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10647字
一、2019年-2019年旅游业工作总结(一)以规划编制为引领,科学谋划旅游发展布局。
xx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境内无大江大河,资源要素匮乏,发展基础薄弱,不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加之商贸服务业水平低,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我局认真审视县情,立足森林覆盖率达45%、有机农业覆盖面超过20%等生态优势,红色文化、忠义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人文优势,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百福寺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优势,地处成渝西“2小时经济圈”、5条高速过境等交通区位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来培育,以“全景xx、全域旅游”的大视野来思考、谋划和推进。
一是前瞻定位。
主动对接国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科学确立了打造“中国西部最美乡村”目标,构建以“三山两湖两村一故居”和“七大板块、四条环线”为重点的百公里乡村旅游环线,着力建设集现代农业观光、乡村度假休闲、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以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动三次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明确了5年左右打造国家AAAA级景区4个、AAA级景区5个和创建“全国旅游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
二是全域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的原则,聘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xx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工作重点、步骤措施。
制定了重点景区建设专项规划,先后完成张澜故里、古楼桃园、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有机循环第一村、影视文化产业园、义兴中国有机生活公园、化凤山森林公园等景点建设详规,做到了远近结合、重点突出、分步推进、全域覆盖。
三是多规衔接。
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注重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交通枢纽建设等规划有机整合、相互衔接,实现了多规融合。
注重规划的梯次性,分期联动推进产业、项目、景点建设,初步形成了高度融合的“大旅游”格局。
(二)以旅游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按照“功能分区、优势互补,联动打造、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快实施标志性景区建设,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养生体验、娱乐休闲、农业观光、花卉田园等文化旅游精品景区。
一是以张澜故里为核心,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区。
以弘扬红色文化、民主文化为核心,着力推进张澜故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