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安阳高新区银杏小学-----沈俊英
[摘要]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几年,现在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对新课程下的课堂进行冷静反思,尤其对课堂教学这一块,正在不断追求常态课中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很多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氛围、情景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等符合人知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氛围、数学课堂、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那怕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意的课。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在工厂里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那么“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个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笔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氛围
贯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要创设和谐的氛围,下面笔者就结合两者案例谈一下它的必要性。

案例1:在一级低年级计算教学课上,教师在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快速口算练习。

一个小男孩回答:“8+5=12。

”教师恨恨地说:“8+5是12吗?你会不会?”
这时课堂上传来嘲笑的嬉笑声。

教师就没有让这个孩子坐下,
这之后,教师每显示一张口算卡,这个小男孩都举起小手,但这位老师一直没有再让他回答问题。

案例2:沈阳某中学的一位英语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争执,该老师让学生站起来,那位学生就是不站。

老师冲过去,把她从座位上往外拖,她死死的拽着桌角不松手,老师气急之下朝着这个女生的脸上就是几耳光,她顿时满脸通红。

整个争吵的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

试问这样的课堂谈何有效性。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

像刘可钦、俞正强老师都注重“蹲下来看学生”,通过和学生聊天来启迪学生的心灵,悟为师之道。

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

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俯下身子”于学生交流。

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

因为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设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

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材的知识结构要更好的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对教师的备课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在备教材时关注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关系,更要关注学生,既要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原有经验及学习中可能碰到困难,以及学生的情感状态(对新知
识的需要度)。

一位教师在备“圆的半径和直径”这一内容时,就思考了这样三个问题:一是成人头脑中建构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是什么,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他调查、访谈了34位成年人,并做了适当统计分析。

二是学生现在在哪里、学生应走向哪里,既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三是传统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教学时有哪些不足。

三创设有效的情景
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景以被许多老师认可并使用,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在一些数学课上,情境是为了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不高。

要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情境创设目的要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数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数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数学四年级《计算器的使用》一课时,一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故事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我要外出参加会议,打电话购买了三张机票,一个小时后,
送票的小伙子送来了机票,说:“一共2470元。

”晚上,我拿出机票一看,“哈哈,钱算错了!”是送票的小伙子粗心算错了?肯定不是,他只管按清单收钱。

卖机票的营业员没有认真的算?不可能,他们都会细心地用计算器算得。

那怎么会错的呢?不得而知,反正我一看机票就知道错了。

从北京到杭州1130元,从杭州到成都1430元,从成都回到北京910元,你会算吗?
生1:1200+1500+1300=3700(元)
生2:1100+1400+900=3400(元)
生3:1000+1000+900=2900(元)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估算真好。

师:估算是挺有用的,我们要养成用计算器计算之前或之后估一估的习惯。

老师通过创设实现有意义的情景,使学生懂得了估算的重要性。

所以教师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创设有效的情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但我深知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我们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中成长、提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探索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