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三历史备考题--2

2019年高三历史备考题--2

2019年高三历史(2)一、选择题1.汉高祖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昔者元失其驭。

群雄并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宁谧。

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两位君主推行这些措施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察举制2.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下列对下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 ②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 ③处是大将军蒙恬收复D. ④在该地设置“五尺道”3.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4.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 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 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 图四是显示了唐朝瓷器制作技术的成熟5.东汉班固以儒家的人生态度来批判屈原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把屈原的爱国斗争看成是个人意气用事,把《离骚》视为个人的牢骚。

东汉王逸“屈原,膺忠贞之志,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期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历史人物的评价永远难有定论B. 历史研究需要技术支持C. 史家的主观认识影响历史评价D. 历史研究应该求同存异6.杭州萧山党山雷公庙会习俗体现的是古代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以下史料属于草市的最早记载应为( )A. 戎装诣草市尉, 尉驰以启帝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C.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D. 千街错绣,灯火连昼7.2017年1月29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有媒体评论,很多人都认同要有规则意识,但可能只是“嘴上认同,行为上很诚实”。

解决这一问题,可用下列哪种办法( )A. 格物致知B. 致良知C. 知行合一D. 经世致用8.近代中国内优外患,历届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款所属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

②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③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④(戊)依照……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之条款,对于汇兑加以限制……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C. ②①③④D. ②④③①9.1866年,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舶零件,三年后转化为近代企业。

发昌机器厂转化为“近代企业”的关键因素是()A. 使用车床等机器生产 B. 采用雇佣工人从事生产C. 与外国资本联系密切D. 洋务企业的刺激与诱导10.近代中国某一政府发表《通令尊崇孔圣文》强调“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变,放之四海而皆准者。

”这一现象最终引发了()A. 林、魏“睁眼看世界”的新思潮B. 康、梁“伸民权”“设议会”的维新变法运动C.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 陈独秀等“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11.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

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12.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 )A. 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B. 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C.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D. 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13.1941年,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

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美国援华力度B. 中国抗日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和同情C. 美国需要中国抗战以减轻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D.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不足14.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

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

这说明() A.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得人心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1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基于()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C.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剖析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16.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17.表格梳理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是伤残军人王洪富的相关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王洪富受伤时参加的战役时()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渡江战役18.“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

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9.在1964年10月16日,美国报纸《THE RECORD》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重磅新闻:“红色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引起美国密切关注。

以下关于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标志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B. 继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我国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C. 文革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D.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我国还不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20.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

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20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座影城()A. 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一度持续暴涨B.在大跃进时期因日均放映数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C.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播放“革命样板戏”为主D.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21.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剪枝工人在扔下树枝时,或一个脚手架工人将一路过的奴隶砸死,那么当他把树枝扔到公共通行的路上而没有事先警告以避免事故时才负责任。

”这表明罗马法()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B. 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C. 遵循“无过失便无责任”的原则D. 具有典型的形式主义特征22.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关健在于:( )A. 没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B. 没有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理想社会C. 没有提出要解放妇女D. 没有提出工人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23.下图是某一年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最接近图中状况的年份是()A. 1945年B. 1956年C. 1987年D. 1992年24.(改编自山东省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12月第三次模拟检测第17题)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法国、俄国、英国、德国B. 西班牙、英国、日本、美国C. 英国、俄国、美国、德国D. 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25.1932年,罗斯福在马萨诸塞州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

”为此,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B. 调整工业生产,争取供需平衡C.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D. 调节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26.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建设道路到底如何,没有现成的教条,”“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下列能体现邓小平改革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借鉴的有( ) ①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②利用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③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④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②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晚清以来, 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

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 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

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

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

“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材料二“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