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
的过程。
RFLP标记多态性的分子基础
Southern blotting
RFLP实验流程
移
自显影
RFLP 图谱
RFLP
显性标记 or
共显性标记
RFLP的应用:
1. 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2. 遗传图谱的建立
遗传图谱(genetic map)指某一物种的染色体图谱(即连锁图谱),
分子标记 Molecular Marker
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是指可以明确反映遗传多态性的生物特征。 1. 形态标记
形态标记是指那些能够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外观性状,如株高、
穗形、粒色或芒毛等的相对差异。形态标记是指那些能够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 外观性状,如株高、穗形、粒色或芒毛等的相对差异。
2. 细胞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是指能明确显示遗传多态性的细胞学特征。染色体的
第四类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标记。如:SNP标记。它是由DNA序列中因单个碱 基的变异而引起的遗传多态性。目前SNP标记一般通过DNA芯片技术进行分析。
DNA标记多态性分子基础示意图
分子标记的类型
① 基于杂交的分子标记,如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即限制性长度片
Southern杂交技术才能够检测到。可见,要进行RFLP分析首先要
分离单拷贝的基因组DNA克隆或cDNA克隆,才能进行多态性分 析。 RFLP标记具有共显性、信息完整、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RFLP技术的实验操作过程较复杂,需要对探针进行同位素标
记,即使应用非放射性的Southern杂交技术,仍然是个耗时费力
随机引物PCR产物多态性的分子基础
类型1为显性标记,是最常见的多态 性,类型2、3、4为共显性标记,但 较少见
0.2kb 品系1 0.5kb 0.3kb 0.5kb 品系2
0.2kb 0.5kb 0.3kb ×
0.3kb 0.2kb
RAPD的基本实验程序
1. DNA的提取 (1)碱法 (2)CTAB法 (3)SDS法 2. 模板DNA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3. PCR扩增 4. 电泳检测:PCR结束后每个样品加4ul凝胶上样缓 冲液,每个泳道点样20ul。 5. 将凝胶浸于1ug/ml的EB中30min~60min,用水清洗 约10min,观察、拍照。 6. 统计分析:记录条带清晰的RAPD条带,计算带纹 相似率;计算带频率、群内遗传纯度;计算DNA 片段大小。
高
少 较低
高
少 中等
高
中 较高
基于DNA-DNA杂交的DNA标记
一、RFLP标记技术 RFLP (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这种多态性是 由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或位点间DNA区段发生突变引起的。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能识别DNA上特定碱基组成的序列并在这些序列位点上切断DNA分子 的酶。这些特定碱基组成的DNA序列叫做相应内切酶的识别位点或限制性位点,长度一般 在4至8个碱基对之间。如PstⅠ的限制性位点是(其中箭头表示被切开的位置): 5’ C TGCA↓G 3’ 3’ G↑ACGT C 5’ 通常DNA上存在大量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因此,限制性内切酶能将很长的DNA分子 酶解成许多长短不一的小片段,片段的数目和长度反映了DNA分子上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分 布。特定的DNA/限制性内切酶组合所产生的片段是特异的,它能作为某一DNA(或含有 性。如果某一个限制性位点发生了突变,这个限制性内切酶将不再识别这个位点,不再进 行酶切反应,产生片段的大小将由最邻近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决定。
段多态性)。
② 基于 DNA序列和芯片的分子标记,如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
多态性)。
③ 基于 PCR的分子标记,它又分为两类:
基 于 技 术 的 扩 增 方 法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ic DNA) DAF(DNA amplification fingerprinting) 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小卫星DNA(Minisatellite DNA)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又称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多 位 点 标 记 方 法 PCR DNA
该DNA的生物)的特有“指纹”,这种“指纹”在DNA分子水平上直接反映了生物的遗传多
RFLP
RLFP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原理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获得的DNA片段大小 的变异
780bp 470bp
310bp
基因组很大时,某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很多,经酶解后会 产生大量大小不一的限制性片段,这些片段经电泳分离形成的电 泳谱带是连续分布的,很难辨别出某一限制性片段大小的变化, 必须利用单拷贝的基因组DNA克隆或cDNA克隆作为探针,通过
RAPD图谱
A
引物S1398 扩增图谱 (RAPD profile of primer S1398) A. 1~4. 贺氏竹蝗C. hoffmanni Uvrov 5~12. 黑翅竹蝗C. fasciata fasciata B. 1~6. 宽翅曲背蝗P. microptera meridionalis 7~12. 隆额网翅蝗A. coreana Shiraki M. 分子量标准(Molecular marker): 200 bp DNA Ladder
DNA标记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DNA水平的遗传多态性表现为核 苷酸序列的任何差异,哪怕是单个核苷酸的变异。 依据对DNA多态性的检测手段,DNA标记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基于DNA-DNA杂交的DNA标记。该标记技术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凝胶 电泳分离不同生物体的DNA分子,然后用经标记的特异DNA探针与之进行杂交,通过 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显色技术来揭示DNA的多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发现最早 和应用广泛的RFLP标记。 第二类为基于PCR的DNA标记。这类DNA标记可分为随机引物PCR标记和特异引物PCR 标记。随机引物PCR标记包括RAPD标记、ISSR标记等,其中RAPD标记使用较为广泛。 特异引物PCR标记包括SSR标记、STS标记等,其中SSR标记已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图谱构 建、基因定位等领域。 第三类为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结合的DNA标记。这类DNA标记可分为二种类型, 一种是通过对限制性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来显示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如AFLP 标记。另一种是通过对PCR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来揭示被扩增区段的多态性,如 CAPS标记。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ic DNA, RAPD) 标记所用的引物长 度通常为9~10个碱基,大约只有常规的PCR引物长度的一半。使用这么短的PCR引物是 为了提高揭示DNA多态性的能力。由于引物较短,所以在PCR中必须使用较低的退火 (DNA复性)温度,以保证引物能与模板DNA结合。RAPD引物已经商品化,可以向有 关供应商直接购买,不需要自己合成。商品化的RAPD引物基本能覆盖整个基因组,检 测的多态性远远高于RFLP。 RAPD标记的优点是,对DNA需要量极少,对DNA质量要求不高,操作简单易行, 不需要接触放射性物质,一套引物可用于不同生物的基因组分析,可检测整个基因组。 在RAPD标记分析中,通常每次PCR反应只使用一种引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端同 时具有某种PCR引物结合位点的DNA区段才能被扩增出来。如果将2种引物组合使用, 则还可扩增出两端分别具有其中一种引物的结合位点的DNA区段,产生新的带型,找到
联重复(VNTR)(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标记。
VNTR标记产生的多态性是由同一座位上的串联单元数量 的不同而产生的。利用VNTR标记可进行分子定位和作图的
研究工作。
VNTR变异的原理示意图
A、B、C分别表示不同基因型
基于PCR技术的DNA标记
一、RAPD标记
的不同的等位基因引起的。为了易于区别,又将后一类同工酶称为等位酶。
4. DNA标记
个方面。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多态性的直接反映。DNA标记已广
泛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目的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各
广义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是指可遗传的并
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
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是常见的细胞学标记,它们分别反映了染色体结构上和数量 上的遗传多态性。
3. 蛋白质标记 同工酶是指具有相同催化功能而结构及理化性质又不同的一类酶,
其结构的差异来源于基因类型的差异,因此并不一定是同一基因的 产物。每一个 酶的不同电泳酶谱表现型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基因座引起的,也可能是同一基因座上
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CAPS是先扩增,再酶切扩增片段 又称PCR-RFLP
主要类型的DNA分子标记的技术特点比较
RFLP VNTR RAPD ISSR SSR AFLP
基因组分布
遗传特点 多态性 检测基因座位数
低拷贝编码序列
共显性 中等 1-3
整个基因组
共显性 较高 10-100
整个基因组
多数显性 较高 1-10
整个基因组
显性/共显性 较高 1-10
整个基因组
共显性 高 多数为1
整个基因组
显性/共显性 较高 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