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港市大米加工产业行业SWOT情景分析

贵港市大米加工产业行业SWOT情景分析

贵港市大米加工产业行业SWOT情景分析前言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

我国人口中有65%以水稻为主食,水稻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据估计,2013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约4.54亿亩,同比减14万亩,减幅0.03%。

2013年国内稻谷产区自然灾害多发,旱涝并存,加之播种面积下降,影响了总产量,估计2013年全国稻谷产量约4061.5亿斤,同比减24.3亿斤,减幅0.59%。

受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影响,2013年我国稻米消费总体平稳略降,估计2013年国内稻谷总消费量约3932亿斤,同比减9亿斤。

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稻谷总供给量约4192亿斤,总需求量约3945.5亿斤,年度结余246.5亿斤,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一直以来,我国大米多为自销为主,籼米主产省自己也是销区,同时也是主要的外调省份,江西、两湖、安徽与长三角、珠三角形成相对稳定的籼米跨区域流通购销关系。

粳稻方面,东北粳稻主要国内调出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而随着粳米消费群体的扩大,现在江浙大部分地区、中南、华南等地的大中城市也出现了粳米为主食的趋向。

我国粮食市场开放较晚,1998年以前,我国大米加工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唱独角戏。

后随着粮改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不断被改革,民营企业大量增加,特别是2004年以后,国内大米加工行业发展较快,市场多元化经营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但近两年,大米加工行业产能过剩开始显现,大米行业正逐步向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偏向,预计今后几年内大米加工业面临着“洗牌”格局。

下面,本文将从国内大米加工业行业现状、贵港市米业行业分析、结论来进行贵港市大米加工产业行业SWOT情景分析。

一、国内大米加工业行业现状(一)国内大米加工业行业发展特点1.大米加工企业“小、散、低”目前,我国大米加工企业仍明显存在“小、散、低”的状况,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其中“小”表现为2009年我国稻谷日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下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65.2%以上,中小型加工企业占据主导。

“散”表现为大米加工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

“低”表现为设备利用率低。

2.加工企业规模效益日趋显现2009年,我国大米加工企业继续通过重组兼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呈现规模化经营趋势,大中型大米加工企业数量增加。

3.民营企业比例继续增大2009年,国内大米加工行业当中,企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民营企业从数量、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都呈继续增涨态势,而国有企业数量却继续减少。

出现此种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投资风险小、资本少,经营灵活、管理和运行成本低,且对市场反应灵敏,一般采取低价销售策略占领市场。

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设备先进、质量稳定,但缺乏灵活经营机制,经营成本大、产品价格高,在缺乏大宗产品销售订单的情况下,面对中小型企业竞争较被动。

4.大型企业开始重视副产品综合利用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着眼于高附加值、体现循环经济的精深加工,延伸了产业链。

如湖北的福娃集团近年先后推出了糙米粥、糙米卷、饼干等新产品。

益海嘉里2010年也宣布,将正式引入新的中高端小包装品种稻米油,未来3-5年旗下稻米油产量将达到10万吨以上;米业巨头北大荒集团也于2009年4月与北大荒希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投建30万吨稻谷稻米油综合加工项目,可年产稻米油12000吨。

据统计,2009年我国大米加工副产品米糠861.5万吨,其中:制油用米糠76.8万吨,占总量的8.9%;饲料用米糠317.3万吨,占总量的36.8%。

大米加工稻壳1497.5万吨,其中:发电用稻壳57.5万吨,占总量的3.8%;供热用稻壳430.8万吨,占总量的28.7%。

但稻谷加工的副产品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中小型加工企业仍然占多数,无法开展规模化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产业链条短,还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产业整体效益不高。

近年来国家继续大幅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对于维护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下表为2007-2013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统计及2003-2013年中国稻米产量统计表:2007-2013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统计2003-2013年中国稻米产量统计表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二)大米加工流程1、大米加工流程(三)大米加工的主产品和副产品二、贵港市米业行业分析(一)贵港市米业行业概况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原国有大米加工企业实施整体拍卖、股份制改造、租赁经营、关闭破产等改革的推进,一批资金雄厚、设备和管理先进的民营大米加工企业迅速占领市场,打响品牌,成为推动我市粮食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到目前,全市有日产能力10吨以上的规模大米加工企业91家,其中日产能力30吨以上的企业有37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米加工企业3家,全市年加工大米30万吨,产值18亿元。

贵港市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粮食流通提供了理想的交易平台和广阔的市场。

多年来,全市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40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占80%,水稻年产量达130万至150万吨,商品粮达40至50万吨。

丰富的资源为粮食的加工、销售提供了物质保证。

各级政府及粮食主管部门把大米加工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统筹,引导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大米加工企业,引导和鼓励农户与大米加工企业通过联合、合作方式,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产品实现增产增收。

(二)贵港市米业行业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分析(1)政府政策支持贵港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

市领导亲自部署粮食生产,明确提出面积、总产双增的工作目标,并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把粮食生产列入一年绩效考评内容。

农业部门积极行动,派出工作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宣传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层层建立水稻高产创建样板示范片,加强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粮食生产整体推进良好。

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主线,把粮食加工业列入特色产业发展计划之一,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粮食加工企业入驻港北并加以大力扶持。

(2)原材料充足,运输成本低廉贵港市港北区是优质稻生产基地,也是全市粮食深加工主要集中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稻谷产量11.78万吨。

到今年10月底,全区粮食深加工累计达18万吨,总产值5.5亿元。

据预计,该市2014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总产量可望达到163.5万吨,同比增加4万吨,增长2.5%,粮食产量创出历年最好水平。

贵港市还在桂平市、平南县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在桂平市、港南区桥圩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项目。

从2011年至2014年,该市共争取到农业部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共101片,项目资金达1679万元。

此外,广西贵港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全区领先,有力于保障原材料供应。

贵港市农机部门把粮食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农业丰收增效为目标,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载体,利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和示范项目的带动、全市农机化工作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贵港市市共获得中央、自治区财政补贴资金1亿多元,补贴机具4万多台,自治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7个,中央、自治区两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资金9000多万元,项目资金、项目数量和落实任务质量居广西前列。

以上因素决定了贵港米业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充足,运输成本低廉,贵港大米生产有天然的竞争优势。

(3)米业生产企业较集中,行业协会扶持大米生产企业集中一方面带来了竞争,另一方面也由于优胜劣汰而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存活下来的企业都是比较优秀的。

此外,行业协会能调动本地的有利资源,在大米生产企业中充分共享信息,帮助大米生产企业摸清国家政策、识清行业风向,对贵港市米业生产企业是个极大的利好。

2、劣势(Weakness)分析(1)行业内竞争较激烈目前,我国大米加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为更多的占有市场,近年来抬价收购稻谷、压价销售大米的无序恶性竞争频繁出现,导致市场持续出现“稻强米弱”格局,致使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部分企业甚至在保本或亏损状态下挣扎,久而久之,开始被淘汰。

贵港大米加工行业竞争较激烈。

(2)自身实力有限中小型米业生产企业虽然经营机制十分灵活,但抗风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且在资金、粮源的掌控、大米加工质量、销售网络、品牌上均处于弱势,容易受到大中型中企业的挤压,话语权较弱。

因此,受市场优胜劣汰影响,我国大米加工企业仍将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仍将呈现规模化经营趋势。

贵港市大米生产加工企业也如此。

3、机会(Opportunity)分析(1)经营机制灵活,补充大中型米业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缺全国性的中央大型企业虽然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但是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如果我国的米业企业以大中型米业企业为龙头,以区域性、专业性的集团企业为支柱,以小而精有特点的民营企业为补充,就能形成分布合理的企业群,就能充分占领低中高档大米市场,贵港米业企业大有作为。

(2)向中高端大米迈进,向议价能力高的产品转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品牌大米销售市场逐年扩大。

稻米产业将从生产优势、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价格优势和市场优势。

优质、专用、无公害稻米品种是发展方向。

品牌大米市场影响大,销售相对稳定,竞争优势较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近几年来,一些大米加工企业积极实施名牌工程,通过培育和宣传品牌,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推动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

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大米加工企业如益海嘉里、中粮等都走高端消费市场路线,小包装米在市场十分紧俏。

目前,贵港市大米生产企业也在贵港市市农业局、米业行业协会的大力扶持下,逐步打出自己的品牌,如贵港市几家龙头米业企业生产的“满田乐”“金利”“雄达”“三禾”“福穗”“星宇”“圣民”等品牌大米被评为自治区级名优产品,远销海南、广东地区,初步建立起一定的市场份额,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口碑。

(3)大力发展、完善大米制品产业链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粮油加工企业对谷物深加工利用已实现了产业化,而我国大米加工企业横向产业链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谷物除了加工主产品外,还可将主产品及其副产品如碎米、米糠、米胚、稻壳、米皮等进行再加工,制成新的产品,实现物尽其用。

如利用碎米可制取多功能淀粉、淀粉基脂肪替代物;利用米糠可提取稻米油、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功能性多肽;利用稻壳可以制备白碳黑、活性炭,生产多种美容化妆品。

因此,稻谷主副产品是食品、化工、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场前景乐观,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预计也将成为大中型米业生产加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关主题