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山北线。
全程约15km,时间4-5小时
金庭游客导向中心公交站--沿湖木栈道--乌峰顶--鹿村--玄阳洞--西山镇政府公交站--帘子山--扇子山--虎貌顶--东村古村--12生肖石--金铎山--法华古寺遗址--金铎村--西山公交枢纽站
金庭游客中心沿太湖有一段很长的木栈道可观赏太湖美景,中间有一段造桥还没连接,但可以跨过去,也可借助木板支持驴友通过,木栈道结束就可发现眼前有一山峰,山峰上有一巨石矗立,这就是乌峰顶,可围绕乌峰顶绕一圈,观赏周边美景,下山后穿过村庄到鹿村的马场,玄阳洞就在此马场北坡,玄阳洞下山后沿公路徒步穿过镇政府公交站后上帘子山、扇子山和虎貌顶,下山到达东村古村,东村往东沿太湖徒步到12生肖石处,再翻过山头到法华古寺遗址,金铎山下山经过金铎村到西山公交枢纽站结束,此线为赏景和访古线,强度一般,约为15公里左右(手工图仅限参考)。
西山是洞庭山的简称,现改名为“金庭”,南北宽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平方公里,系太湖第一大岛。
西山景区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
它是以群岛风光、花果丛林、吴越以来的古迹见长,以浏览、度假为主的湖岛区。
它拥有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风景层次。
西山飘渺峰,海拔336.6米,“太湖第一峰”美誉,排名苏州第三高峰
苏州西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之美称,素以盛产洞庭山碧螺春、乌紫杨梅、大佛手白果、九家种板栗、青种枇杷、水晶石榴以及银鱼、白鱼、白虾“太湖三宝”而饮誉海内外。
这就是苏州西山旅游的特色。
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她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一起。
登高远眺,湖中群岛、峰峦坞谷、湖湾人家、近山远水,一一映入眼帘, 把人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幽深处有人家”的诗请画意之中。
自然界的鬼匠神工,历史的沧桑变迁,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传说,吴越争霸的兵场村、西施避暑的消夏湾、石公山的天象奇观、林屋洞的道家仙府和包山寺的烟火缭绕、罗汉寺的藤樟古幽……美景美色,举目入画,形成了西山独一无二的原始旅游胜景。
太湖沿湖木栈道赏景
被誉为苏州小九寨沟的乌峰顶,深度开采太湖石致使此水潭深达数十米,水色随气候、温度变化而变色
太湖石开采场遗址,曾经的劳改农场
乌峰顶山顶巨型太湖石
乌峰顶下山走村庄到鹿村马场可进玄阳洞,追忆下西山古十景之一“玄阳稻浪”的场景,只是现在已无稻浪,唯有枇杷,这里是玄阳洞洞口,玄阳洞洞深20来米,洞口附近有古人留下的石刻人物和石刻文字
玄阳洞石刻“观音岩”
穿越帘子山
穿越扇子山
东村古村--乾隆金屋藏娇的地方
东村建村于秦末汉初,因商山四皓之一的东园公曾隐居于此而得名,古称东园村,简称东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南宋初年,北方贵族大举随宋室南迁,大批贵族到西山定居,给西山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东村的徐氏大族,就是南宋贵族的后裔。
明清时期,西山因土狭民稠,大批居民外出经商,不仅足迹遍布江浙沪一带,还大规模远贸至湖南、湖北,且多数因经商而致富,与东山商人一起被称为“钻天洞庭”。
经商致富,使西山在明清时期建造了大批规模宏大、装饰精美的宅第,也形成了许多象东村、明月湾那样规划严密、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的村庄和集镇,这种状况在清乾隆、嘉庆及道光年间达到了鼎盛。
东村现存的古建筑,大多建于这一时期,且有着鲜明的西山地方特色。
东村沿太湖往东到这里“金铎松篁”,12生肖石出处
12生肖石,据说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出惟妙惟肖的12生肖来
生肖石,有兴趣的可多多观察
生肖石翻山到山顶就能看到这里,法华寺遗址,一座曾经辉煌古老的寺庙,现仅存2口古泉
法华寺古泉“一箬泉”
李根源石刻“金铎山”,置于金铎山的半山腰。
金铎山下山进入金铎村,往南一直即到西山公交枢纽中心,北线结束。
石公山上山走山脊小路可到潜龙岭,潜龙岭西侧下山到南湾村(南侧下山到明月湾古村)
横穿南湾人民桥到圻村
圻村入口--石包树
进入消夏湾
欣赏石佛寺观音洞石刻(石佛寺详细可参见底部链接)
消夏湾景色
在建中的观音寺
穿越绮里坞茶叶地,此地开始与西山东西线一致,之后的图片可参见下一线路东西线介绍
仇巷进入罗汉坞
飘渺峰观景
飘渺峰会
太湖对岸,湖州大厦,历历在目
别具一格的绮里坞穿越
翻过绮里坞下山进入东慈村
衙里古码头--曾经是水路去浙江最繁忙的码头
古码头是明代遗物,码头长65米,宽3.4米,高1.8米,码头用石均为花岗石,气魄之雄伟,历史之悠久,堪称太湖之最。
平龙山下山能看到禹王庙和太湖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