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莫泊桑拜师∣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莫泊桑拜师∣苏教版

1 / 8

《莫泊桑拜师》

课文紧扣“拜师”这个重点来逐层叙述,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来叙述法国作家莫泊桑为写好作品三次到福楼拜家为师的故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文中拜师的三个场面主要使用对话的形式进行叙述,其中穿插神态描写,人物特征明显。文章表达了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广积素材才能写出有特色的作品的观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并规范书写本课5个生字,联系生活情境或上下文理解“简陋”、“烙印”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等成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灵活运用课题扩展的方法按照“拜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初步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灵活运用课题扩展的方法按照“拜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2 / 8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初步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作者、有关莫泊桑的资料;

3、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会向别人请教,俗话说“不懂则问”,我们可以向哪些人请教啊?(老师、同学、父母,懂得的人)

(2)的确,遇到问题我们既要勤于思考,还要大胆实践。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人。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莫泊桑拜师》。(板书:莫泊桑拜师)(板书时,强调“拜”字的写法,左边“手”字旁没有钩,右边四横。)齐读课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借助作家卡片,认识莫泊桑。

先拿出预习单,交流搜集莫泊桑的相关资料。然后看看书本作家卡片,认识莫泊桑。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也来展示同学们的勤奋和好学;

2、展示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简陋 吆喝 烙印 咖啡 揣摩 篝火 孜孜不倦 直截了当

指读,相机正音(“孜”是平舌音,“陋、烙”的声母是边音)。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3 / 8 (2)你认为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说说,师示例范写。生描红。

(3)再读词语,说说词语的意思。

课文是怎样运用这些词语的?

3、读通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

(2)见机指导读正确、读通顺,生评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拜师”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第2—9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第10自然段):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3、自由读课文,说说拜师的经过。

(1)指名说经过。

(2)用自己的话说说福楼拜的教与莫泊桑的学。

师:教有良方,学很勤奋,拜师后的莫泊桑终于写出了很多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过渡:那么,作为名师的福楼拜,你知道多少?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四、精读第一段

1、福楼拜简介;

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著名作品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2、自读第一自然段,圈画出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3、交流;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2)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 / 8 4、用自己的话说说拜师的原因;

5、指导朗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21、莫泊桑拜师)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莫泊桑是向谁拜师求教的?

(生:福楼拜)(相机板书:“莫泊桑”和“福楼拜”)

3、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精读第二段

(一)交流第一次指导

预设1——“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1、说说你的体会;

(从“直截了当”可看出福楼拜对莫泊桑直言不讳,不留面子,有些严厉;面对莫泊桑的困惑,福楼拜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说明他写作经验丰富。)

2、从福楼拜老师的话中,莫泊桑知道了文章写不生动的原因,他还知道了什么?谁继续来交流;

(福楼拜要莫泊桑肯吃苦,勤练习,要仔细观察马车,还要详详细细地记录,并长期坚持。)

3、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肯吃苦勤练习;

4、小结:这是福楼拜第一次指导的要点。从福楼拜老师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严厉、文学经验丰富)

5、分角色朗读。

(二)交流第二次指导 5 / 8 1、福楼拜一针见血地指出莫泊桑的问题后,莫泊桑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可是三天下来,什么也没发现,心情如何?(无奈,烦躁,不解……)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莫泊桑再次(第二次)来请教恩师福楼拜。这回福楼拜给了他怎样的指点?

2、谁来读?相机理解“滔滔不绝”这个词的意思;(说话很流利、一气呵成,连续不断,这就是滔滔不绝)

3、如果你就是莫泊桑,你能把这段长话读短,读出福楼拜老师的态度,领悟他的用意吗?同桌一起再读读,讨论讨论;

预设——

(1)从三个“不”字加一个感叹号,看出福楼拜对他的否定、责备甚至批评。看出福楼拜很严厉。相机指导朗读。

(2)莫泊桑说没有什么好写的,福楼拜说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这是和莫泊桑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样的观点这段话中出现了几次?读这两句话,相机体会反问句的强调作用。

(3)真的有很多可以写吗,我们一起再来听听到底有什么好写的?师生练习朗读。同学们,你们注意到没有,这段长长的话还有一些特别之处,特别在哪儿呢?(这段话用了九个问号,用了一组一组的对比来体会马车的不同)

4、小结:品味人物的语言,揣摩福楼拜老师的用意,原来他在给莫泊桑指导观察之道,指导如何来积累写作的材料;

板书:细观察积材料

5、感悟写作方法:预设——

(1)同学们,福楼拜第二次指导,其实说的就是要仔细观察之类,这一次他为何不直截了当,把这些道道直接告诉呢?他滔滔不绝地提出一连串问题,对这样的指导,你有什么感受吗?如果你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相机体会福楼拜的善教。

(2)从中你体会到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循循善诱、经验丰富、教导有方)

板书:善教 6 / 8 6、小结:福楼拜福楼拜说得真有道理啊!这九个问句,既含有福楼拜的一丝责怪和训斥,更多的是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恩师福楼拜的话就是一缕阳光,拨开了学生眼前的迷雾;就是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过学生的心田。让我们一齐来读这段话,体会福楼拜的循循善诱;(生齐读)

7、第二次指导,福楼拜教导他要仔细观察,在观察比较中积累丰富的素材,莫泊桑领会到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1)出示: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机理解“烙印”,把铁烧热后摁在某个东西上,留下的印子磨不掉。看出对他影响之深。结合该句内容理解“烙印”。

(2)还从哪里看出福楼拜的指导给莫泊桑打下了烙印?

出示: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

(3)还记得他第一次听了指导后下功夫观察的句子吗?比较一下两次观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出示: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什么发现。

(4)从比较中你发现了什么?两次观察,时间不同,一个是天天,一个是一天,又连续两天;一个是全神贯注地观察,一个是看;结果也不同,一个是获得了丰富的材料,一个是一无所获。第一次也不是不认真,而是还不会观察,因而才没有什么发现。

8、引读:是啊,福楼拜老师滔滔不绝说的一个个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过往的马车。在他眼里,原本普通的马车,有了不同的景致。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富丽堂皇的……(不同的装饰,不同的特点啊,马车不再单调了)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烈日炎炎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风景啊,他记下了这些写作的材料)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马车下坡时……(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景象,由车及人,边看边听边感受,观察所得就更丰富了。) 7 / 8 9、从这里,你体会到莫泊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勤奋学习、肯下功夫、肯吃苦、勤努力)

板书:勤学

(三)交流第三次指导

1、第一次莫泊桑因为写出来的文章不生动而焦急万分,第二次他因为不会观察而万般无奈。这一次,他又拿着自己的新作去请老师指点。此时,莫泊桑的心情会怎样呢?(生:高兴,激动,紧张,期待……)

是的,莫泊桑就带着自己新作,带着这样矛盾又复杂的心情,第三次去请福楼拜指导。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看看这一次,他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回答的要点可能有:贵在坚持,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要写出新意等。

这里的“才气”指的是什么?(生:才华、才学或取得的巨大成就。)

师:莫泊桑坚持了吗?这句话怎样理解?

师:仅仅是写作需要坚持吗?

师:不仅是写作,其实,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看似艰难,但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也往往可以做到。

师:还有哪些词语能说明坚持的重要性?或你还联想到哪些词语?

(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始终如一)

2、根据学生的回答,突出以下要点:

(1)福楼拜老师这一次指导,也和前两次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关注神态描写的细节(指导时脸上露出了微笑)这是三次指导中唯一的一处神态描写,意味深长。从这个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这是怎样的笑?

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个微笑饱含着这位文学大师对后辈什么样的情感?(关爱、提携、鼓励),福楼拜真是一位善教的大师啊!连起来读好这一句。

(2)关注表达方法——举例子

这一次指导,为了让莫泊桑理解,福楼拜老师又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清楚的呢?(通过举例来说清楚的。)举的例子有?用意何在?(这两个例子都很平常,福楼拜希望莫泊桑能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一样的特点,写出新意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