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主导思想:
本届法律文化节不但是北大法学院的盛会,也是北京市各法律高
校学生的盛会。
利用此次活动将法学院的影响扩至北京各高校及法律
从业圈中,使同学们了解法律实践的操作方法并有机会亲自参与、体验,对法律在职业层面上的意义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并有机会利用自
己的专业特长参与社会中的法律观点普及事业;在于兄弟院校共同举
办赛事、活动中,增强同学们作为北大法学院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提升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显示出北大法学院作为北京乃至全
国的法律院系的实力。
本次法律文化节以锻炼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水平为主旨,尽量多的
安排旁听、参观、模拟论坛、模拟法庭等形式,将去年一讲座为主转
变为以互动性、参与性活动为主,精品讲座(主要有法学社承担)为
点缀并兼有其它学科热点讲座的格局。
很多活动面向全校乃至校外同学。
*活动时间:
XX年3月底至5月初,4月底期中考试之前结束除闭幕式以外的
所有活动,五一假期结束后尽快完成闭幕式。
*承担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北京大学法学社主办,邀请清华大学法
学院学生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会、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会协办,并在一些跨校赛事中设立各校主场。
*主要活动形式:
1、“网络时代的法律”主题论坛(作为开幕式,详见附件 1):
主要就网络立法的需求及现状实行分析,并探讨网络时代的法学教育
发展方向。
以一个的网络侵权案作为切入点,邀请实务界、理论界多位知名人士参加。
2、模拟法庭:
a、参与人群:根据99、XX及同学的不同专业知识层次各组织1—2次。
b、案件来源:可提前向大家征集案件素材,请相关方向的老师和研究生协助把握方向。
与98级正在实行的“诊所式法学教育”相结合,来源于现实中的案件。
从海淀法院、市中院获取一些成案或在审案件作为素材。
如有机会能够针对一个未审结的热点案件提前实行模拟审判,待法院做出裁决后组织同学们旁听。
案件内容可涵盖刑法、民法、国际经济法等领域。
c、操作方式:
将案件素材公布,列出所需角色要求,按年级自愿报名参加,分好控辩双方后集体讨论案情,分头准备发言词。
期间可分别安排老师的点拨与指导。
“开庭”之前面向全校公布“案情”,并于当天安排外校同学及一些法律从业者旁听,由一至二位法律专家实行点评,并请双方代表介绍对案情的分析和理解。
d、宣传攻势:
面向全校乃至外校;与北京各专业及大众媒体联系报道;与凤凰卫视中文台联系作录像报道;与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今日说法》、《12演播室》等节目联系,争取作专题报道。
e、“特别”模拟法庭(作为闭幕式,详见附件2):
在前几次模拟法庭的基础上,邀请清华或人大法学院共同完成。
事先确定案件素材及控辩双方,各自准备,互不沟通。
双方约定庭审日期后各自调查取证、会见当事人,完全模拟真实审判程序实行。
开庭当日双方在法庭上亮出“底牌”,由作为陪审团或法官的第三方当庭做出裁决并制作判决书(裁判过程中可安排教授实行点评及由在场嘉宾、学生实行讨论)。
拟联系媒体实行直播或录制节目。
2、“法律职业面面观”活动:
a、宗旨:使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感性参考,增加对法律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协助同学们尽快走出“前路迷茫”的徘徊,为今后的工作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