸,超过允许偏差的门窗洞口应督促总包单位进行整改;2)在塑钢(铝合金)门窗大面积加工前,应要求门窗制作单位制作样窗,在确认型材、五金件、玻璃及加工制作质量符合合同和设计要求后,方可大面积加工制作;3)对进场的塑钢(铝合金)门窗应见证取样,进行三性(四性)试验;4)在塑钢(铝合金)门窗加工前,应结合项目情况,明确本项目是采用毛口或净口安装方式;5)对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填充外墙,当门窗采用射钉固定时,应在门窗固定处改用C15混凝土块砌筑。
(2)施工1)门窗安装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50〜200mm,框边处小于或等于500m m,应固定牢固;2)门窗洞口清理干净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填充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3)施打密封胶前必须先清理门窗框周围的灰尘,防止出现粘结不牢固的情况,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胶缝应饱满,无遗漏、无气孔;4)成品保护:塑钢(铝合金)门窗安装完毕,应注意成品保护,防止施工磕碰和划伤。
8、抹灰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 )材料对进场水泥应检查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对出场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经过复试,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①基层处理;②墙体脚手眼和螺杆洞应填塞密实;③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涂刷界面剂处理;④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必须铺设抗裂钢丝网,与各基体间的搭接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⑤门窗框安装牢固,塞口密实;⑥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应用1: 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高度2M,每侧宽度50MM ;⑦对基层的处理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2)施工1 )在大面积抹灰施工前,应进行样板工程施工,并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样板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大面积施工;2)抹灰前应基层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以防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开裂;3)外窗台、空调板顶面应抹出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且靠近墙体根部应抹成圆角,底部应做滴水槽或鹰嘴;4)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和开裂。
9、楼地面工程质量监督控制要点:(1)施工前期准备1)材料①对水泥应检查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对出场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必须经过复试,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②垫层为水泥焦渣时,焦渣应在使用前浇水闷透,水泥、焦渣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要求;③面层为细石混凝土时,细石粒径应不大于15mm,且不大于垫层厚度的2/3,石子含泥量应 =1%。
细石混凝土塌落度三30mm;④面层为水泥砂浆时,应选用中、粗砂,其含泥量应三3%,水泥砂浆稠度三35mm。
(2)施工1 )在大面积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样板工程施工,并应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样板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大面积施工;2)铺设水泥焦渣垫层时,基层应清理干净,水泥焦渣垫层应压(拍)实;3)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时,基层应清理干净并润湿。
应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保证面层密实和强度;4)细石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砂浆面层应设置伸缩缝,可在房间门口处设置;5)掌握和控制压光时间,压光次数不少于2遍,分遍压实;6)面层施工24h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7)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面层与垫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起砂、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