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针: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
(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
(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其他:1.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
(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2.平时利用百科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浅谈生物学科学习方法2009-08-21 09:46:06 作者:王欢来源:《高能高分》交流圈浏览次数:16 网友评论0 条自从生物学科纳入高考以来,大家就从原来的只为应付会考的状态中逐渐的重视起了生物这门课程,这是从应对高考的小方面来说;大方面来说,众所周知,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而且生命科学将成为将来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因素。
所以学好生命科学,对于同学们在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中学阶段,我们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学呢?下面浅谈一下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同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
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 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
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示意图和结构图帮助记忆。
二、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
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 ,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
在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一下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三、重点知识要学透,“抓重点,多拿分”对于老师提出或考纲提出的重点知识要做到弄懂吃透,毕竟我们是在应试教育下,尽量多的拿到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四、重视实验有条件开设实验的学校,学生要珍惜实验的机会。
中学的实验大多简单易操作,做起来不是很难。
生物本来就是实验科学,做实验会让学生更深刻的记住原理及操作步骤、应注意的方面等。
在以上四点的基础上,就是多做题,做题才会发现问题,哪儿出问题,哪儿容易做错,就找到书中最基本的地方去解决。
此外,在有精力的情况下,应多看看关于生命科学新进展的新闻报到等,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以上是对高中生学习生物的一些建议,当然了,只要用心学,任何科目都不难学,但是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祝愿每位学子都能学好生物!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简谈点击数:6053次录入时间:2010/9/8 15:32:00 编辑:sophqy [宣传赚点]1234下一页一、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又是学习、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就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到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的整体性、生命活动对立统一、可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1.1 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是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从万物之灵的人类到单细胞的细菌,以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等,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并且这几十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是可以找到的。
生物体能够完成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而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如果没有生命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1.2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例如叶的表皮是五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表皮的这种结构的存在,就既利于阳光透过,又能防止叶内水分过多地散失,还能保护叶内部不受外来的伤害;而阳光透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叶内组织,又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这就是表皮。
1.3 生物的整体性观点系统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一思想也完全适合生物领域。
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例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但是只有在它们组成一个整体——细胞的时候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功能,如果离开了细胞的整体,单独的一个细胞器是无法完成它的功能的。
1.4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的关系,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很明显,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说,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因此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1.5 生物进化的观点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
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再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进而组成多分子体系,最后演变为原始生命的变化过程;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1.6 生态学观点生态学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永无止境。
人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逐步更新人口观念,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2.1 观察方法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
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2.1.1 顺序观察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
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出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
2.1.2 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 和RNA。
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嵴,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2.1.3 动态观察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
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
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2.1.4 边思考边观察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就要边观察、边思考下列问题: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是怎样的?②叶肉中接近上表皮的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状况和内部绿色颗粒多少等方面有什么不同?③叶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怎样排列的?2.2 做笔记的方法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
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2.2.1 阅读笔记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